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明嘉宗
- 大明通史
- 景昆南
- 5088字
- 2020-02-02 12:09:12
明熹宗謚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朏皇帝,名朱由校,是明光宗長子的。
母親選侍王氏。
萬歷三十三年十一月,神宗長孫出生,下詔布告天下。
四十八年,神宗皇帝的遺詔及時冊立皇長孫,沒有執(zhí)行。
九月乙亥,光宗死,遺詔皇長子繼承皇帝位。群臣哭完后,請求見皇長子臥室門,奉到文華殿行禮,返回慈慶宮。
丙子,頒遺詔。當(dāng)時選侍李氏在乾清宮,吏部尚書周嘉漠等人和御史左光斗奏請李妃移宮,御史王安舜也上論李可灼進藥的錯誤,“紅丸”、“移宮”案從此起。
己卯,選侍移居仁壽殿。庚辰,當(dāng)了皇帝。下詔赦免天下,以第二年為天啟元年。己丑,在這一年的八月以后為泰昌元年。辛卯日,到遼東總兵官李如柏。甲午,蔭太監(jiān)魏進忠哥哥錦衣衛(wèi)千戶。
封乳母客氏為奉圣夫人,任命他的兒子。冬季十月十七日,將顯皇帝、孝端顯皇后葬于定陵。戊申,遼東巡撫都御史袁應(yīng)泰為兵部侍郎,遼東經(jīng)略,代替熊廷弼。辛酉日,到經(jīng)筵。
壬戌,禮部尚書孫如游兼任東閣大學(xué)士,參與機要事務(wù)。丁卯,喊鸞宮發(fā)生火災(zāi)。十一月丙子日,追封皇母為孝元貞皇后,母孝和皇太后。
十二月辛酉,正在從哲辭官。天啟元年春正月庚辰日,祭祀太廟。壬辰,追封伍文定等七十三人。
壬寅,御史王心一請求罷除客氏香火土田,魏進忠,不報。二月甲辰,諫官的請求又當(dāng)朝口奏和回答提問的典,從的。
自己不,到經(jīng)筵。閏月乙酉,以風(fēng)沙諭群臣修身反省。丁亥,孫如游辭官。丙申日,除齊泰、黃子澄親屬戍籍。
戊戌,昭和殿發(fā)生火災(zāi)。三月乙卯日,大清軍隊占領(lǐng)沈陽,總兵官尤世功、賀世賢戰(zhàn)死。總兵陳策、童仲撰、戚金、張名世率諸將援遼,雙方在渾河,都失敗。
壬戌,大清軍隊占領(lǐng)遼陽,經(jīng)略袁應(yīng)泰等死的。巡按御史張銓被俘,不屈服而死。
丙寅,告諭兵部:“國家文化武一起使用,不久太平日子過久了,看武官不亞于奴隸,致使豪杰散落。如今邊疆多事,大風(fēng)猛士深干我懷,他命令有關(guān)部門在山林草澤間謹慎挑選將才。”
日,京師戒嚴。夏四月壬申日初一,天上日食忽氟。甲戌,禁止抄發(fā)軍機。丙子,遼東巡撫愈都御史薛國用為兵部侍郎,遼東經(jīng)略。
參議王化貞當(dāng)右愈都御史,巡撫廣寧。戊寅,招募的士兵在通州、天津、宣府、大同。甲午,招募的士兵在陜西、河南、山西、浙江。戊戌,冊立皇后張氏。
五月丁未,平定貴州紅苗。甲寅,禁止謠言。辛酉日,陜西都指揮陳愚直率固原軍隊援救,在臨潰敗。不久,寧夏援遼軍隊在三河潰敗。六月癸酉,為什么何宗彥入閣。丙子,朱國柞入閣。
熊廷弼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遼東經(jīng)略。辛巳,兵部尚書王象乾總督薊、遼軍務(wù)。秋七月十八日,沈入閣。
八月丙子,提升參將毛文龍為副總兵,駐扎鎮(zhèn)江。戊子,杭州大火,下詔停止織造。
癸巳,停刑。九月十九日,皇帝葬于慶陵安葬貞。乙卯日,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反叛,殺巡撫徐可求,據(jù)重慶,分兵攻陷合江、納溪、瀘州。
