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智囊:蘭德公司如何影響世界
- 真溱
- 4136字
- 2019-09-21 00:52:59
“無垠的邊疆”與遲到的“國家科學基金會”
1944年8月,萬尼瓦爾·布什向總統提出終止科學研發處的計劃,羅斯福沒有同意。[16]448大約也就在這個時候,對于未來實施國防科研管理的新機構,布什的想法逐漸成型。不過他知道,如果以他個人的名義拋出來,恐怕難以服眾。他想出一個主意,以總統的口吻起草一封信,給自己布置一項任務:借鑒戰爭期間科學研發處的經驗,對戰后科學研發的有關事務進行策劃和規劃。如果羅斯福總統公布了這封信,那他手里就有了一把“尚方寶劍”,可以組織各方力量開展專題研究,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導大家形成一個具有權威性的報告。[5]285-287
1944年10月,總統的助手拿到了這封信的草稿,他讓布什把內容壓縮到兩頁以內,并且要求不要把科學研發處贊美太過,文字方面也要再做一些修改。11月初,羅斯福第四次贏得總統大選,他的競選搭檔杜魯門參議員成為副總統。17日,羅斯福收到了布什代擬的這封信,3天后,他就把“自己的”這封信公開交給了布什,要求他提交一份報告,回答4個問題,其中第三個問題最為關鍵:今后,美國政府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幫助公共單位和私營機構開展科學研發工作?[5]287-289
關于這封關鍵的信件,還有一種說法。據說是經常為布什提供幫助的律師奧斯卡·考克斯(Oscar Cox)最先想到了這個主意。以總統的口吻起草一封信,要求布什研究一下,怎樣應用國防研究成果提高生活生平、改善就業狀況。10月24日,布什、考克斯,以及科學研發處的律師奧斯卡·盧布豪森(Oscar Ruebhausen)坐在一起,討論這封信,聊起了基爾戈和他的提案。參議員的提案遭遇了陸海兩軍、主要的貿易協會和大型企業的強烈反對。布什也明確表示他有不同意見。三個人商量的結果是,布什應當提出自己的議案,由盧布豪森重新起草一封信件。[44]后來,盧布豪森后來回憶說,他在信里提了4個問題,前三個是布什想出來的,最后一個則來自科南特。[14]439
多年以后,科學史學家伯納德·科恩(I. Bernard Cohen)向布什追問這封信的起源。布什直視著科恩的眼睛,笑了起來,毫不含糊地說:“是我干的。我寫的那封信。”[14]439
很難判斷哪種說法更接近事實。不管怎樣,有了總統的信,布什馬上就組織了4個小組分頭研究。每個小組不到20個人,都經過了布什的精心挑選,其中許多人接受過科學研發處的合同——其用意顯而易見。[5]289
對于最為看重的第三個問題,布什有意識地選擇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鮑曼(Isaiah Bowman)校長來牽頭。這所學校在科學研發處資助排行榜里名列第八,圖夫的近炸引信實驗室就在這里,對外稱作“應用物理實驗室”。[14]175當然,這個實驗室也是由科學研發處出資興建的。他們事后總結說:“近炸引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突出的科學成就之一?!钡靡庵橐缬谘员?。[5]228,289-290
1945年1月10日,布什給鮑曼校長寫了4頁紙的建議,唯恐交待得不夠清楚,專門強調說自己保留著一種權利,“只要認為有任何值得說出來的想法”,都會“直言不諱地”告訴校長。[5]290 [14]222
為了使自己的議案在時間上領先,布什耍起了小聰明。1945年年初,他告訴基爾戈,希望兩個人能“充分合作”,請求他暫時不要提交新的議案。基爾戈同意等到布什的報告正式發布之后再把議案拋出來。作為一種回報,布什答應,今后根據他的報告形成立法議案的時候,會把基爾戈吸納進來。一番磋商之后,基爾戈就把這件事放下了,布什卻恰恰相反,加緊了步伐。[5]330-331“緩兵之計”看起來得手了。
