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上奏十天半月不見回信,李未初這邊僅隔五天就得到內閣答復。
赴京述職!因為他升職了,正三品西軍府都護!但凡這個職位的人沒有哪個不需要進京述職的。
孫先好像也得到了消息,聯想到他堂堂一個四品知府大員,不到兩個月,就被一個無官無命的二世祖給踩下去了。雖然荒唐,含金量也比不得他這個四品知府,可依舊讓他不得不親自前往元牟縣慶賀。
“李大人,恭喜恭喜。”孫先的口氣已經酸到倒牙了。
李未初則是更加客氣的回應,沒有因為品秩更高而輕視,孫先盤桓朔州十幾年,早已根深蒂固,他一個初來乍到的,品質高,權利卻沒他大。
西軍府都護在徐衍的解釋來看,是沒有民政權的,也就是說,糧草軍餉這塊,在孫先手里握著。也難怪朝廷給得如此痛快,因為這就是個虛職,加上明樓撮合才促成此事。
饒是如此,兩個月連跳六級,成三品大員,字面上的封疆大員,也是極為少見了。
趕來祝賀的官員可不是孫先一個,就連御林軍副統領林哲也是遠道而來,元牟縣一個小地方瞬間就熱鬧起來。
這前前后后接待了六七天,李未初也是累得夠嗆,因為內務這塊,只有靈靈和小翠能幫到他。徐衍和宋云品秩太低,也非內府人員,根本不對等,貿然接待就是得罪人。哪怕在李未初看來,這兩人都是他的心腹,可人家不知道呀。
赴京是大事,而且路途遙遠,有近八百里,晝夜兼程對李未初來說肯定不現實。坐馬車,一天能走八十里已是極限。這一趟就得十天,算上述職留京大概十天,回程十天,差不多就是一個月。
根本來不及再韓波起事前趕回來,好在明樓是個聰明人,在敕封他的同時,也弄來了內閣的剿賊密令。
臨陣指揮他李未初肯定是無緣參與也沒那個興趣參與,但出兵剿賊的主帥就很關鍵了。宋云倒是厲害,可大規模用兵沒經驗,還需要磨礪,這是戚繼光的評價。
最后,李未初只能選擇讓徐衍率步軍五千,府兵八百作為輔兵。并將具體的幾個要求,例如確保抓到韓波,收編等。
這次赴京的隊伍,就由宋云護航。
整個元牟縣,就剩下了靈靈總覽大局,不可謂心大。
陡然挑起大梁的靈靈一邊是感動得稀里嘩啦,一邊是緊張得手腳發麻。
元牟縣現住十八萬男女老少,光就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就個令人頭疼的事,府衙的幾個主薄完全是打雜的,毫無主見,好在靈靈當了這么久的管家,倒是有些心得。
心大的李未初在兩百騎著老馬的府兵與宋云護衛下踏上赴京的路。
他們的第一站是一百八十里外的臨泉郡,朔州第三大城。太守樂正是科班出身,曾在翰林院任職,不過為人膽小怕事,同為四品知府,他卻斗不過孫先,愣是被壓一頭。
聞聽李未初要途徑這里赴京,六十歲高齡的他硬是不顧勸阻出城六十里搭起十里長的營寨,協同郡內豪門王族商賈文武相迎,這排場也是做得很到位了。
李未初按照宋云的安排,第一天趕路一百里,與樂正碰頭,在郊外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直接入城休息,連搭營帳的功夫都省了,雖然趕路累,可有個結實的地方遮風避雨,還不用自己動手扎營,他很滿意。
入城后,樂正大擺筵席,府上邀請了各方人士,載歌載舞。
李未初作為賓客,與樂正同坐在首,只是他酒量是真的差勁,每每多喝幾口就醉得搖頭晃腦,看得宋云在旁咂舌。
旁人勸酒,宋云卻直接嚴詞拒絕,他的職責是護李未初周全,可不是來酗酒的。
就這樣,酒席之上李未初醉了醒,醒了醉。
回到樂正給他們準備的宅邸里,小翠只能安靜的帶著幾個仆人細心照料。
深夜,小翠直接在房里守著,突然感覺到有只熱得發燙的大手在摸自己的臉。
她忙睜開眼,卻發現李未初依舊閉著眼睛,一臉的享受。羞得她趕緊低頭,然后給李未初整理被子,宿醉的人懼寒,加上天氣是個秋老虎多變。
只是這一蓋卻蓋出了事,李未初順勢把小翠抱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未初看著懷里酣睡的小翠,那是一臉的囧,根本記不起來發生了什么。
“我做了什么?”李未初開始胡思亂想,哪怕他確實在這個地方擁有這樣的權利,可灌輸了二十多年的思想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主公,樂大人來了。”門外的宋云輕輕敲門說道。
“你怎么知道我醒來了?”李未初應了一聲后打算起身,卻覺得有些奇怪。