丁卯,攻陷興文,知縣張振德死的。冬十月二十六日,御史周宗建請出客氏在外,不允許。給事中倪思輝、朱欽相等相繼說,都貶官外任。丙子,史繼楷入閣。
乙酉,奢崇明圍攻成都,布政使朱燮元固守。不久,朱燮元被提升為愈都御史,巡撫四川。石碗主宣撫使女土官秦良玉起兵討伐賊。壬辰,葉向高入閣。
十二月十六日,巡撫河南都御史張我繼續(xù)為兵部侍郎,提督川、貴軍務(wù)。陜西巡撫移駐漢中,鄖陽巡撫移駐夷陵。湖廣官兵從巫峽前往忠、涪討賊。庚辰,援遼、浙兵嚷嚷給玉田。辛卯日,因熊廷弼、王化貞多次討論戰(zhàn)守不符合,派遣使者宣諭。這一年,安南、土魯番、烏斯藏入朝進貢。
二年春正月丁未,延綏總兵官杜文煥、四川總兵官楊愈懋討伐永寧賊。丁巳,大清軍隊攻取西平堡,副將羅一貴戰(zhàn)死的。鎮(zhèn)武營總兵官劉渠、祁秉忠迎戰(zhàn)于平陽橋,失敗。王化貞退離間陽,與熊廷弼等一同入關(guān)。
參政高邦佐留守松山,死的。壬戌,賑濟山東流放遼東百姓。癸亥,戰(zhàn)爭部尚書張鶴鳴遼東視察軍隊。乙丑,京師戒嚴。
河套部進犯延綏。永寧賊將羅乾象約定投降,與政府軍一起進攻敵人,成都解圍。二月癸酉日,水西土同知安邦彥反叛,攻陷畢節(jié)、安順、平壩、沾益、龍里,于是圍困貴陽,巡撫都御史李枟、巡按御史史永安固守。
戊寅,免天下帶征錢糧二年到北瓷加派。禮部右侍郎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參與機要事務(wù)。己丑,孫承宗兼理兵部事務(wù)。三月初一,劉一燥退休。
甲辰,陽武侯薛濂管理募兵。兵部侍郎王在晉擔(dān)任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jīng)略遼、薊、天津、登、萊軍務(wù)。甲寅,賜文震孟等進士及第、出身不等。丁日,詔諭湖廣、云南、廣西官軍救援貴州。
這是春天,整個內(nèi)操。夏四月二十日,京都洛陽發(fā)生旱災(zāi)。五月十五日,恢復(fù)張居正原來官職。己亥,錄用方孝孺的子孫,不久賜予祭葬和謐號。丙午,山東白蓮賊徐鴻儒反叛,攻陷鄆城。
癸亥,秦良玉、杜文煥破敵于佛圖關(guān),官軍合圍重慶,恢復(fù)的。六月戊辰,徐鴻儒攻占鄒縣、滕縣,滕縣知縣姬文胤死的。任命毛文龍為總兵官。貴州總兵官張彥芳擔(dān)任平蠻總兵官,從巡撫都御史王三善討伐水西賊。
己巳日,前總兵官楊肇基、游擊陳九德率兵討伐山東賊。秋七月甲辰,松潘副使李忠臣約總兵官楊愈懋謀劃收復(fù)永寧,沒有成功,都死了。盜賊進攻大壩,游擊龔萬祿戰(zhàn)死,于是攻陷遵義。
癸丑,沈辭官。乙卯日,神宗神主拊祭太廟。庚申,支援貴州省兵在新添潰敗。癸亥,武邑賊于弘志作亂,不久被殺。八月庚辰,孫承宗以原官督理山海關(guān)到薊、遼、天津、登、萊軍務(wù)。
九月初一日,光宗神主拊祭太廟。壬寅,御史馮英建議各州縣建立軍隊,按畝款待,從的。
乙卯日,封皇弟朱由檢為信王。停刑。冬十月辛末日,水西賊兵進犯云南,官軍打敗他。辛巳,官軍收復(fù)鄒縣,捉住徐鴻儒等,山東盜賊平定。
壬午,總兵官魯欽代杜文煥為總理,支援貴州。十一月十四日,朱燮元總督四川軍務(wù)。
十二月己巳,王三善、副總兵劉超打敗敵人在龍里,貴陽解圍。這一年,暹羅入朝進貢。
三年春正月二十一日,禮部侍郎朱國禎,尚書顧秉謙,侍郎朱延禧、魏廣微,同為禮部尚書束閣大學(xué)士,參與機要事務(wù)。
乙卯日,荷蘭據(jù)澎湖。貴州三路官軍進討水西,副總兵劉超在陸廣河戰(zhàn)敗。二月乙酉,追贈撫恤鄒縣死難博士孟承光及其母親孔氏,兒子弘略。