1945年2月,幾個小組分頭撰寫的報告陸陸續續提交上來,里面的內容基本上都在布什預設的范圍里。一個月后,布什開始給總報告起草引言,此外,這份報告還缺少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標題。[5]290現在看來,布什多半是想起了自己的偶像、前總統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5]213
胡佛在擔任總統之前寫過一本書,在書中他把科學比作一個“廣闊的大陸”“只有先驅者才能穿越邊疆(frontier),尋找可以征服的新世界。”[14]71他的這一比喻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人再次提起。
1960年7月,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在接受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演說中就說道:“我們今天站在新邊疆的邊緣——這是60年代的邊疆……在這個邊疆的外面,是尚未探索的科學和太空領域……”[45]后來的“星球大戰”計劃[46]也引用了“高邊疆”的說法。
倒退到1937年,萬尼瓦爾·布什在一次演講中,曾把他心目中的工程師稱為“新邊疆的英雄”,盛贊他們為技術進步鋪路搭橋的勇氣和能力。[14]71這一次,他決定再次向胡佛致敬。他先是想到了“科學——永遠的邊疆”這樣一個題目,幾番推敲之后,最終決定采用“科學——無垠的邊疆”作為總報告的標題。[14]223
布什在引言里富有激情地闡述了科學研究對于美國的重要意義,其間融入了他對戰后科研管理機構的設想——建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資助自然科學和醫學研究,規劃中長期國防科研的優先項目,協調聯邦政府其他部門資助研究工作。[14]223
正當布什為報告獲準沖刺的關口,羅斯??偨y突然去世了。這無疑是對布什計劃的沉重打擊。他后來說:“我覺得再也不會有比羅斯福更好的上司了。他給我布置任務,然后全力支持我,并且從來不干預我具體怎樣完成任務?!绷_斯福去世之后,布什才見到杜魯門。這是他們第一次會面,話題十分沉重——新總統讓他完整地匯報“曼哈頓計劃”的相關情況。羅斯福當政期間,把杜魯門排除在極為秘密的原子彈研制計劃之外。[14]240-242這樣一種背景之下的匯報,無論是匯報人,還是聽匯報者,心情大概都不會太愉快。
1945年6月,報告基本定稿。布什希望杜魯門總統對這份報告完全接受或者部分接受,以便后續啟動國會立法過程。但如果總統不表態,就要等國會研究之后才有可能啟動立法過程了。6月14日,布什再次見到總統。杜魯門告訴他,自己“很喜歡”這份報告,并且批準把它發布出去——布什知道,這意味著總統沒有接受自己的報告。[14]249-251
“無垠的邊疆”曾計劃6月底發表,因為印刷延誤,一個月后才得以面世。布什分別派人找到比較“友好”的議員,交給他們一份議案草案,議員們都同意在報告正式發表這一天提出議案。大約一周之后的7月19日,參議員馬格努森(Warren Magnuson)提出了“國家研究基金會”議案(S.1285),眾議員米爾斯(Wilbur Mills)也在同一天采取了行動。[47]14 [5]331,334 [40]120
請參眾兩院的議員同時提出議案這件事,布什是完全背著基爾戈干的。聽到消息,基爾戈簡直要瘋了。他想找布什要個說法,科學研發處的人卻告訴他處長去外地出差了,現在聯系不上?;鶢柛赀@才知道自己上了布什的當。[5]3314天后,他就提出了針鋒相對的“國家科學基金會”議案(S.1297)。[47]14 [40]120
基爾戈認為,政府資助形成的專利應該納入公眾領域、回饋社會,而“不應該由壟斷勢力或者其他利益者納為私有”,他反對為大企業建立“專利池”,阻滯有用發明進入市場。盡管布什也反對“專利池”,但他堅持認為研究項目的承擔人應該享有他們創造的發明專利權,這對研究人員是一種激勵。他認為基爾戈的想法將會使企業家受到不應有的限制。[5]303-305,330 [14]233 [40]120-121這是兩個議案明顯的區別之一。
