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頤和園的歲月小河山
- 范志鵬
- 1260字
- 2019-09-29 14:01:26
序二
當今北京,文化已不僅僅是推動歷史發展的軟實力,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自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以來,文化中心一直是重要的首都功能,而北京的頤和園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
頤和園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中最為重要的遺產單位,不但是“西山文化帶”中的核心景觀和獨特的文化符號,更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旅游資源和政務活動地。頤和園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中綜合多種文化資源的文化遺產單位,集合多種造園藝術手法和多種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古代建筑豐富多樣,是西山文化帶重要的景觀資源和重要標志,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中當之無愧的“金名片”。
頤和園是“三山五園”區域的景觀核心,其格局恢宏,最顯皇家氣派,是現存格局最完整的清代皇家園林之一。萬壽山昆明湖區域在圓明園、香山、玉泉山景觀視野中占據重要地位。清代修整水利后,西湖面積擴大,乾隆皇帝在此依托秀山麗水建造清漪園,將整個“三山五園”景觀連成一片,并奠定了頤和園景觀核心的地位。在頤和園中,東可望圓明園、暢春園,西可觀靜明園、靜宜園。玉河和二龍閘河如兩條紐帶將頤和園和靜明園、圓明園兩園連接起來。從“三山五園”皇家園林區整體角度看,頤和園處于整個區域的核心,它近借玉泉山玉峰塔,遠借連綿起伏的西山,完美地融合在自然山水景觀中,仿佛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站在玉泉山、香山上向東側俯瞰,頤和園煙波浩渺的湖面、秀麗旖旎的風景盡收眼底;而身處圓明園中,佛香閣端莊秀麗的身姿隱約可見。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頤和園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示出了歷史風云變幻中文化與精神的價值所在,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頤和園的文化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范志鵬先生是頤和園管理處職工,他刻苦鉆研頤和園文化近十年,取得了一定的學術成果,在期刊雜志上發表關于頤和園的學術論文若干篇,本書即是他花費近兩年時間為大眾創作的一本品讀頤和園的佳作。
有關頤和園的書籍有很多,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闡釋著這座園林的獨特魅力。而本書則別出心裁地介紹了“頤和園”三字的深刻含義,道出了頤和園隱含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基本寫出了頤和園文化的真諦;還從多方面介紹了頤和園的布局、山水、植物、歷史、文物、花木、傳說等,內容涵蓋頤和園的相關各個方面,讓讀者能夠領略到山水頤和的魅力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在最后的篇章還用文化體驗的方式對頤和園進行了文化展示,讓讀者從更多維度了解了這座皇家園林。得知本書即將出版,我甚為欣喜,因為這體現著頤和園本園職工對頤和園文化的關注與熱愛。只有熱愛頤和園的人,才會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這座古典園林。本書正代表著作者對頤和園的珍視和喜愛。作為曾經頤和園最高管理者,看到頤和園本園職工如此熱愛頤和園,我感到很榮幸,提升了繼續擴大頤和園文化宣傳力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本書的出版,不僅體現了頤和園職工對頤和園的熱愛,也為公眾打開了又一扇了解頤和園的窗口。
頤和園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杰出代表,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遷和王朝的興衰,是展示中國文化的最佳平臺,是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的樂園!
原頤和園園長 劉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