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里到外說健康:昭光大眾健康直通車
- 洪昭光
- 1504字
- 2019-12-10 14:20:31
把握平衡,不等于為所欲為
生活需要平衡,著名詩人北島說:“生活是一張網(wǎng),紛繁蕪雜。”在生活中,必須牽涉許多復雜而微妙的矛盾、利益和沖突。同時,生活中不乏勞力、費神而又煩心的事,往往還達不到預期,無功而返。在煩惱、不順,甚至災難侵襲之際,生活就極易失衡。
中國的儒家思想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平衡的人。所謂平衡,就是做適當?shù)氖虑椤1热缯f我們要有謙讓心,但不能過頭,否則就變成懦弱。比如說我們要有熱情,但不能過頭,否則變成偏激。比如說我們要會自省,但不能過頭,否則就變成自卑。比如說我們要謙虛,但不能過頭,否則就變成保守。比如說我們要勇敢,但不能過頭,否則變成莽夫之勇……總而言之,就是做一個平衡的人。
平衡還意味著要控制生活的節(jié)奏。控制節(jié)奏就是在什么時候?qū)κ裁慈俗鍪裁词虑椤?刂乒?jié)奏是一種藝術(shù)!大多數(shù)人能夠掌握取舍,卻無法學會控制節(jié)奏。道理很簡單,節(jié)奏和時間有關系,當時間發(fā)生變化,所有事情都變得無法預測和控制。
懂得慢生活的人物是既懂得平衡又會掌握節(jié)拍的高手,他們快慢適當,張弛有度,絕不為所欲為,他們懂得取舍和自省。在生活的海洋中,他們是自由穿梭的美麗魚。他們既講究速度,又講究生活的舒適度,既收獲了量,又保證了質(zhì)。
在很多事情上,慢一族都拿捏得很準確,他們追求自由,但絕不會泛濫成災。
自尊與虛偽
慢一族都是自尊心極強的君子,而不是靠自欺和欺人來營生的“騙子”。他們絕不會讓自己的虛榮泛濫,他們有理想,但那理想是聽從自己心靈的召喚,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他們孜孜以求,但不是嘩眾取寵,為自己爭取回頭率,他們只是在做最好的自己。他們也會遭遇失敗,但不會怨天尤人,捶胸頓足。他們會老老實實接受現(xiàn)實,靜下心來閉門思過。
得與失
生活的藝術(shù)就是平衡得失的藝術(shù),猶如適時增減杠桿兩邊的重量或移動杠桿的支點,從平衡的狀態(tài)不斷調(diào)整,恢復并達到新的平衡。“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事情不做到一定程度,不行;做過頭了,也不行。既不要太方,顯得死板,有些僵化,也不主張過于圓,聰明到了極致,反而害了自己。其中的程度也只有靠自己細細體會,慢慢拿捏,等積累到了一定火候,認知達到一定境地,自然明白其中奧妙。
慢一族都懂得生活中取舍的奧秘,他們會在欲望和現(xiàn)實間量力而行,為自己制定合適的目標,然后盡力而為,至于結(jié)果,自然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他們就有這樣的瀟灑。
完美與缺陷
“完美就是缺陷的鏡子,鏡子里照的就是強迫癥。完美與缺陷是一體的,帶著它去工作吧。”這幾句話,真是經(jīng)典至極!曇花雖美卻只綻放一夜,牡丹雖美,卻華而不實;維納斯雖美卻沒有雙臂。世界上的許多事物,完美與缺陷往往共存。
慢一族不會放任自己對美的執(zhí)著,他們熱情地追求完美,大方地接受缺陷。所以,他們才能遠離現(xiàn)實失落帶來的焦慮,相反,那些被快餐生活方式奴役的人總是為完美主義癲狂。美國女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她的著作《我們時代的精神癥人格》一書中論述:追求完美的傾向?qū)嶋H上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就是說只有維護理想化的自我,維護和追求這種完美的心理形象,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才能使自己產(chǎn)生價值感,被認同感;一旦感到不能保持自己的理想自我形象,就會產(chǎn)生不安、焦慮等現(xiàn)象。
總之,慢不是變成一個一個恣意妄為的無賴,而是授予我們平衡的藝術(shù),唯有如此,你才能在多舛的人生大道上真正風雨無阻,才能以坦然的生活態(tài)度實事求是地面對自我和世界,務實而不務虛。在人生的各個領域,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
1883年,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出了一本名為《懶惰的權(quán)利》的書,認為只有勞逸結(jié)合才利己利人。挪威作家克森的《瞬間的獨裁者》更是深刻地批判了高速發(fā)展帶給人類社會和個人生活的負面作用,強調(diào)人們應該在千變?nèi)f化的社會和生活中尋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