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解釋
“老王你這是做什么!快把鹽罐放下。”
韓源吃了一驚,平日里做事穩重的老王,怎么突然變得這般不靠譜了。
“我不放!”
老王死死的抱住鹽罐,警惕的打量韓源道:“城主大人不是我不愿意放下,而是這樣做魚,實在是太浪費鹽巴了,您可知道,城里能吃上鹽還是昨日的事情,這鹽罐里的鹽可值半兩銀子!而您又是否知道,半兩銀子,老張他們挖煤得挖多少斤!這是得做多少活才能換來的啊!”
“城主大人,無論做什么,我們都得省著,得精打細算,否則城里這么多人,可不好養活,我也知道城主大人最近有了許多新的思路,我們的日子也漸漸好了起來,可是不能忘記以前過苦日子的時候啊!鹽這東西寶貴,我們還是省著點用,這剩下的魚就不抹鹽了好吧!”
“已經裹了鹽的魚就算了,城主大人我們不做這魚了,去腥味的魚是這種浪費的做法,我們不要也罷,如何啊!”
老王雙目通紅,滿臉期待的望著韓源,身子因剛才激動的說話微微有些顫抖。
“老王!”
韓源知道老王的心思,語重心長的道:“這做魚的事情,不可能停下來,現在的我們……”
韓源的話語還未說完,就被激動的老王打斷,他雙手死死抱住鹽罐:“城主大人既然不答應,我就不能把鹽罐再交給大人!”
聽到這話,韓源苦笑一番,正想著如何解釋,不遠處刑正、方曉天兩人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看著老王抱著鹽罐,一副劍拔弩張的模樣,兩人忙道:“老王你這是怎么了!”
“啊,你們來得正好,快替我勸勸城主!”
老王神情激動,這兩人簡直就是自己的救兵啊,連忙一手抱住鹽罐,一手指著地上的腌制魚肉道:“城主大人為了做出沒有魚腥味的魚肉,特地使用鹽巴腌制,可這鹽的用量實在是太多了,一條魚少說也用了二兩細鹽,這里足足十五條魚,全部腌制,得用掉足足三斤多的細鹽啊!”
“你們可知道鹽的珍貴,這三斤細鹽,價值半兩銀子,足足抵得上往年我們漢安城一年的收成,而且這三斤細鹽,若是使用得當,足夠我們城里使用好幾個月,就這般拿去腌制魚肉,實在是浪費不值得啊!”
老王繪聲繪色,說話的聲音帶著些許哽咽。
刑正兩人聽著話語,再看看腌制出來的魚肉,上面鋪滿了一層白花花的細鹽。
事情似乎果真如老王所說。
兩人很是疑惑,余光偷偷的掃了眼城主大人,見其神態悠然,仿若根本就沒有聽到這番話語般。
兩人相互對視一眼,眼中神色異樣。
刑正眼睛轉動,率先上前一步道:“不知大人叫我過來何事?磚窯那邊正忙著呢!”
他是修建磚窯燒窯制磚的負責人,走后,城東邊就群龍無首,制磚的事情能否順利進行,是難說的事情。
刑正竟然沒有勸說城主大人,老王面色一白,張了張嘴想要再說點什么,就見一旁方曉天,也上前來,對著韓源恭敬道:“城主大人,人已經帶來,沒有其他事情,我就先退下了!”
韓源點了點頭,方曉天也不停留,一溜煙跑遠了。
老王見狀,驚呆了,難道他們都不關心?不知道節儉的道理嗎?
韓源看也沒看呆若木雞的老王,用手指著一旁雪地上的作畫,對刑正說道:“我們的倉庫要擴大,這是我對倉庫的重新設計,你先看下心中好有個準備,待我把這些魚全部腌制后,我們就著手準備開建的事宜。”
“這么趕!”
刑正并不知道無煙煤擴大產量的事情,心中頗有些疑惑。
“無煙煤要擴大產量,同時我們的進貨也得增加,倉庫不夠,自然要擴建!”韓源解釋了一番。
刑正肯定點頭,當即蹲在地上仔細研究設計圖來。
最近的他對建筑設計很有興趣,只看一遍設計圖,整個人就被精巧的設計吸引住,
韓源見他研究得仔細,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轉過身,揉著發酸的臂膀,看著身前發呆的老王,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有些東西已經變,可是人的思維觀念,卻不會立即轉變過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適應。
所以對老王的舉動,韓源并不在意,而是先叫喊兩聲,喚醒發呆的老王后,用手指著地上的腌魚道:“老王,你可知道我用這法子腌制出來的魚肉值多少錢?”
“嗯!”
老王愣了一下,心中郁結的他,聽到這話后第一反應是:“這魚竟然是拿來賣的!”
“老劉不是給我說賣活魚嗎?怎么是賣腌制的魚肉了!”老王努力回想著劉浩話語的驚訝道。
“活魚也要賣,腌制的魚也要賣!”韓源回道。
老王滿臉不可思議:“這腌魚能賣出去!”看著布滿了細鹽的魚肉,繃著臉道:“用了這么多鹽,魚肉很咸,恐怕不好賣吧!”
韓源笑了笑:“這腌制魚肉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進行晾曬,制成魚干,這才是我們所要賣的東西,至于魚干的味道,老王你大可放心,保證你吃了一次,還是吃第二次,而且!”
韓源加重了聲音:“魚干的價格是活魚的數倍,甚至十倍也說不定,他創造的價值,是遠在活魚之上的!”
聽到這話,老王仿若明白了什么:“怪不得用這么多鹽,不賣個好價錢,實在對不起這成本!”
韓源白了眼老王,這制作魚干,除了花點細鹽外,人力成本又不計算,幾乎就沒有其他的成本,利潤可謂空前。
“不過大人,這魚干的銷路,不會有問題吧!”老王又露出些許擔憂的問道,魚干他也是第一次見,好不好吃,好不好賣,心中根本沒底。
而韓源聽到這話,卻是露出了一絲得意,他最不愁的便是魚干的銷售。
在古時候的內陸城市,是根本吃不到魚干的!
因為冬天河面結冰,根本就不好捕魚,沒有原材料,拿什么晾曬魚干。
二來晾曬魚干又與天氣有密切的關系,就好比香腸臘肉,只有冬天才會出現。
根本原因,便是古代食物保存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就算你能在夏日晾曬出魚干,可無法保存又有什么用處呢?
所以,在各種因素的集合下,古時候生活在內地的城民,是沒有機會吃到魚干這種美味的。
至于銷路,沒有的東西,才是最貴,最好賣的。
“老王你放心,銷路的事情,有老劉負責,再說我們和牙行關錯不錯,這魚干保證大賣!”韓源臉上掛著笑意的說道。
(竟然上推薦了,高粱就厚著臉皮,求一波收藏、推薦,各種求了吧,同時也謝謝一直支持我的書友們,有你們,我才能做得更好……當然,還是各種求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