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武霸河西,文治鄴城

聞道西河久服從,陶成國治藹文風。

政緣余澤沾洙泗,比似群侯故不同。

——(宋)徐鈞《魏文侯》

戰國七雄林立,相互吞并必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魏國居天下之中,北有燕趙,南臨韓楚,西隔秦川,東接齊魯,處于強敵環伺的環境。為了在夾縫中謀求生存,魏文侯變法以富國,選上將以練強兵。如今國富兵強,也到了亮劍的時候。

為了避免腹背受敵,魏文侯北合趙國、南連韓國,穩定了南北之后,魏文侯將劍鋒指向西面,他打算以魏國雄師,跨過黃河,與秦國來一場河西爭霸戰。

自秦穆公時期,秦國雄踞春秋五霸之列,其實力不可小覷。秦、魏兩國可謂是老對手了,周威烈王七年(公元前419年),吳起還未掌握兵權,秦魏兩國就在黃河西岸展開大戰,雙方打了個勢均力敵,魏國沒占到半點便宜。

周威烈王十三年(公元前413年),吳起接管帥印,親率魏武卒直撲河西之地。此時的魏軍戰斗力與當初猶如天壤之別,秦軍難擋魏軍的鋒芒,魏軍攻破河西防線,一直打到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鄭地。

鄭地乃是秦國儲糧之地,若吳起將其攻破,秦軍再也無險可守,如吳起再度西進,秦國都城必然堪憂,那么秦國將面臨滅國之災。秦國上下人人驚駭,國君一面對鄭地進行重點防守,另一面派使者請求齊、楚兩國出兵攻擊魏國,從而達到迫使魏國退兵的目的。

齊、楚不能容忍魏國獨大,便立即發兵攻打魏國的幾塊飛地。魏國腹背受敵,魏文侯臨危不懼,他命人守住邊境,對齊、楚置之不理,依然將進攻重點放在秦國。在渭河平原上,魏、秦雙方展開廝殺,吳起將超人的軍事天賦與強大的魏武卒珠聯璧合,秦軍慘敗。魏軍趁勢又攻破了秦國西河防線的軍事重鎮。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河西之地盡歸魏國所有,秦軍無奈退守洛水以西。秦軍失去了這片最為富庶之地,同時,秦國與中原的聯系也被魏國切斷。從此之后,八十年內沒能翻身。

在向西開疆拓土的同時,魏文侯為了遏制趙國南下,就在魏國的東北部建立根據地,名叫鄴城。鄴城是魏文侯重點經營地區,對于魏國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魏文侯考慮再三,最后選定了一個人——西門豹。

西門豹到了鄴城之后,立刻遇到了棘手的問題,當地百姓衣衫襤褸,生活困苦。西門豹見狀,立即向百姓了解情況。

西門豹從百姓口中得知,此地瀕臨漳河,每年洪水泛濫,莊稼顆粒難收,百姓妻離子散、流離失所。當地人認為是河伯震怒所致,為了平息水患,當地官員每年祭祀,為河伯娶親。百姓除了要繳納賦稅,還要為河伯娶親捐助錢財,每年鄴城收上的銀錢多達數百萬,而給河伯娶親的錢不過二三十萬,其余都進了官員的腰包。

每逢給河伯娶親,巫婆都要在城中選擇貌美的姑娘。下了聘禮之后便強行擄走,梳妝打扮一番,然后將其扔進河中,河伯娶親就算完成了。其實,女孩就是被淹死了,城中百姓都心知肚明,因此,只要哪家有漂亮姑娘,就舉家逃離鄴城,因此,此地變得越來越荒涼。

西門豹是個眼里不揉沙子的主,面對如此惡行,斷不會置之不理。但他并未輕舉妄動,只是說:“我乃一方郡守,河伯娶親為地方大事,到了娶親之日,我也要參加。”

一年一度的河伯娶親又到了,西門豹、三老、官員、富商等,齊聚漳河河畔。

▲ 魏姓圖騰

只見巫婆帶領一眾女弟子做了一通法事,待舉行娶親儀式之時,西門豹跟巫婆講:“將挑選的媳婦叫過來,我先替河伯把把關,萬一河伯不滿意那就糟了。”

手下人將女子領到西門豹面前,西門豹對女子上下打量一番之后說道:“這么難看的女子也拿來現眼?怎么能夠滿足河伯?老巫婆,你跟河伯混得挺熟,去通稟河伯一聲,說我們要給他重新換一個更美的女子。”

還沒等巫婆反應過來,預備好的士兵立即動手,只聽“撲通”一聲,老巫婆沒冒幾個泡就沉底了。過了一會兒,西門豹故作莊重地看著河水說:“巫婆七十多歲了,腿腳不利索,她不是有幾位高徒嗎?讓她們也下去催一催。”

接著,巫婆的幾個女弟子都被扔進河中。西門豹見河中沒動靜,又說道:“女人辦事效率就是低,關鍵時刻還得靠男人。”他看了看三老,說:“你們下去催一催。”于是三老也被扔進河中。

此時的西門豹面沉似水,見河里沒動靜,他又道:“還有誰去催催?”此時的官員早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各個嚇得抖如篩糠,眾人呼啦啦跪倒在西門豹面前,磕頭不止,血流滿地,都怕被扔進河中。從此,鄴城再也沒人敢提為河伯娶親之事了。

一大頑疾已除,西門豹大力治理鄴城,他在當地修了十二條水渠,讓漳河之水流進農田,不僅莊稼豐收,還制止了水患。鄴城由此日益興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留坝县| 福鼎市| 裕民县| 镇安县| 无为县| 宁武县| 城步| 呼图壁县| 安康市| 尚志市| 鹤山市| 武功县| 安福县| 石嘴山市| 海门市| 西畴县| 丹凤县| 连南| 都兰县| 塘沽区| 正安县| 唐海县| 赞皇县| 临江市| 仁怀市| 台东县| 西城区| 樟树市| 无为县| 平塘县| 霍邱县| 庆城县| 化州市| 遵化市| 盐源县| 南丰县| 甘南县| 太仓市| 巴林左旗| 贵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