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6章 新修驚變

  • 流華錄
  • 清韻公子
  • 7388字
  • 2023-09-12 23:29:12

七里復道,以孫原和趙空的身法,也足足走了二刻。

一腳踏上北宮朱雀門飛檐,兩道人影同時轉過身來,望著點點火光的漫長復道。

復道上的尸體,數量遠比想象中的更多,從衣著上看,有太平道中人,有武林散士,也有穿著大漢皇宮衛士鎧甲的甲士——這些,似乎都是要殺他們的人。

可這些人竟然死的悄無聲息。

難道是絕殺和鬼影的杰作?

他們為何要替孫原和趙空清理障礙?

還是說——他們才是要殺孫原和趙空的人?

“太平道的人,十常侍的人,還有一批是誰的人?”

趙空皺著眉,有些不解。中官們很清楚,新任太守是天子親自任命,即使不和他們一路,當下局勢也絕非是與中官為敵,所以中官們暫且不會出手,即使是出手,也未必會在此時出手,因為他們知道有人會替他們出手。也正因為如此,孫原和趙空兩人才會放任畢嵐離去。

新任太守得位不正,第一個覺得有問題的應該是門閥世家。

大漢的天下是天子的,但這大漢的州郡卻未必是劉家的。自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以來,門閥世家之權劇增,歷代天子又多年幼,少不得依靠母族外戚或者身邊宦官執掌大權,故而朝中形成了三方割據之象。自然,地方州郡的實權也大多落到這三方勢力手中。

孫原是新任太守,又是北方第一大州冀州治所魏郡太守,貴為封疆大吏,他的身份自然成為各方勢力調查的重點。他的身份自然好查得很,只不過他身處的陣營需要好好探究一二了。天子劉宏先借機要挾三公,拿到任命,又奪了三道三公印璽加蓋的詔書,這個分量,足以令門閥世家為之側目了。

只不過,注定查不出什么,因為趙空和孫原所在的陣營,是當今天子苦心孤詣的皇室宗親派系,說清楚些,便是當今天子自己培植的嫡系。

所以,天子讓他們走復道,出夏門,朝中勢力幾乎盡是敵人,是以必須要錯開。

只不過,即使是如此縝密布置,仍是遇到了不世出的高手。

復道下方的皇宮守衛迅速聚集,數道長蛇火光聚集而來,少說也有近三百人的數量。

趙空道:“這個數量的禁軍,必然已是同時急速通報此刻正在千秋萬歲殿的光祿勛張溫和執金吾袁滂。”

“罷了。”孫原搖頭,“且先不管這里了,自然有人會頭疼。”他抬眼看了看遠處的南宮,微微呢喃道:“只怕陛下讓我們走復道,已是猜準了這一劫。”

“那他未免也太高看我們了。”趙空晃著腦袋,道:“扣了我們佩劍,還讓我們與殺皇、鬼王這般人物交手,難道不怕我們跪在這里?”

聽得這般言語,孫原一直緊鎖的眉頭似乎舒展了許多,沖趙空道:“剛才不是還要力戰二十招么?怎么現在泄氣了?”

“若他只有這般修為,他又有什么資格尊為‘殺皇’?”趙空臉上仍是那般不屑一顧的神情,語氣仍是那什么都無所謂的樣子,目光中卻是多了幾分安靜:“戮殄殺手盟,傳了幾十年的名聲,昨夜那身手恐怕配不上這赫赫威名。”

孫原搖頭,道:“罷了,此事不宜深究,先行離開。”

“好。”

北宮乃是后宮所在,此時除夕晚宴正值高潮,鐘鼓樂聲震徹長空,宮內廣場上遍布侍從、宮女,無數青竹被丟入火堆,傳出震耳欲聾的爆裂聲,長秋宮內歡聲笑語不絕——這舉國歡騰的時刻,誰能注意到角落里的兩道身影?

落雪、爆竹、喧鬧、夜色,已是最完美的掩護。

兩人接著宮殿背影藏匿身形,一路上竟無一人阻攔。

趙空輕飄飄落在長秋宮的陰影中,不遠處巡邏士卒整齊走過——“復道上尸體無數,北宮的人竟然一個也無察覺……”

他微微嘆出一口氣:“這帝都,靠這‘繁華’二字,是否能將一切血腥氣皆蓋去了?”

孫原在他身旁,望著整座北宮一片歡騰,甚至能遙遙望見南宮的燈火——這不正是大漢帝都最繁華的時刻么?

可這一片繁華之下,埋藏著復道上上千具無名尸體。

他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仿佛是回答趙空,亦或是回答自己:

“大漢的帝都,本就如此。”

風雪漸停,孫原和趙空借著夜色掩護已經穿越北宮,直到夏門。憑借兩人武功修為,為了避開皇宮守衛,足足走了三刻。

夏門為雒陽城北面重門,離地八丈,高十二丈,其巍峨險要,想不驚動城門守衛便走出夏門,幾乎不可能。

“兩位使君來得早。”

孫原、趙空甫一落地,身后便傳來一道低低地聲音。

趙空霍然轉身,只見城門陰影中緩緩浮現一道身影,沖兩人遙遙作揖。

“閣下倒是快。”

趙空面上絲毫不見驚色,心中卻有幾絲顧忌。憑他與孫原的身法,已是尋常武林高手所不能及的,此人若是在他們離開清涼殿后便同時前來,并在此守候,這身法修為當不在自己之下。

“趙都尉多慮,在下不過是奉了陛下旨意,在此等候二位使君而已。”

身形漸漸脫離陰影,那人頭戴鹖冠,衣袍服,佩銅印黃綬,正是宮廷武官衛士的打扮。

雖然對面是六百石小吏,趙空卻不知為何,竟有些肅然起敬了:“請問閣下是?”

