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金融市場的概念與功能
現代經濟系統中的市場通常分為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和金融市場。產品市場是商品和勞務進行交易的場所。要素市場可對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在金融市場中,資金供求雙方借助金融工具引導儲蓄向投資轉化,金融市場在一國發展中扮演著主導和樞紐的角色。
一、金融市場的概念
金融通常涉及如圖1.1所示的幾個方面。其中公司金融是企業為獲得更多的資金或通過投資來擴大經營收益等所進行的經濟管理工作。金融市場引導投資者將手中的資金投向需要資金的企業,使企業籌集到經營和發展所需的資金。投資管理是一項針對證券等資產的金融服務,以投資者利益為出發點并實現投資目標。投資者可以是機構,譬如保險公司,也可以是私人投資者。金融市場為投資者提供多種多樣的投資機會。金融機構作為金融市場中的交易中介,不但可以促進媒介資金的流動,也會作為直接投資者以及貸款人直接投資或融通資金。
圖1.1 金融市場、投資管理與公司金融
1.金融市場的具體含義
金融市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信用工具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的市場。也就是說,金融市場是實現貨幣借貸和資金融通、辦理各種票據和進行有價證券交易活動的市場。而狹義的金融市場往往特指證券的發行與買賣的場所。一般將金融市場理解為以金融資產為交易對象而形成的供求關系及其機制的總和。其具體含義如下。
(1)金融市場是進行金融資產交易的場所。這個市場既可以是有形的,如證券交易所;又可以是無形的,如外匯交易員通過計算機網絡構成的看不見的市場進行著資金的調撥。
(2)金融市場交易的對象是金融資產。金融資產表現為各種金融工具或產品,如債券、股票等,代表持有人對實物資產或未來現金流的索取權,對于持有人來說是資產或者財富。交易雙方的關系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資金使用權的有償轉讓。
(3)金融市場包含金融資產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運行機制,包括價格機制、發行機制、監督機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價格機制。在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價格機制是利率機制。
2.金融市場與其他市場的區別
金融市場與其他市場的區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交易對象的特殊性。一般商品交易的對象是普通商品或勞務,其本身含有一定的價值和使用價值,而且使用價值各不相同,一經交易就進入消費;金融市場的交易對象是貨幣資金這種特殊的商品,包括票據、債券、股票等。
(2)交易場所的特殊性。一般商品交易有其固定的場所,以有形市場為主;而金融市場既有有形市場,在更大的范圍內又有通過電話、電報、電傳、計算機等通信工具進行交易的無形市場。這種公開、廣泛的市場體系,可以將供求雙方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
(3)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一般商品的交易,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通過議價、成交付款、交貨而使交易結束,雙方不再發生其他關系;金融市場的交易是信用、投資關系的建立和轉移過程,交易完成之后,信用雙方、投融資雙方的關系并未結束,還存在本息的償付和收益分配等行為??梢?,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其所代表的金融商品的買賣關系雖然已經結束,但其所代表的信用或者投資關系卻沒有結束。
(4)交易動機的特殊性。一般商品交易的賣者為實現價值,取得貨幣,買者則為取得使用價值,滿足消費的需求;金融市場上的交易,賣者為取得籌資運用的權利,買者則為取得投融資利息、控股等權利,此外,還派生出保值、投機等種種動機。
(5)交易價格的特殊性。普通商品市場上的商品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千差萬別,圍繞商品的價值在供求關系作用下上下波動;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且這種價格不是貨幣資金當時本身的價格,而是由借貸資金預期未來產生的現金流決定的。
知識點滴
金融體系、金融市場與金融中介
金融體系(financial system)是一個經濟體中資金流動的基本框架,是金融資產、金融中介、金融市場和金融監管系統等各金融要素構成的綜合體。金融中介是指在資金融通過程中,在資金供求者之間起媒介或橋梁作用的人或機構。與金融市場的資金轉移機制不同,金融中介的運作機理是:它首先購買赤字單位發行的直接證券,然后向盈余單位發行間接證券(indirect securities),成為赤字單位和盈余單位之間名副其實的媒介。金融體系包括幾個相互關聯的組成部分:①金融部門,包括各種金融機構、市場,它們為經濟活動中的非金融部門提供金融服務;②融資模式與公司治理;③監管體制(regulation system)。金融體系不是這些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相互適應與協調?,F實中不同國家的金融制度差異較大,存在著不同的金融體系。一是以英、美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二是以法、德、日為代表的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在美國,銀行資產占GDP的比重為53%;美國的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為82%,大約比德國高3倍。美國、英國的金融體制常常被稱為“市場主導型”,而德國、法國、日本的則被稱為“銀行主導型”。
