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快樂營地》。”
《快樂營地》每一年都會出四個特輯,分別是元宵特輯,七夕特輯,中秋特輯以及圣誕特輯。為什么沒有元旦和新春呢,因為那是要讓給春晚的。
作為一年之首的元宵特輯,節目中即融合了過去不久的新春元素,同時還對未來的發展做出期待以及點評。雖說元宵特輯不一定會是《快樂營地》最好的一期,但卻是一年下來最值得期待的一期。且更不要說,今年大火的創作人番茄炒蛋組合將會參加這一期節目。
許多老粉絲已經早早鎖定湘南臺等候。
番茄炒蛋的粉絲,早就迫不及待的去看凌苑和夏言的合體節目了。然而上一次還是魔都臺的春晚,只有一首歌的時間。一些死忠粉都已經把《最佳CP》的節目拿出來翻來覆去的看了。
不過現在終于可以不用看回放了。
老粉絲早早等著電視臺,不過讓他們難受的是,第一個出場的嘉賓是張捷。
他們的心中一陣難受。
并不是說張捷沒有名氣,但目前來說,張捷的名氣基本都在唱功上,別人作曲他來唱,在這個創作人遍地的時代,純粹的歌唱吸粉很少。而且,對許多看過《快樂營地》的人來說,張捷實在是太熟了。
他基本上就是《快樂營地》的御用明星了。
宣傳新專輯,上《快樂營地》;宣傳演唱會,上《快樂營地》;宣傳新劇,上《快樂營地》。
許多人對張捷實在是太熟了,便是他在節目中有什么反應,基本都了然。
不過太熟的明星有一個好處就是,保證收視率的下限。許多人對這個外表有些憨厚的大男孩還是挺有好感的。這也是為什么《快樂營地》這幾年的熱度越來越低的原因,制片人為了保證收視率下限,便用一些比較穩的明星。
然后觀眾就看膩了。
實話實說,其實在節目中的張捷已經很努力了。他和夏言一樣,都不適合當諧星負責幽默,卻很擅長自嘲以及炫技。尤其是他的唱功,在翻唱了劉喜的一首歌之后,更是讓觀眾的耳朵炸裂。
張捷基本什么類型的音樂風格都能夠駕馭,屬于會什么就唱什么,最擅長的便是搖滾。這也是為什么他一年能開幾十場演唱會,依舊是場場爆滿的原因。
夏言和蘇汐還沒有開直播,兩人預計是要等到元宵特輯結束之后再開。觀看自己的節目,是每一個明星必須要做的事。就像公司一樣,明星同樣也會有表現的復盤,哪里走位不對,哪些話比較敏感,什么地方可能會引起爭議等等。
只有復盤才能讓日后的表現更亮眼。
當然,夏言和蘇汐并不是專業的運營團隊,所謂的復盤,其實也只是一個放松的借口。蘇汐也挺想看看夏言在節目中的表現,如果表現不好,之后也可以列入黑歷史,時不時就可以拿出來鞭尸群嘲了。
蘇汐對夏言的意見可是非常大的,這個人,說好帶我混娛樂圈,最后卻是只給她唱幾首口水歌。
雖說這些口水歌給蘇汐名氣增長的非常大,但是也讓她發展瓶頸受限了啊。
從來沒有一個天王天后是靠口水歌唱出來的,更何況,這些口水歌蘇汐還只是一個演唱者。
夏言自然不知道蘇汐的想法,而是看著熒屏上張捷的表演。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綜藝老將(姑且算是),張捷給夏言的感覺是,他許多可以學習的地方。別的不說,張捷面對鏡頭的從容,便不是夏言可以比得上的。
綜藝節目上的張捷,給人感覺的是一種無趣,是那種已經了解這個人的無趣;而夏言給人感覺得無趣,則是那種窘迫的無趣。
蘇汐吃著薯片,說:“這個節目好無聊啊。”
《快樂營地》的一些梗都已經過時了,節目中的幾個笑點都是尬笑,如果不是因為蘇汐等著夏言和凌苑出場,否則她早就換臺了。
這也是老牌綜藝節目的尷尬之處。《快樂營地》運營二十幾年,許多笑點早就被琢磨透了,而用網絡梗,但網絡的熱度一天一換,有可能錄制節目的時候感覺不錯,但是等到了播放出來又是滿屏的尷尬。再加上廣電要求不能帶壞小朋友,內容要積極向上,不能純粹的搞怪惡俗等等。
只能說,節目的制片人和編劇都很難。
按照蘇汐的說法就是,節目進入了垃圾時間。
垃圾時間總是過得無比漫長,蘇汐吃完了三大包薯片,張捷終于唱完一首歌后下場。
接下來是夏言和凌苑。
“筆一支詩兩行,我描上翠鳥鴛鴦。”
“話一句再相見,我等到明年今天。”
一開場,便是凌苑驚艷的戲腔。
今晚的凌苑穿著是一身旗袍,顯露身材,直擊無數宅男的心臟。
“媽媽,我感覺我要戀愛了。”
令人窒息的美,便是這樣一種感覺。
觀眾們的注意力開始從凌苑身上下來,他們現在的感覺就是這首歌的詞好美。
“桃花落送清風,半空清風送桃花紅。”
“情已深愛已濃,我們連理共度三生。”
在發展多年的華語樂壇中,這一首《亭房道》算是一首比較老氣的歌曲了。副歌在前,主歌在后的混搭,可以說在旋律上,并沒有什么亮眼的地方。
這首歌亮眼的地方在歌詞。
如今華國的古風圈,已經有許多不錯的作品傳出來,尤其是歌詞是一首比一首歌更美。但是像《亭房道》這種的,平仄押韻幾乎偏向于傳統用典的歌曲,少之又少。
這是一首中國風的歌曲。
開創中國風的人,其實是周天王,不過后來周天王覺得中國風炫技的成分太少,所以出的中國風歌曲比較少。
“青絲羅衣翠鳥手巾,我在窗前窺視你一眼。”
“小姐描紅妝,低垂珠簾蠟紅窗。”
“……”
夏言出場的時候,引發了節目一小部分的熱潮。
場上的夏言穿著長衫,一身扮相頗有書卷氣。雖說是短發白面無須,但氣質卻是不俗。且不要說這段時間有新專輯和電影的加成,許多粉絲其實就是沖著夏言來的。
場上男女站在一塊,頗有才子佳人的感覺。
尤其是《亭房道》的歌詞脫胎戲曲《西廂記》,這是一首經典的情歌,似乎讓整個場景更熱烈了。
“似水年華,春去春又來。”
“小橋流水,繞過幾個灣。”
一曲戲腔,讓全場氣氛開始引爆。
這首歌,在作詞作曲或許不是最佳的,但是論現場演繹的話。或許只有《萬一奧特曼打不贏小怪獸》和《我們的戀愛是對生命的嚴重浪費》才能比得過。
沒辦法,戲腔有天然的國籍語言加成。
論底蘊,戲曲從明清就開始流行,不論是高音婉轉,還是起承轉合的韻味,都有一種別樣的美。當有歌手將戲腔運用在流行歌曲上,很容易就收貨好評。目前來說,古風歌手用戲腔的比較多,不過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戲腔的,它對嗓子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切換氣的時候,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有東施效顰之嫌。
不過凌苑的戲腔非常好,便是戲劇學院的學生比起她也未必能穩勝。
戲腔的培養是從小開始,凌苑完全就是靠天賦完成的。
一曲結束,掌聲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