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八:外購種兔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外購種兔要做好種兔個體選擇、引種資料、運輸準備、運輸途中、到場以后幾個環節的工作,從運輸的安全和生物安全方面做好種兔引種工作,確保選得好、運得穩、養得活。具體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選購環節
(一)索要引種資料
買種兔一定要向供種單位索要“三證一票一證明”:即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種兔合格證、系譜證明、種兔發貨票、動檢證明(供運輸時使用);供種單位有義務向引種單位提供“三證一票一證明”,還要有免疫記錄或免疫檔案。
(二)挑選種兔
嚴格挑選種兔,購種兔時應派有經驗的人,對所購品種的體型、外貌、體質健康狀況等逐只認真檢查,還要檢查種兔的鼻子、眼睛、四肢、生殖器官、乳房、皮毛、耳朵等。防止購進大齡兔、弱兔、病兔、殘兔。盡可能注意母兔的乳頭數目(少于8個不能作種用)及公兔睪丸的發育情況(單睪、隱睪不行)。為避免近交,一是要索要原有種兔的系譜資料;二是可在沒有血緣關系的幾個點或場引種。新購種兔,應要求供種單位事先進行疫苗預防注射和驅蟲。
二、運輸環節
兔子膽小、怕凍、怕熱、抵抗力差。長途運輸時因應激反應、長途勞頓等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種兔食欲減退、適應能力和抵抗力降低。因此,在長途運輸時做好管護工作十分重要。
(一)兔籠的準備
運輸種兔的籠要堅固、抗壓、通風良好,還要考慮寒冷天氣的防寒保溫。兔籠應疊放整齊、牢固,防止倒塌。炎熱夏季可夜間行車,減輕悶熱以防中暑。兔籠用前徹底消毒,籠底放些防震的墊物。上下層籠之間最好用塑料布隔開,以免上層種兔糞尿污染下層種兔。兔籠裝兔不能擁擠,防止相互踏傷或踩死,籠內留有1/4的活動余地,公母兔要分開。裝種兔前要用甲醛與高錳酸鉀將兔舍、籠具和運輸車進行嚴格消毒。
(二)準備食物和藥物
準備好運輸途中喂兔的飼料,要求挑選干凈無污染和新鮮無霉變、腐爛的,應以多汁青料為主。可以選擇胡蘿卜、蒸熟的窩窩頭、大頭菜、青蒿、樹葉(楊樹葉、柳樹葉、榆樹葉、樺樹葉等)等。
運輸前還要備好常用的藥品和器械,如碘酊、龍膽紫、抗生素以及注射器、體溫計等。途中要經常觀察種兔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病兔,應及時進行治療。
(三)運輸工具
可以使用火車、飛機或者汽車運輸,運輸工具的選擇要依據運輸距離和運輸條件而定,出于種兔防疫和安全的考慮,最好是用專車運輸。若是混載,飛機和火車比汽車穩,相對比汽車安全,但在辦理運輸手續方面,飛機和火車比汽車麻煩。但是飛機適合長距離運輸,時間短。在道路好、距離近的條件下,建議用汽車運輸較好。還要準備好遮風擋雨以及保溫的物品。
(四)運輸途中
運輸過程要有專人押運。運輸時間在24~48小時內,要在裝運前喂飽、吃好、飲足水。長時間運輸,運輸中不要缺水,途中可適當喂點胡蘿卜或蒸熟的窩窩頭,切忌喂得過飽。禁止喂給菠菜、水白菜和馬鈴薯等,以防發生腹瀉。
汽車行駛速度要根據道路狀況決定,盡量保持平穩安全,防止車內籠具顛覆或擠壓,造成不良后果。每隔3~4小時要檢查一次,發現異常兔應及時隔離,細心處理。運輸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防風避雨,預防受涼感冒。
三、到場以后
種兔運到兔場后,飼養管理最初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消除應激反應,使兔達到健康狀態。長途運輸的應激反應,會使新購進種兔的體質普遍下降,抗病力降低,稍不注意,種兔就容易發病死亡,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并且為以后的生產管理帶來了隱患。因此,引種初期的飼養管理非常重要。
(一)合理分群
要按照公母、體重大小、強弱、密度要求合理分群。合理的分群便于管理,防止打架爭斗、亂交亂配等。
(二)暗光靜養
種兔卸車之后,應立即將其放入光線暗淡的兔舍內,并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減少光刺激和噪聲刺激,以便種兔能夠安靜地休息,緩解運輸途中的應激反應,盡快恢復體力。
(三)先飲后喂
種兔卸車之后,不要急于給其喂料。待種兔休息半小時后,可讓其先飲水,飲水之后可開始喂食。一般可飲用5%葡萄糖水或1%食鹽水,如果飲用電解多維類(商品獸藥)的水效果會更好。為了防止種兔由于抗病力降低而發生疾病,可以在飲水中加入水溶性的藥物(如環丙沙星或氟哌酸等,并按藥物的使用說明添加)。連續使用1~3天,可較好地消除應激反應。若有的兔不愿喝水,應予灌服,每兔20~30毫升。
種兔第1次飲水后1小時左右,選喂含水分少的青飼料。再過3~5小時,喂精飼料。頭3天每天3次精料,每次量控制在正常量的1/3,中間加喂青飼料。經3~5天的適應后,精料每次增加到正常量的1/2,仍穿插加喂青飼料。精飼料要逐步添加,直到兔排出的糞便顆粒大小均勻、軟硬適度,才可以把精料量加到正常量,并在2次精料之間喂青飼料。為了防止暴食所造成的消化道疾病,要嚴格控制喂食量。第1天的喂食量可占平時喂食量的一半,3天后的喂食量可恢復到正常水平。
(四)飼料過渡
新購進的種兔最容易患消化道疾病,這與飼料的過渡不當有關。開始喂料時要飼喂從原種兔場帶來的飼料,在以后的飼喂中要將從原種兔場帶來的飼料按一定的比例同自己配制的飼料混合后再飼喂,以后逐漸過渡到用自己配制的飼料替代原種兔場的飼料。
逐步加喂精飼料,管理措施和飼料成分盡量和種兔原產地一致,最好使用新引進種兔以前吃過的同樣兔料為好,讓其有個適應過程,以后逐漸改變,直至轉為正常飼養。
(五)消毒防疫
新購進種兔后,要增加兔舍及用具的消毒次數。如果種兔注射疫苗(尤其是兔瘟疫苗)的時間較長或沒有注射疫苗,應及時補注相應的疫苗。為了預防種兔疥癬病的發生,應在每只種兔的耳朵內滴注1.5%敵百蟲水溶液,并讓兔在此溶液中蘸腳。
(六)隔離后混群飼養
新引進的兔要實行隔離飼養,觀察2~3周,在此期間要密切注意兔群的表現,如果確認無病,一切正常,就可以將新購進的種兔放入本場兔群中飼養,并按正常的飼養管理程序進行管理。對個別病兔或弱兔,可仍留在隔離室內觀察治療。若購進的后備兔體重已達到配種的體重標準,可以安排其繁殖。
種兔到目的地后,應立即卸車,及時將種兔取出放在已經過消毒的兔籠內,最好1籠1兔,若兔籠不夠,母兔1籠2只,公兔必須1籠1兔,并讓兔安靜休息30分鐘到1小時。
(七)加強管理
兔舍應保持通風向陽,干燥衛生,籠具、食槽及飼養場地應定期消毒。兔舍通風差,種兔缺乏光照,會導致性機能紊亂而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