二、金融市場的功能
金融市場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確定性環境下,便利資源進行跨時(inter-temporal)和跨地(cross-sectional)的配置。聯結儲蓄者與投資者的金融體系主要由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兩部分組成。通過金融市場進行的融資屬于直接融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的融資屬于間接融資。與金融中介機構一樣,金融市場最基本的功能是充當聯結儲蓄者與投資者的橋梁,對資本進行時間和空間上的合理配置,即通俗意義上的融資功能。但融資并非金融市場的唯一功能,金融市場還有風險管理、信息生產、公司控制等其他功能。
1.融通資金功能
融通資金是指將儲蓄轉化為投資,是金融市場最基本的功能,通過這個功能可以有效地籌集和調劑資金。金融市場是一種多渠道、多形式、自由靈活地籌資與融資的場所。金融市場通過各種金融商品的買賣,為投融資雙方提供了各種可供選擇的機會,以適應廣大公眾不同的金融投資和融資需求。在金融市場上,金融工具多種多樣,能適應不同資金供應者在利率、期限、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較強的可選擇性。因此,通過金融工具既能使資金增強流動性,調節貨幣資金余缺,又可增強收益性。對資金需求者來講,他可以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狀況,季節性、臨時性的變化和資金需求量的大小、期限的長短,在金融市場上通過貸款和發行證券等方式去籌措資金;對金融機構來講,金融市場為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融通、交換金融票據或銀行同業拆借、調劑金融機構的頭寸提供了方便。這樣,金融市場不僅起到了廣泛動員、籌集調劑資金和分配社會閑散資金的作用,也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2.資源配置功能
在金融市場上,隨著金融資產的流動,相應地發生了價值和財富的再分配。金融是物資的先導,隨著金融資產的流動,帶動了社會物質資源的流動和再分配,將社會資源由低效部門向高效部門轉移。金融市場中的供求雙方通過競爭決定了金融資產的價格,或者說確定了金融資產要求的收益率。顯然,公司獲取資金的動力取決于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而公司所發行的金融資產,其回報越豐厚,金融資產的價格也就越高;營運效率越高的公司,其股價也就越堅挺。金融市場的這一特點引導著資金在金融資產間進行分配。金融市場能夠將資源從低效率利用的部門轉移到高效率利用的部門,從而實現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市場信息的變化,金融資產價格的起落,都給人以啟示,引導人們放棄一些金融資產而追求另一些金融資產,使資源通過金融市場不斷進行新的配置。隨著資源的配置,金融市場上的風險也在發生新的配置,風險和收益并存。有的人在轉讓風險、追求安全的同時,也就轉讓了收益;而另一些人在承受風險的同時,也就獲得了收益。金融市場在實現資金轉移功能方面有著其他融資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
3.流動性提供功能
金融市場為投資者出售金融資產提供了便利。由于具有這個特點,它對被迫或主動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缺乏流動性,投資者將被迫持有債務工具直至其到期或者被迫持有權益工具直至公司自愿或破產清算,那么損失可能非常大。
金融市場所提供的流動性在兩個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第一個方面是為股東提供了“用腳投票”這種監控公司的機制。對于股東來說,有兩種監控機制:首先是“用手投票”,即參與公司決策的主動型監控;再者是“用腳投票”,即拋售所持有的股份的被動型監控。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上,“用腳投票”的監控機制往往對公司影響巨大。通常情況是:公司股票的大量甩賣會使股價急劇下降,既會影響管理層與股票掛鉤的收入,又容易被外部接管。金融市場所提供的流動性第二個方面的表現是加快信息的流通。金融市場配置資金的效率依賴于價格信息的準確性。只有當金融資產的價格如實反映了該公司所有基本面的信息時,金融市場才是有效率的,它對資金的配置也才是有效率的。因此,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可以使信息盡快地反映到價格中去,提高市場的資金配置效率。
4.風險分散功能
在市場經濟中,經濟主體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無論是投資于實業還是投資于金融資產,都可能面臨價格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經營風險等。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人們無法消滅風險,但可以利用金融市場分散風險、回避風險。金融市場為它的參與者提供了分散、降低風險的機會,利用組合投資,可以分散投資于單一金融資產所面臨的非系統性風險,金融衍生工具也已成為各類經濟主體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5.信息反映功能
