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小療法大健康
  •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 780字
  • 2021-03-26 17:35:16

001 什么是中醫

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做斗爭的知識和經驗,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中醫理論的形成于先秦兩漢時期,《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是中醫理論形成的標志。

中醫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把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作為理論基礎,用整體觀辨證論治作為理論體系特點。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把心作為主宰,把五臟作為中心,通過經絡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有機整體,對五臟六腑、精氣、經絡的認識是中醫學的核心和基礎。

人是自然界進化的產物,生活在自然之中,中醫學認為人體通過內在的調節,與自然界保持著統一的關系,自然環境對人體和疾病的發生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中醫對疾病的診治用藥強調著人體內外因素的整體考慮,認為應該把疾病與四時氣候、地方水土、生活習性、性格體質、年齡職業聯系起來,運用望、聞、問、切的診病方法,全面了解病情,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大多也會采取自然療法,例如按摩、拔罐、刮痧等。

病因就是人體得病的原因,中醫學認為人會生病與外感、內傷有關,注意致病因素性質和發病特點的觀察。病機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是疾病產生的本質。辨證就是把醫生搜集到的資料分門別類進行系統的分析,對病癥有更加深入的理性認識,中醫學常用的辨證方法有八綱辨證、精氣血津液辨證、陰陽辨證、外感辨證和臟腑辨證等。

中醫學還十分重視養生和疾病的預防,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養生可以使人長壽。順應自然發展的規律、形神兼養是最佳的養生方式。另外中醫學還強調以預防為主,重視未病先防,防重于治。對于已經發生的疾病,則注重扶正祛邪、標本兼治。

中醫理論形成的基礎

中醫形成的歷史和標志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知識和經驗,是我國一項民族文化遺產。

中醫學的歷史

中醫形成的標志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的問世標志著中醫理論的確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内江市| 敦煌市| 成安县| 离岛区| 长寿区| 龙里县| 泰宁县| 红原县| 鄢陵县| 瑞昌市| 探索| 莒南县| 石河子市| 南召县| 苏尼特左旗| 长阳| 宾阳县| 台北县| 太湖县| 杂多县| 景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桂平市| 呼和浩特市| 福清市| 望城县| 凤凰县| 竹溪县| 政和县| 苏尼特左旗| 包头市| 元江| 彰化县| 兴文县| 宽甸| 临漳县| 庄浪县| 田阳县| 亳州市|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