布什相信,以學術界為主開展的基礎研究,和以工業界為主開展的應用研究之間,有著極為重要的區別?;鶢柛陝t忽略了這一點。眾所周知,布什歷來對社會科學不感冒,他認為社會科學不值得政府資助,而基爾戈則偏愛資助社會科學,他還認為,政府進行資助時,對不同地區的大學應該有所兼顧。布什則堅決反對。他認為,政府就是應該給更好的大學更多的資助,因為這些學校里有更優秀的人才。[5]304 [40]121-122
不難看出,布什和基爾戈這兩種“對立”的議案,其間的距離并不像他們認為的那么巨大。對他們之間的爭論做過專門研究的學者也說,這兩種議案“實際上……是非常相似的。”[5]332
兩個議案完全可以求同存異,如今卻因為布什的自作聰明而形成對立。圍繞這兩個議案,國會在1945年秋舉行了一系列聽證會。布什這回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原本可以合作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分成兩個陣營,即使后來兩人聯手推出新的議案(S.1850),最佳時機也已錯過,而布什迅速建立起一個機構取代科學研發處的想法,變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任務。[16]452-454 [40]125
基爾戈議員的背后有杜魯門總統的支持,即便如此,“國家科學基金會”議案也沒有迅速獲得通過。直到1950年春,“國家科學基金會”才艱難地獲準建立,而且最初的提案中許多重要內容未能通過——比如說,這個基金會沒有國防科研部分,也沒有醫學研究部分,它也沒有權力去“建立國家的科研政策并且促進其實施”。[5]479-480 [14]369 [40]125-137,147-151
布什曾經預期,新機構每年的經費,將在5年時間內從3350萬美元增加到12250萬美元。[5]325而實際上國會給基金會的經費封頂在每年1500萬美元的水平上,第一年只批準了25萬美元。很多人把布什看作這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孕育者,他自己卻不這么看,他甚至盡量避免跟基金會發生任何關聯——他勸說杜魯門把自己的名字從基金會理事名單里刪掉,并且禁止卡內基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去接受這個基金會的資助。[5]480 [38]
杜魯門總統把批準建立國家科學基金會吹噓為“美國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痹诓际部磥?,這件事既不重大,也來得太晚。他的朋友科南特就評論說,“杜魯門簽署(這個法案)……太晚了,軍方早就接手了。”此話一點也不假。[5]479 [14]369
先說海軍。戰爭硝煙即將散去,他們打算把手里一筆5000萬美元的余款用于科學研究。[14]2311944年9月,他們草擬了一份計劃,準備把幾年前成立的研發協調辦公室改造成海軍自己的“科學研發處”,由一名準將來領導。不過這個計劃卻被新上任的海軍部長福雷斯托否決了。在否決這個計劃的同時,福雷斯托批準新建一個海軍專利發明局(OPI),局長是鮑恩將軍。[24]21-24
說起來,愛惹麻煩的鮑恩這幾年過得有點心酸,差一點因為“身體原因”被提前退休,在絕望中,他憑借自己的強硬作風幫助海軍次長平息了一場勞資糾紛,未曾想竟然為自己東山再起積累了資本——這位次長就是日后的海軍部長福雷斯托。[24]23
1945年5月,專利發明局和研發協調辦公室合并成為研究發明局(ORI),局長仍然是鮑恩。在他手里,那個海軍版的“科學研發處”計劃稍作改動之后被實施。未來新機構的基礎是研究發明局,在鮑恩的計劃里,它被改名為“海軍研究局”(ONR),由一個臨時機構變成國會立法確定的常設機構,可以通過國會撥款直接獲得經費。相比于布什和基爾戈的議案,鮑恩計劃的實施進程相當順利——1946年經國會立法,海軍研究局正式成立,除了直接管理海軍研究實驗室、協調海軍各技術局的研發工作之外,這個機構還成為了美國政府在自然科學研究方面最為慷慨的資助者之一。[24]24-27 [23]38 [27]350-359
和海軍相似,陸軍航空兵也躍躍欲試,希望建立起一種掌握技術未來的順暢機制。他們很幸運,因為他們有一位有遠見的首領——阿諾德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