這個月,停止南京進鮮。三十二月癸卯日,朝鮮廢君主李揮。這是春天,賑濟山東遭兵禍州縣。四月一日,京師地震。己巳日,朱國祚退休。五月二十三日,四川官軍在永寧打敗賊兵,奢崇明逃到紅崖。
七月二十日,南京宮中發(fā)生火災(zāi)。壬辰,奢崇明逃到龍場,與安邦彥匯合。丁酉,安南侵犯廣西,巡撫都御史何士晉擊退了。自己日,史繼偕辭官。
九月癸巳日,給事中陳良訓(xùn)上疏陳述防守四個方面,下鎮(zhèn)撫司獄。冬季十月乙亥,京師地震。丁丑,停刑。閏月壬寅,任命皇子生,下詔赦免天下。
這個月,王三善進剿水西,屢次打敗敵人,到大方向。十一月一日,在南郊祭天。十二月癸巳,封李徐為朝鮮國王。
戊戌,京城土地地震。庚戌,魏忠賢總督東廠。這一年,暹羅、琉球入朝進貢。四年春正月初一,長興百姓吳野我殺掉知縣石有恒、主簿徐可行,不久被殺。
乙丑,王三善從大方回師遇伏,被抓死的,眾官都會死。庚午,何宗彥死去。二月丁酉日,薊州、永平、山海關(guān)地震,毀壞城郭房屋。甲寅,京師地震,宮殿搖搖欲墜。帝身體不適。
三月二十四日,疾病痊愈。庚申,杭州兵變。這個月,京師多次地震。五月一日,福寧兵變,有司撫定的。六月癸未,左副都御史楊漣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南北眾臣議論忠賢的相繼,都不接受。丙申日,大雨和冰雹。
杖殺工部郎中萬燝,直到杖御史林汝翥。秋七月十八日,葉向高辭官。癸亥,黃河在徐州。賑濟山東饑荒。冬季,十月,削吏部侍郎陳于廷、副都御史楊漣、僉都御史左光斗登記。十一月己巳,韓爌辭官。這個月,貴州官軍在普定破賊,進到織金,打敗他們。
十二月辛巳,逮捕內(nèi)閣中書汪文言下鎮(zhèn)撫司獄。丙申日,朱國禎辭官。癸卯,南京地震如雷。這個月,兩當(dāng)農(nóng)民造反,殺死知縣牛得到使用。
五年春正月二十一日,大清攻占旅順。戊寅,因慶陵完工之后,給魏忠賢等人蔭賜予。
這個月,總理魯欽、劉超等人從織金回師,當(dāng)敵人的襲擊,各營士兵崩潰。三月甲寅日。釋奠先師孔子。丙寅,賜余煌等進士及第、出身不等。
甲戌,朱燮元總督云、貴、川、湖、廣西軍務(wù),討伐安邦彥。丁丑,審議汪文言案,逮捕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削尚書趙南星充軍等登記。
不久,楊漣等人到,下鎮(zhèn)撫司獄,相繼死在監(jiān)獄里。夏四月己亥,大學(xué)士劉燝專被削籍。五月十四日,給事中楊所修請求以“梃擊”、“紅丸”、“移宮”三案編成書,從的。
乙丑,在北郊祭地。庚午,實行宗室俸祿限額法。六月丙戌日,朱延禧辭官。秋季七月壬戌日,搗毀首善書院。壬申,韓爌被削籍。甲戌,追查萬歷辛亥、丁巳、癸亥三京察,尚書李三才、顧憲成等削籍。八月壬午,搗毀天下東林講學(xué)書院。
削尚書孫慎行等登記。戊子,禮部尚書周如磐兼東閣大學(xué)士,侍郎丁紹軾、黃立極為禮部尚書,少詹事馮銼為禮部右侍郎,同時兼任東閣大學(xué)士,參與機要事務(wù)。己亥,魏廣微被罷免。
壬寅,熊廷弼被處死,傳首九邊。九月壬子,遼東副總兵魯之甲在柳河戰(zhàn)敗死去。
冬十月十五日,兵部尚書高第經(jīng)略遼、薊、登、萊、天津軍務(wù)。丙戌,停刑。庚寅,孫承宗辭官。丙申日,逮捕中書舍人吳懷賢并投下鎮(zhèn)撫司獄,杖殺了他。庚子,任命皇子生,下詔赦免天下。
十一月壬子日,周如磐辭官。十二月乙酉日,將東林黨人的姓名,頒示天下。
戊子,將前尚書趙南星官職。這一年,琉球、烏斯藏入朝進貢。六年春正月戊午,修訂《三朝要典》。丁卯,大清兵圍寧遠,總兵官滿桂、寧前道參政袁崇煥固守。己巳日,解圍。
