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脈理正義
  • (明)鄒志夔
  • 283字
  • 2019-12-25 18:50:43

浮沉二脈合論

論曰:天地者,陰陽(yáng)之上下;浮沉者,脈道之陰陽(yáng)。浮法天,為輕清在上之象;沉法地,乃重濁居下之體。是故診家以浮沉為表里之定位焉。雖然,夏秋之脈宜稍浮,心與肺也;冬春之脈宜稍沉,腎與肝也。肥人宜稍沉,其肉厚也;瘦人宜稍浮,其膚淺也。浮沉,寧必皆病脈哉?獨(dú)是吾人起居不謹(jǐn),嗜欲不節(jié),則外有所感,內(nèi)有所傷,而浮沉之脈異焉。故 《內(nèi)經(jīng)》四時(shí)調(diào)神之論,丹溪不治已病之篇,不可不講也。若至病矣,則浮表沉里,各有定向,不可易也。獨(dú)是脈浮而偏有里癥,脈沉而獨(dú)見(jiàn)表癥者,惑眩更甚。前人多有舍脈從癥之說(shuō),然脈浮而議下者,必參柴胡;脈沉而議汗者,必參附子。然則仍非獨(dú)從癥也,從脈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云林县| 星座| 长岛县| 佳木斯市| 慈溪市| 北辰区| 平武县| 连云港市| 兴海县| 郯城县| 固原市| 沂源县| 独山县| 通榆县| 卢氏县| 江安县| 安新县| 德兴市| 腾冲县| 磴口县| 灵宝市| 紫金县| 宜黄县| 利辛县| 盱眙县| 乌拉特前旗| 龙南县| 五莲县| 绵竹市| 沐川县| 红河县| 玉林市| 和硕县| 金川县| 五峰| 布拖县| 五寨县| 井研县| 象山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