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霹靂大醫:李可
  • 張存悌 卓同年編著
  • 1590字
  • 2019-12-25 18:45:13

四、著述簡介

李可的著述除了一本《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癥疑難病經驗專輯》之外,其余主要是演講、訪談記錄等,內容豐富但比較雜亂,且多交集重復,編者在此做一梳理。

1.著述

2002年,李可的專著《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癥疑難病經驗專輯》(以下簡稱《李可經驗專輯》)出版。這是其代表作,也是唯一的著作,書前附有鄧鐵濤先生的題詞。這是一本醫案專集,并非系統的學術專著,但部分醫案后面附有“兼探”“按語”等,對若干專題和理論做了闡述,成為研究李可學術思想最重要的第一手資料。本書中引用但未表明出處的內容均來源于此。

該書收錄了李可治療內、外、婦、兒、五官、皮膚、腫瘤等各科急危重癥和疑難病的246例驗案,其中治療急危重癥的經驗尤為突出、寶貴,由其書名即可體會。這一點,也正合前賢所論:“凡述醫案,必擇大癥及疑難癥,人所不能治者數則,以立法度,以啟心思,為后學之所法。”(徐靈胎語)可以說,本書已成為中醫救治急危重癥的重要參考讀本,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中醫“慢郎中”的看法。

關于本書,李可曾跟道友徐汝奇說過,“開頭第一篇,最后一篇,可說是全書的主線。”“我的東西,幾乎沒有經過什么雕琢,多數是從醫案記錄中照抄下來(我一生凡治重癥、難癥,必留醫案),常常是就病論病,很少有高深的理論探討,難入學者專家的法眼,不過確有實效而已。”“我寫書的目的,便是要把我的思路、方法留給后人。水平盡管不高,絕對真實可信。”

此書帶給我們的另一啟示,就是李可堪稱一位不折不扣的“全科醫生”,舉凡各科病癥可以說無所不能,無所不治,而且療效俱佳。這一點與他奔波于窮鄉僻壤、缺醫少藥的基層有關,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環境下的錘煉,使其對內、外、婦、兒等科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李可在其書中說道:“作為基層中醫,求治者五花八門,不允許自封專家而把眾多患者推出門去。古代中醫能以患者的疾苦為己任,隨時改變自己的專業。我輩雖在醫學水平上望塵莫及,但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誠還是有的。”

當前受西醫影響,中醫院分科越來越細,各科“專家”只看本科的病,別科的病不給看,也不會看,給患者帶來不便。而李可“他是從實際出發,群眾有什么病,他鉆研什么病,一切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郭博信語),這對基層中醫而言尤具啟發意義。編者認為,一個好的中醫,高明的中醫,確實應該是一個“全科醫生”,什么病都能看。事實上做到這一點并不難,科目雖不同,其醫理卻是相通的。

2.演講

主要就是李可晚年在各地的一些演講。這些演講是就某一專題進行論述,多有見地。李可生前未予匯編出版,編者將其目錄整理歸納作為本書附錄,以供學者研究。

3.訪談記錄

李可曾接受時政雜志《南風窗》記者的采訪,訪談記錄以《回到古中醫路上》為題發表于《南風窗》2007年14期上。《中國中醫藥報》記者常宇采訪李可后,發表了《參透玄機,道在江湖》的報道(《中國中醫藥報》2008-2-20)。著名中醫文化傳播人田原女士曾先后兩次采訪李可,其訪談記錄結集成書,即《人體陽氣與疾病》《捍衛陽氣不生病——紀念一代大醫李可》《傳奇中醫絕學專號——人體陽氣與疾病(紀念傳奇大醫李可先生)》先后出版,這些均不失為研究李可的參考讀物。

4.校點書籍

李可多年收集并校點了“民國”時期醫家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并寫了序言。

為其弟子等人的著作(多為研究李可內容)寫過幾篇序言,如呂英的《氣一元論與中醫臨床》、張涵的《圓運動古中醫臨證應用》、郭博信的《中醫是無形科學》、齊玉茹的《李可學術經驗學步實錄》、孫其新的《李可臨證要旨(1)》以及《中醫師承十元叢書》的總序等。

此外,編者還多方收集到了李可寫給弟子的若干親筆書信,內容均關乎學術,雖未發表,但彌足珍貴,皆可供研究參考。

總體而論,李可著述較雜,系統性不夠,應予整理,以便更好地研究、繼承其學術思想。玉本天成,琢須靈氣。作為民間中醫,李可的學術猶如一塊璞玉,要將其精華整理在一本書內,既要系統歸納,又要突出特色,確實要下一番工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滨州市| 专栏| 婺源县| 长春市| 贵南县| 栾城县| 仪陇县| 屯留县| 恭城| 兰州市| 潍坊市| 安仁县| 平泉县| 乌鲁木齐县| 罗甸县| 富宁县| 将乐县| 漠河县| 武定县| 固镇县| 河西区| 巨鹿县| 深泽县| 抚宁县| 营山县| 黎平县| 巢湖市| 西乌珠穆沁旗| 察隅县| 涞水县| 台北县| 嘉义市| 胶南市| 宣恩县| 韩城市| 鲁山县| 深州市| 武穴市| 景泰县|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