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天國之癢》。
想到使用“癢”字,起初是直覺。兩年寫、改稿過程中,書名始終在斟酌,隨時考慮有無另外更合適的字眼。終于,還是惟它方可。
在太平天國這件事情上,某些字眼或更易想到,例如痛、悲、殤之類,表面看來它們更淺顯,更曉切,但我一再忖之,終覺無以道出事情深處所給予我的復(fù)雜難言之感。
癢,是身體一種體感;就根本言,出于病態(tài)?!墩f文解字》:“癢,瘍也?!倍斡癫米ⅲ骸啊缎⊙拧罚喊P憂以癢。《傳》曰:癙、癢,皆病也?!夺屧b》亦曰:癢,病也?!?
這種病態(tài)引起的體感,不像疼、酸、脹等指向那么直接、明確,有些隔膜,有些游移,抑且莫名其狀、不明所在。次而,尤其它并非只是致人苦楚,而往往在為之擾亂的同時,夾雜快感,竟可以反成一種誘惑。
所以在漢語中,“癢”字引申出來的含義,頗為微妙。
原初它是一種病態(tài)無疑,故有憂擾之意?!痘茨献印罚骸盁o不憛悇癢心而悅其色矣?!备哒T注:“癢心,煩悶也?!薄睹姽视?xùn)傳》:“癢癢然憂,不知所定。”鄭玄箋之:“念我思此二子,心為之憂,癢癢然?!苯烁吆噌尅鞍W癢”二字:“借為恙,憂也。”癢即憂。范成大句:“癢疴酸辛,誰覺誰識?”亦為苦病之意。以癢來形容的病態(tài),一般皆非突如其來之暴病,而是沉疴日久、纏綿不除、沉淪難脫的頑疾舊癥。
然而,久癢之病,一面不至使人殂歾,一面還于漫漫相伴中帶來奇異的感受。比如我們知道,傷創(chuàng)將愈,痛將轉(zhuǎn)癢;疥癬在身,也是其癢難禁。癢,可能表示傷創(chuàng)窮途末路,愈到這時,癢則愈甚;但也許,什么都不表示,只是一種揮之不去的病癥。關(guān)鍵是,這類似病非病之癢,并不只作為煩憂,而也能于苦擾之中給我們近乎愉悅的刺激。所以中國對不少難以自抑的欲望,是用“癢”作比喻的。陸游:“窗下興闌初掩卷,花前技癢又成詩?!币浴凹及W”形容賦詩的沖動。唐順之:“不雄心于長矛戰(zhàn)斗,則癢技于獫歇射獵?!币浴鞍W技”形容躍躍欲試。民間口語,常將心內(nèi)受用之狀稱為“癢酥酥”“癢兮兮”;成語則以“心癢難熬”“隔靴搔癢”表示渴求抑或渴求的不能如愿。
凡此種種,都令我想到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是中國之癢。癢了千百年,而尤于鴉片戰(zhàn)爭之后發(fā)作更厲害?!疤靽迸c“癢”相搭,應(yīng)謂絕配。至于癢在何處,書中應(yīng)該都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