二月乙亥,袁崇煥擔(dān)任僉都御史,專門處理軍務(wù),仍駐寧遠。戊戌,以蘇杭織造太監(jiān)李實奏,逮捕前應(yīng)天巡撫周起元,吏部主事周順昌,左都御史高攀龍,說明德繆昌期,御史李應(yīng)升、周宗建、黃尊素。
高攀龍投水自盡,由元等下鎮(zhèn)撫司獄,相繼死在監(jiān)獄里。己亥。在東郊祭祀太陽。三月丁未,在各邊鎮(zhèn)監(jiān)軍宦官。太監(jiān)劉應(yīng)坤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大學(xué)士丁紹軾、兵部尚書王永光等屢諫不聽。
論寧遠解圍成功,封魏忠賢次子良卿肅寧伯。庚戌,安邦彥進犯貴州,官軍失敗,總理魯欽戰(zhàn)死的。壬子日,袁崇煥巡撫遼東、山海。夏四月十六日,命令南京守備內(nèi)臣搜刮應(yīng)天各府貯藏庫銀,充作工、軍餉。
戊戌,丁紹軾死去。五月十四日,王恭廠發(fā)生火災(zāi),死的很多。十八日,因早災(zāi)命群臣修身反省。癸亥,朝天宮發(fā)生火災(zāi)。
六月丙子日,京師地震,靈丘地震一個月。壬午,黃河在廣武。辛卯日,《三朝要典》成功,刊印中外。閏月辛丑,巡撫浙江愈都御史潘你朱楨請求建立魏忠賢生祠,允許的。
繼承是建祠幾遍天下。壬寅,馮銼罷。壬子日,朱燮元憂憤而死,偏沉巡撫都御史閡夢能代替的。
這個夏天,京都洛陽發(fā)生水災(zāi),江北、山東大旱和蝗災(zāi)。秋七月辛末日,初一,日食,陰云不見。辛巳,下前揚州知府劉鐸監(jiān)獄,殺了他。
丙戌,禮部侍郎施鳳來、張瑞圖,詹事李國〈木普〉,同為禮部尚書束閣大學(xué)士,參與機要事務(wù)。八月,陜西流賊起事,從保寧進犯廣元。
九月庚寅,顧秉謙辭官。壬辰,皇極殿成,停刑。己亥,魏良卿進封肅寧侯。這個月,參將楊明輝前往曉諭水西賊,被殺。
這是秋季,長江洪水,河南蝗災(zāi)。冬季十月戊申日,魏忠賢進爵上公,魏良卿寧國公,給予誥券,加賜莊田一千頃。
十八日,將皇極殿成詔令天下,官匠雜流升授的九百六十五人。癸丑,修改光宗實錄》。十一月庚寅,給魏良卿鐵券。
十二月戊申,南京地震。甲子,潯州賊殺守備蔡人龍。這一年,安南、烏斯藏、琉球入朝進貢。七年春正月辛末日,賑濟鳳陽饑荒。
乙亥,太監(jiān)涂文輔總督太倉銀庫、節(jié)慎庫,崔文升、李明道提督漕運河道,核實京師、通州各倉。辛卯日,免除潼關(guān)、咸陽的商稅。二月壬戌,修建隆德殿。
三月癸酉,豐城侯李承柞請求開采珠池、銅礦,不允許。戊子,澄城民變,殺知縣張斗耀。這是春天,大清軍隊出征朝鮮。
夏四月十六日,下前侍郎王之粟被投下鎮(zhèn)撫司獄,死在監(jiān)獄里。五月十四日,監(jiān)生陸萬齡請求建立魏忠賢生祠在太學(xué)旁,如孔子祭祀禮,允許的。
丙子,大清軍隊圍攻錦州。癸巳,進攻寧遠。六月庚子日,錦州解圍。秋七月初一,帝身體不適。丙寅,罷免袁崇煥。己卯,封魏忠賢孫鵬翼為安平伯。
壬午,戍孫慎行。丁亥,海盜入侵廣東。這個月,浙江大洪水。八月丙申,加封魏良卿太師,魏鵬翼少師。戊戌,中極、建極殿成。乙巳,召見閣部、科道諸臣在乾清宮,說明魏忠賢、王體乾忠貞可以考慮大事情。
封魏忠賢侄魏良棟為東安侯。甲寅,病危。乙日,在乾清宮死去,二十三歲。
遣詔任命皇第五個弟弟信王朱由檢繼承皇帝位。冬十月十四日,上尊謐號,廟號熹宗,葬在德陵。總結(jié):第二從世宗以后,綱要日漸衰落,神宗末年,廢壞極了。
雖然有剛明英武之君,已經(jīng)很難再振作起來。而加上皇帝的懦弱,婦女寺竊奪權(quán)柄,濫施淫刑,忠良慘遭橫禍,萬民離心,即使不想滅亡,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