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悲苦不可說,愈悔當初修文學。軟弱無用難為力,唯有實業堪救國。
致信友人論此理,勉勵棄文慎選擇。也曾寄望年幼子,長大專攻實業科。
美式教育機械化,不如書院互琢磨。無奈還剩一年整,再次轉學俄亥俄。
聞道國內將開戰,妻子兒女尤牽絆。阮囊拮據縈苦辛,進退維谷難打算。
提前回國怎甘心,學業無成遭白眼。留下卻受洋人欺,難忍國格受污玷。
其時朋友報佳音,一多目下正履新。受任武大文學院,不計前嫌愿為鄰。
預計月薪達三百,工作家庭應稱心。回首往事生愧疚,思前想后轉相親。
權衡再三去意萌,致信霓君訴衷情。憧憬歸來團聚后,生活安逸樂融融。
多買舊書堆滿架,中國文學細追蹤。不教外文教國粹,教養小沅和小東。
房后種滿花與草,上面覆著葡萄藤。朋友合資開書店,實現夢想顯精明。
兩年屈辱決意歸,九月啟程十月回。致信霓君百余紙,顯真性情吐心扉。
身后友人助出版,天長日久溢芳菲。捧讀方知個中苦,鐵石心腸也淚飛。
歸來首聘進安大,故鄉教育初規劃。皖籍名流早籌謀,連年戰亂久放下。
同盟會員劉文典,全力以赴初搭架。校際學生起沖突,平地陡然驚雷炸。
委座適幸安慶府,恐生風波出變故。盛怒面責劉校長,當面頂撞情難服。
總裁下令即收監,校務停頓全不顧。教育廳長暫兼職,卻被師生驅將去。
武大教授王星拱,適存中學老校董。思想解放敢創新,鼎力家鄉不辭冗。
素知子沅才學高,精通英語當重用。新設外國文學系,領銜主任新受命。
應聘還有郁達夫,大觀亭畔好著書。自傳小說茫茫夜,風光景物摹菱湖。
一時高薪聘名士,四方名士多相熟。蘇氏雪林海歸女,清華校友陸侃如。
子沅月薪三百塊,深感知遇不糊涂。勉力工作勤寫作,捐獻一箱外文書。
牛女七夕一相逢,闊別妻兒聚宜城。生活暫時算優裕,一雙兒女也聰明。
聯絡朋友開書店,不忘初心效鯤鵬。但得新詩長興盛,不計得失不怕窮。
省府主席新上任,總裁蒞臨親督陣。命令南下急馳援,孰料兵變生民困。
大江南北戰云開,頻征民夫惹民憤。省城工友誓不從,亂象叢生待維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