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廣西:國家自然保護區卷
- 本書編寫組
- 1671字
- 2019-08-15 18:43:38
邕西水墨畫——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云海霞光│嚴造新 攝

跳格子是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充滿童趣和歡樂。在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中的石頭像是天然的游戲背景,從一塊石頭走向下一塊的過程,實在并非是在尋常地方可以獲得的樂趣。
站在自然保護區弄崗片區邊緣的三村山瞭望臺,目光所及之處,整個保護區像是一幅水墨畫,畫的底色就是綠樹的顏色,從高處的樹枝間隱約透出了樹干的深沉色澤和喀斯特巖溶地貌的滄桑古拙,為畫平添了層次之美,零星出現在視野中的野花使得畫面豐富而活潑,而那天邊的白云,則是水墨畫的留白,一幅畫的靈氣全都匯聚在這留白里了。
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幅美妙的畫中也不全是安靜穩重如大家閨秀一般的綠樹紅花,還有調皮的孩子——近兩年才發現的黑葉猴。這種全身毛色呈黑色的動物身體嬌小而靈活,在自然美景的襯托之下顯得愈發可愛。這種珍稀動物喜好與人類打交道,經常出現在田間地頭、村口、路邊,它們慣于與人嬉鬧,甚至偶爾會跳上年輕人的自行車后座或是跳進一個三口之家的小汽車里盡情地玩耍。為了保護這些可愛的生靈,無論是旅游者還是村民,人人對它們關愛有加,從不無故驅趕它們。在弄崗國家自然保護區這美如畫的風景里,可愛的黑葉猴和人類之間的有趣互動,不僅是人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典范,更是巨幅水墨畫中最吸引人心的靈動細節。與黑葉猴一樣,白頭葉猴在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受到了人們的悉心保護。白頭葉猴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除了毛色之外與黑葉猴十分相像。白頭葉猴的頭是白的,肩也是白的,因而得名白頭葉猴。它們的身體修長苗條,尾巴特別長,現存數量極其稀少。保護區內共有野生動物22目57科123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頭葉猴、黑葉猴、懶猴、蟒蛇4種;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巨松鼠、白鷴、原雞、冠斑犀鳥等10種;還有許多北熱帶代表動物,如樹鼩、果蝠、食蟹虎鳥等。步入林區,禽蹤獸跡,鳥語鶯歌,動物的身影為弄崗自然保護區增添了濃濃的野趣和原始古樸的情調。

密林深山│盧伊琳 攝
弄崗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豐富、等級高,是桂西南石灰巖植物薈萃中心,金花茶種質資源分布中心之一,是我國北熱帶蜆木林、肥牛樹林、擎天樹林等石灰巖季節性雨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基因庫,也是我國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14個關鍵地區之一,是生物多樣性三個特有現象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和生物學研究的基地。

喀斯特地貌
弄崗保護區的森林面積大,森林類型多種多樣,是我國甚至世界上熱帶原始林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蒼翠原始的喀斯特森林景觀和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觀,眾多的植物生長在喀斯特巖溶地貌發育完整的峰叢洼地和峰林谷地上,形成了有別于其他石灰巖山地的峰叢森林、漏斗森林、洼地森林、谷地森林、石山森林景觀。森林景觀具有濃郁的熱帶雨林特色,如終年常綠的蜆木林,通直高大的擎天樹林、東京桐林、林內藤本和半附生藤本、苔蘚、蕨類等植物在高大的林木上攀爬懸掛,上下左右盤繞;板狀樹根、樹干上開花等熱帶雨林景觀隨處可見,形成一幅神秘、原始的圖畫。其中,蜆木木質堅硬,樹干粗壯,常被人們用來制作家具、砧板等。在保護區隴呼屯附近,有一株樹齡已達2000年的蜆木,要十幾個青年才能合抱得住,號稱“蜆木王”,這樣雄偉奇特的樹木是嶺南大地上的一道奇觀。還有一株胸徑2.55米,樹高38米,被譽為廣西最大的“人面果王”。當我在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看見這些珍貴的樹木時,我想我們真的應該用一種新的視角來看待大自然了,它不僅僅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更是我們永不枯竭的靈感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鳥類學家在廣西弄崗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鳥類新種。新種被命名為弄崗穗鹛。這一鮮為人知的鳥類屬于畫眉科穗鹛屬,體長約為18厘米,全身大部深褐色,喉部的黑色斑點和臉頰新月形的白斑是其主要鑒別特征。棲息在廣西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存較好的喀斯特季節性雨林中,性格羞怯,平時常在地面活動,除受驚嚇時,極少飛行,以落葉下面的各種小動物為食。據介紹,這種鳥類目前僅分布于弄崗自然保護區及周圍保存較好的森林中,種群數量僅為100多對,生存狀況岌岌可危。在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許您可以偶遇這鳥類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