金融市場之所以有信息反映功能,是因為金融市場產生于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它是一國整個市場體系的樞紐。首先,金融市場是反映微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指示器。由于證券買賣大部分都在證券交易所進行,故人們可以隨時通過市場了解各種上市證券的交易行情,并據此制定投資決策。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證券價格的漲跌實際上反映著發行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和發展前景。一個健全、有序的市場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其經營信息和財務狀況,以幫助投資者及時、有效地了解及推斷該上市公司及其相關企業、行業的發展前景。其次,金融市場交易直接和間接地反映了國家貨幣供應量的變動。貨幣是寬松還是緊縮均是通過金融市場實現的,實施貨幣政策時,金融市場通過出現相應的波動來反映貨幣寬松或緊縮的程度。金融市場反饋的宏觀經濟運行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門及時制定和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再次,金融市場有大量專業人才長期從事商情研究和分析工作,他們與各類工商企業保持著不間斷的直接接觸,能及時、充分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而且金融市場有著能廣泛而及時地收集和傳播信息的通信網絡,使人們可以及時了解世界經濟的變化情況。
6.公司控制功能
資金的轉移和有效配置通常面臨許多風險。其中,如何確保資金使用者能夠有效運用資金并到期償還或給予當初允諾的投資回報,是投資者決策時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因此,需要有一套監控和激勵機制來確保資金被高效使用。金融市場的信息生產功能主要解決投資決策做出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即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而監控與激勵機制則主要解決投資決策做出后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即道德風險(moral hazard)。金融市場的監控機制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作為投資者的股東通過“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等方式對公司進行直接干預?!坝檬滞镀薄钡闹鲃有捅O控是指股東可以參加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會成員,或就公司有關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進行投票表決,從而對管理層的經營構成直接約束;股東也可以實施“用腳投票”的被動型監控,也就是說,股東大量拋售股票所引發的股價下跌,會影響公司在市場上的再籌資,也會向市場傳遞該公司經營不善的信號,因此就會給信息驅動交易者提供盈利機會,他們通過外部接管行動或惡意收購等行為直接威脅管理層的生存以及其在職業經理人市場上的聲譽。另一類監控機制則是金融市場提供的激勵公司管理層的有效機制,即對經理人的報酬采取股票期權制度,從而使職業經理人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與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相重合。其具體做法是:職業經理人報酬中的很大份額是股票或股票認購證(warrant)、股票期權(stock option),那么公司未來的績效就直接與經理人自己的期望收入聯系起來。當然,這種激勵機制也是以市場的有效性為前提的。如果公司業績的提高不能在股價中反映出來,那么即使管理層收入與股票掛鉤,也不能激發他們改善經營管理的積極性,相反則可能誘使他們的短期投機行為。
7.宏觀調控功能
宏觀調控功能是指金融市場作為政府宏觀調節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宏觀控制經濟的作用。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像一條無形的紐帶,把眾多分散的局部經濟運行聯系起來,形成社會經濟的整體運動。國家對國民經濟運行的計劃調控,轉換成一系列金融政策,通過中央銀行傳導到金融市場,引起貨幣流量和流向的變動。貨幣流量和流向變動產生的一系列金融信號又通過金融市場傳導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引起國民經濟的局部變動或整體變動。中央銀行正是利用金融市場的宏觀調控功能,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投放或回籠貨幣,擴張或收縮貨幣供應量;當流通中的貨幣量過少時,中央銀行會在金融市場上購買有價證券,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使貨幣供給與需求相適應。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對各個金融市場的影響如表1.1所示。
表1.1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對各個金融市場的影響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利率政策和信貸政策,都是國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經常采用的手段。它首先引起金融市場的貨幣波動,然后傳遞到商品市場和其他要素市場,最后達到調節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