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里到外說健康:昭光大眾健康直通車
- 洪昭光
- 2003字
- 2019-12-10 14:20:31
掌握快慢,平衡有術
最近,“平衡”成了時尚人士關注的焦點。是不是事業成功就可以掩蓋掉你付出的所有代價?究竟是一邊倒的打拼生活還是平穩上升的美滿生活更值得羨慕?答案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后者,在努力尋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平衡,外界和自我的平衡。懂得把握平衡原則的人無論在多么緊張工作的情況下,都知道該怎樣調節自己的生活節奏,怎么體味生活中的情調和趣味,保有一種從容平和的心態和風度。
在成功幾乎成為衡量人的價值的今天,失衡的生活就像漂亮的塑料盆景,外表的風景再美,也掩蓋不了背面的粗糙,而平衡的生活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全人理論”。1962年,莫提梅·艾德勒博士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年會的職場會議發表演說時,敦促與會者不要把全部心力都放在職場上,而要重視“生活的各個層面,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那次會議的演說促成莫提梅·艾德勒致力推動“全人觀念”。
何謂“全人”?1992年,全人委員會草擬一份“全人”的定義:全人是盡畢生之力,使生活的各個層面達成平衡與和諧,并持續發展完整的潛力。全人委員會也確認出生活中必須保持平衡的七個重要層面:家庭,健康,教育,職業,服務,財務與心靈。全人標志中環環相扣的七個環,代表的正是這七個領域。
家庭:家庭是全人圈的第一環,全人重視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大家族成員的相處,并通過愛、分享、相互尊重與開放的心胸,來奠定良好互動關系的基石。全人期刊專門提供如何過平衡生活的文章與錄音帶。
全人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其范圍與重要事項,家庭還包含家庭生活的不同層面,例如經常溝通,相處時間,愛,研究家譜,開放的心胸,互相尊重與危機支持。
健康:全人期刊中建議要透過對身心有益的研讀、飲食、運動、生活方式與習慣,來維持健全的身心。換句話說,健康的身心是使人維持平衡的要素。
適當的壓力管理,健康的飲食,控制體重和運動,都是健康這個環節的重要項目。
教育:根據全人期刊,全人應該“追求知識與新技巧,以使生活更加充實,效率更高,對終身學習懷有熱忱”。這個忠告不僅適用于業務議題,也適用于社會與情感議題。
教育還強調啟發,充實,以及運動新觀念和技巧來協助他人。
職業:全人如何維持工作上的平衡?他們應該“在職業生涯中,遵循道德標準,努力創造更高的生產力,追求知識與技巧,參與業界與職業組織并作出貢獻”。
職業還包含八大重要領域:道德、客戶溝通、生產力、終身學習、客戶服務、專業精神,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和產業參與度。
服務:在服務方面,全人期刊的建議是“全人應該貢獻時間、精力、領導能力,以及財務資源,以服務小區,認識服務組織,教育機構、政府、市政與慈善組織,以及其他值得貢獻心力的機構,不參與其任何個人的回報”。
服務不僅有助于達成身心平衡,長久以來,協助他人的成就感與喜悅對人來說非常重要。
財務:財務是全人圈中的第六環,全人期刊指出:“全人知道如何量入為出,享受與分享辛勞的成果,以及根據生命中的不同階段,規劃并實施創造、累積與儲蓄資金的計劃。”
資金的創造、累積與儲蓄,是財務環的重要部分。財務環涵蓋其他要項,例如創造、累積與儲蓄資金,可以促進獨立、安全、內心的平靜,以及提高慈善捐贈。
心靈:全人圈的最后一環與心靈有關,全人應該“根據信念,過有原則的生活,努力促成心靈的發展”。
心靈環的觀點在于,不強調任何信念,也不會鼓吹宗教。相反的,心靈環反映出在全世界的民眾身上經常可見的價值觀與態度:信仰,理想,標準,對他人的尊重、支持,倫理,啟發與道德。
這七個環環環相扣,并非偶然,這些領域都會互相影響,每個環涵蓋的范圍有許多與其他的內涵相互重疊它們強調如果不重視生活中的這些領域,就無法完全達到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兩件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現代社會,由于各方面的壓力,人們往往不能很好地平衡它們之間的關系,導致“兩敗俱傷”。世界運轉的速度正逐年加快,我們必須平衡優先事項,重視生活中的所有層面。
要知道你的生活狀態是否平衡,有一個十分簡便易行的測驗方法,那就是問問你自己怎樣看待“工作”。假如你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工作,但你又確實在賺錢養活自己,而且每天的空閑時間又不太多,那么你的生活可能就是平衡的。抑郁癥專家漢斯·塞爾耶說:“如果你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那么你其實并不是在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娛樂。”
假如你每天都不得不去“工作”,那么你的生活一定會有一些缺憾。但假如你每天都在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成功者。如果是前者,你每天都在與自己做抗爭;而如果是后者,你就是在享受自己做的事,你與自己達到了和諧統一。現在,你已經知道你的生活是否平衡,就應該繼續把生活的每一部分都逐個加以改善。
要提高個人生活質量,需要每一個社會群體形成對“慢”的某種共識。只有當社會大眾不再對“快”盲目崇拜,才會明白“慢生活”、“慢發展”實際是一種更穩固、更妥當、更持久的生活狀態和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