宋云站在外面面不改色的說道:“靠聽。”
“咳咳。”
隨著李未初起床,小翠也是被驚醒,她為了照顧李未初,平日里都睡得很淺。
給李未初洗漱穿戴好后才給自己整理,李未初臨出門前回頭看了看小翠,姿色上乘。
“呸,禽獸!你想什么呢?”李未初突然一個激靈,啐了一口。
“主公?”旁邊的宋元一臉懵,不知道自家主公發了什么瘋。
“沒事,除了樂正還有誰?”李未初扯了扯脖領,又扯了扯衣服。
“他的長子,樂蒙,目前擔任臨泉郡城防指揮使。”
“兒子握兵權,老子管政事,這配合挺好的嘛。”李未初語氣中正的評價了一句,哪曉得宋云突然不陰不陽的說道:“世襲罔替罷了,實則都是酒囊飯袋,尸位素餐。”
“一大早的這么大火氣干什么。”李未初不由笑道,宋云嫉惡如仇的性子他是曉得的,最見不得當官的腐敗。
大廳里的樂家父子二人略顯緊張的坐著,糕點茶水一樣沒動,聽到一點動靜就東張西望。
李未初進來后與兩人打了招呼,才落座。
“坐呀。”看著兩個老少爺們站在自己跟前,李未初有點不自在。
“這大堂之上,哪有我倆坐的份。”樂正幾乎是以獻媚的態度在和他說話。
“我讓你坐,你就坐,哪這么多廢話。”李未初自從手握一萬多兵后,說話都硬起了很多。
樂正趕緊一愣,帶著兒子就了右手的地方坐下。
“大人,我和小兒來,主要是想跟大人稟報一件事。”樂正從懷中掏出一個冊子,這是紙張釘裝的,在周朝來說,紙還是很貴的東西,不是大戶人家根本用不起。
“嗯,不是大戶人家確實用不起,例如他,能用竹簡就用···紙貴···貴···紙···”李未初仿佛陷入了一個魔咒···
“大人?”看到李未初突然思緒遠遁,樂正趕忙喚了一聲,后者這才正了正身子。
“你說。”李未初打算待會兒處理完后和系統問問紙的事情。
樂正將冊子遞給宋云,李未初直接讓宋云看,因為他到現在還有很多字認不全。
樂正則在堂下站著說道:“臨泉郡原本是在西軍府內,但西軍府已經名存實亡多年。所以防務之事回到本郡,大人這一上任,卑職一時之間確實湊不出糧餉來。”
樂正又指了指宋云手里的賬本說道:“臨泉占地三十六畝,守軍九千人,每月就得供糧餉十五萬兩,而稅收僅十六萬兩,實在無力支應西軍府了。”
“九千人?十五萬兩?”李未初輕蔑一笑,也不多話。
“大人,卑職所言屬實啊!”樂正嚇得一跳,趕緊說道。
“往后臨泉自有我西軍府負責,守軍就留一千府兵即可,其他的都遣散。”李未初早已不是兩個月前的稚嫩青年,錢糧之事經過兩個月的磨礪,早就摸得一清二楚。
“臨泉每月向西軍府供給糧草三萬石,銀二十萬兩,莫要再多言,不然,你就提前回鄉養老吧。”李未初制止樂正的辯解。
延城比之臨泉確實更加富庶,可樂正所說的每月收稅十五萬兩實則隱瞞了大部,要知道臨泉可是朔州的重要糧食來源,這里靠近青山河,土壤肥沃,大量的沖積平原絕對是天然農場。
每月三萬石糧食算是客氣的,一年也才三十六萬石,比之延城的賦稅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周朝確實腐敗不堪,但那是指的朝廷。朝廷式微,地方卻相反。似樂正這樣招兵買馬不服管教的,太多了。
樂正之所以擁兵九千還懼怕李未初,唯一的理由就是一個,李未初的部隊能打!
獅虎營的威名久傳,而戚繼光一招挑翻周當,呂布單手擒宋云的戰績已經傳播開了。
宋云的威名,在朔州那是響當當的,周當和文伏也是久負盛名。結果前后都敗在李未初的兩員猛將手下,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樂正活到這個歲數,太有自知之明,他連孫先都斗不過,何況是比孫先更強的李未初呢?
西軍府下轄三郡九城,數臨泉最大最有錢,可樂正覺得,臨泉是他樂家的。
李未初想要點好處,樂正可以給,但是想拿常例糧餉,他就不干了。
“大人!您這是為難卑職啊!”樂正哭喊起來,有些凄慘,畢竟一大把年紀了。
“樂大人,我這條件已經很優渥了,莫要讓我覺得看走了眼,不識抬舉的人,在我這里可沒好果子吃。”李未初給宋云一個眼神,送客。
果然,宋云一出馬,樂家父子立馬噤若寒蟬。
李未初看著兩個落寞的背影不自覺的又輕蔑一笑。
回來的宋云正巧看到,饒有興趣的問道:“主公何故發笑。”
李未初輕蔑的說道:“這樂家父子擁兵九千,卻不敢挺直腰板跟我一個僅帶兩百府兵進京述職的上級說話,你說得慫到什么程度?”
宋云哈哈一笑,沒再說什么。
李未初卻覺得宋云肯定是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