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脈理正義
  • (明)鄒志夔
  • 1243字
  • 2019-12-25 18:50:37

參考書目

一集 《素問》 一集 《靈樞》 一集張仲景 一集王叔和《脈經》 一集滑伯仁 《樞要》[1] 一集崔紫虛[2]《舉要》[3]

參考明醫著述

啟玄王冰[4] 河間劉守真[5] 潔古張元素 東垣李杲[6] 海藏王好古[7] 丹溪朱震亨 節庵陶華[8] 宇泰王肯堂[9] 節齋王綸[10] 天民虞摶[11] 聊攝成無己[12] 立齋薛己[13]


[1]樞要:即 《診家樞要》。脈學著作。一卷,元代滑壽約撰于1359年。首論脈象大旨及辨脈法,繼之闡析浮、沉、遲、數等29種脈象及其主病,后述婦人及小兒脈法。

[2]崔紫虛:即崔嘉彥 (1111—1191)。崔氏,字希范,號紫虛、紫虛道人,人稱崔真人。宋代南康 (今江西永修)人,道士。著有 《紫虛脈訣》(又稱 《脈訣》《四言脈訣》《崔真人脈決》《東垣脈訣》《方脈舉要》等)與《注廣成先生玉函經》《紫虛真人四原論》等。

[3]舉要:即 《四言舉要》。脈學著作,一卷,宋代崔紫虛撰,清代莫熺注,刊于1742年。

[4]王冰:唐代醫家,自號啟玄子,曾官太仆令。王氏少時篤好易老之學,講求攝生,究心于醫學,尤嗜 《黃帝內經》,于762年撰成 《注黃帝素問》二十四卷,世稱 《次注黃帝素問》。

[5]劉守真:即金代著名醫家劉完素 (約1120—1200)。劉氏,字守真,自號通玄處士。河間 (今河北河間)人,又稱劉河間。金元四大家之一。由于他善用寒涼藥物,后世稱之為寒涼派。著有 《素問玄機原病式》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宣明方論》《三消論》以及 《傷寒直格》《傷寒標本心法類萃》等。

[6]李杲:字明之,自號東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拜張元素為師,學術上受他影響較大。著有 《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醫學發明》《藥象論》等。

[7]王好古:字進之,號海藏,約生于1200年,卒于1264年。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元代著名醫家,曾跟隨李杲學習,為趙州醫學教授,兼提舉管內醫學。著有 《陰證略例》 《湯液本草》 《醫壘元戎》 《此事難知》《仲景詳辨》《活人節要歌括》《斑疹論》《傷寒辨惑論》等。

[8]陶華:字尚文,號節庵。浙江余杭人。明代醫家,生活于15世紀。著有 《傷寒六書》。

[9]王肯堂:字宇泰,號損庵,自號念西居士,生于1549年,卒于1613年。金壇 (今江蘇金壇)人。明代著名醫家。著有 《證治準繩》《郁岡齋筆麈》《醫論》《醫辨》,并輯有 《古今醫統正脈全書》。

[10]王綸:字汝言,號節齋。慈溪人。明代官吏兼醫家,生活于15世紀中葉至16世紀初。編有 《本草集要》《明醫雜著》。

[11]虞摶:字天民,自號花溪恒德老人,生于1439年,卒于1517年。明代醫家。浙江義烏人。著有 《醫學正傳》《蒼生司命》。

[12]成無己:金代醫學家,生活于11世紀。聊攝 (今山東聊城西)人。著 《注解傷寒論》十卷,為現存全面注解 《傷寒論》最早的著作。此外,還著有 《傷寒明理論》三卷、《傷寒論方》一卷。

[13]薛己:字新甫,號立齋,約生于1486年,卒于1558年。吳縣 (今江蘇蘇州)人。明代醫家。薛氏編輯和校刊醫書較多,如 《內科摘要》 《校注外科精要》《校注婦人良方》《校注錢氏小兒藥證直訣》 《口齒類要》《本草約言》等十余種 (均收入 《薛氏醫案二十四種》中)。后人將他的醫案整理成 《薛氏醫案》,其中包括他的家傳經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观塘区| 渑池县| 崇阳县| 清远市| 深泽县| 横山县| 石台县| 北辰区| 漳浦县| 独山县| 阿拉善盟| 盐津县| 清镇市| 正蓝旗| 万安县| 宁强县| 固阳县| 集贤县| 青浦区| 无锡市| 张北县| 焉耆| 林周县| 灵宝市| 温州市| 彰武县| 莒南县| 安国市| 旅游| 靖边县| 安义县| 义乌市| 二手房| 安义县| 庆阳市| 习水县| 金华市| 汉源县| 桐柏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