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時六氣脈第十一

《內經》曰:春脈如弦。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

夏脈如鉤。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

秋脈如浮。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

冬脈如營。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

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也,善者不可得見。

按:“弦” “鉤”等字本是借擬,故加一 “如”字,甚妙。他篇直曰弦、曰鉤,不免失之駛矣。營者,固守也,比石字尤妙。此篇各條下俱有太過、不及脈狀病證,以此章但言常脈,故未及悉。詳見第五卷。

或問曰:脾何以為孤臟?曰:臟與腑固相配也,而臟與臟亦有配,心陽腎陰,則夫婦也,故曰心為牡臟[22]。肺右肝左,則兄弟也。脾居中,媾心、腎,和肺、肝,無所為配,故云孤也。

《內經》曰: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脈要精微論”。

《難經》曰: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也。將病脈耶?然皆王[23]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陰三陽之王時,曰大要也 “七難”。

按:此節即 《內經》四時之說,而加詳者也。劉河間、馬玄臺之說備矣。

劉河間曰:初之氣自大寒至春分,風木之位,陽用事而氣微,故曰冬至后得甲子少陽王 《內經》作厥陰。夫冬至甲子斯無常準,以大約分之:得一月如在冬至后,即大寒交初氣之分也。二之氣:春分至小滿,君火之位,陽氣清明,正其兩陽合明之間,故曰陽明王 《內經》作少陰。三之氣:小滿至大暑,相火之位,陽氣萬物皆盛,故曰太陽王《內經》作少陽。四之氣:大暑至秋分,濕土之位,天氣尚盛而夏后陰已用事,故曰太陰王經同。五之氣:秋分至小雪,燥金之位,陽衰陰盛,故曰少陰王 《內經》作陽明。終之氣:小雪至大寒,寒水之位,陰極而終盡,天氣之所收隱,故曰厥陰王 《經》作太陽。厥者,盡也,此三陰三陽與六氣標本之陰陽異矣。

馬玄臺曰:少陽之脈乍大云云,蓋長大為陽,短小為陰,少陽為陽之初至,猶未離乎陰脈者,如此陽明之脈浮大而短。蓋浮大為陽,短則為陰,陽之方壯,故陽脈盛而陰脈微者,如此太陽之脈洪大而長,則皆陽脈也,是陽之甚盛也。太陰之脈,始見其緊,緊者為陰,長大仍陽,陰之初生微見有陰也。少陰之脈,緊細而微,是純陰脈也,陰之甚盛也。厥陰之脈沉短而敦,則陰之極也。

論曰:馬氏注 《難經》,乃言王脈非平脈。夫不當其王而王,則非平,當其王而王,亦何不平之有?若以字句不類鉤、弦等而別之,抑又迂矣。夫乍大乍小,時春尚未起也。浮而短,獨不可見之弦中乎?若夫沉短而敦,非營石而何也?然 《內經》有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于時也。乃今 《難經》分四時為六氣,而土始有專位焉,然非越人臆說也。《內經》言五運即有六氣。凡地之位,天之節皆分為六,乃知言四時者,統言之耳。使學者但知有四時而不知有六氣,則客氣之加臨其為平氣,為太過,為不及,為歲會,為天符,俱無由明矣。但 《內經》以初之氣為風木,二之氣為君火,三之氣為相火,四之氣為濕土,五之氣為燥金,終之氣為寒水,蓋以木、火、土、金、水相生為序,而越人則以上半年為三陽,下半年為三陰,名雖不同而意實同,皆以六十日為一氣,學者取運氣而詳考之,當以《內經》之名為正。

張仲景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須發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湒湒然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积石山| 乡宁县| 汪清县| 邢台市| 兴和县| 莱州市| 客服| 福清市| 南雄市| 阿瓦提县| 贵南县| 靖边县| 年辖:市辖区| 台东县| 兰坪| 额济纳旗| 固始县| 沭阳县| 交口县| 瑞昌市| 淅川县| 和政县| 库伦旗| 大厂| 永城市| 喀喇沁旗| 宜昌市| 北安市| 裕民县| 贵港市| 临江市| 得荣县| 樟树市| 浦东新区| 六安市| 勐海县| 博白县| 灵寿县| 淄博市| 西安市|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