“在下北宮宣室近衛軍候王越。”

孫原、趙空互視一眼,登時心中有數。宣室是大漢天子起居之所,王越身為宣室近衛的軍候,能夠在此出現,必然是天子所命。

孫原上前一步,雙手奉禮:“原見過王軍候。想來陛下還有什么尚未交代,竟需要軍候再跑一趟。”

王越拱手還禮,隨即從袖中取出一道黃絹,遠遠地拋將過來,道:“陛下說‘叫他不要躲了,鐵了心要殺他的人,朕已經替他殺了,讓他在帝都多待幾日罷’,至于其他的,孫太守見過這道手諭自然會明白。”

孫原和趙空兩個人的臉色登時一變。

“既然如此,多謝軍候了。”孫原點點頭,信手接住,與適才清涼殿中所見的三道詔書全然不同,雖是詔令所用的黃絹,卻無印加蓋,可見是天子信手所寫,并非正式詔令。

王越微微一笑,再度拱手見禮:“城門已開,王越便不送二位了。今日今時,王越從未離開過未央宮,也從未見過二位,二位也從未見過王越。”

“且慢!”

趙空疾聲叫道,便見王越身形一頓,一雙目光如劍直視淡淡道:“都尉可有吩咐?”

趙空看著他一身劍意沉靜,不禁挑眉問道:“來時路上,軍候可曾見過什么?”

趙空反問之下,這位天子近衛只是輕輕搖頭:“越,未曾來過此處,什么都未曾見過。”

孫原、趙空互視一眼,而王越的身影已再度隱入黑暗中去了。

“到底是大漢的皇宮,人物層出不窮。”趙空搖頭嘆息,卻見孫原已展開布帛草草看了一眼便收入袖中了。

“怎么說?”趙空問道:“陛下又有什么特詔?”

孫原點點頭:“出去說。”

城墻上插著道道火把,卻空無一人,看不到一個城門衛士的身影。厚重的夏門悄然打開一條僅供一人進出的通道,安靜地如同死寂。

兩個人緩緩走出夏門的一剎那,身后大門轟然關起。

“好一個大漢皇宮,深不可測。”

趙空回望身后夏門,如擎天之柱,巍峨高聳,拱衛著雒陽城,恍如天威,不可直視。

孫原從袖中取出那張黃絹,輕輕打開,只見上面寫著幾個清麗的楷字:

明日申時,會卿于太學。

“陛下怎么突然改了主意?”

“看來是讓你去太學挑幾個人。”趙空掃了一眼,沒好氣道:“我怎么沒有這好事。”

孫原道:“你若是太守,自然也該有這樣的待遇。”

趙空挑了挑眉,不語。

**************************************************************************************************************************************

雪落無聲,天地寂然。

她一襲白衣,在雪中煢煢而立。

黑發如瀑,白衣若雪。

“青羽若在此,必舍不得你這般站在雪中。”

夜色中,他玄衣如夜,踏雪而來,沖著她窈窕背影,悄然出聲。

她頭也不回,只是看著遠處巍峨皇宮,一動不動。

“是你說青羽會從夏門出來,我來這里等他,只是不想錯過。”

她知道他在里面,卻隔著高高宮墻,仿佛便是隔了千里萬里。

“好一個‘不想錯過’。”

止步,佇立。

便是那隨意地一立,一身孤傲氣息便如這無盡黑夜般無窮無盡涌現。雖是一身玄衣,卻不掩絕代英俊的容顏,一雙眸子純如朗星,劍眉高冠,世上若有那花癡女子,見了此等人物少不得要爭先恐后而上了。

“在白馬寺呆了五年,到今日你還不肯見他么?”

他立在她身后十步,背負雙手,似是默默守護她一般,一身孤傲在這飛雪中仿佛也收斂了許多。

她不答,他再問:“這些年來,他可還好?”

她仍舊不曾轉頭,聲音如空谷幽蘭,冷若冰霜:“你若還當你是他兄長,便知道孫家欠他多少。”

“心然,十年來是你照顧他,我是他親兄長,這個謝字我要說。只是——”

“欠?”

他的嘴角揚起一絲詭異的笑容,接著,便是一道冷冷的語言:

“孫家是孫家,孫宇是孫宇,欠這個字,他永遠都不會對我說出口。”

輕蔑的笑聲隨著身影遠去,他仿佛從未出現在這里,來也無痕,去也無痕。

雪地上,只是插著兩柄連鞘的長劍,古樸無華,沉寂若淵。

她似是被這雪夜的寒氣侵襲,雙手竟不由自主摟著自己的肩膀。

是身冷,抑或是心寒?

世間種種,蒼蒼眾生,熙熙而來,攘攘而去。若一飲一啄,若日月星辰,亙古不變與曇花一瞬又有什么區別?

許是見得多了,便不再惻隱。可這心,卻為何總是藏些憂愁?

在她遠處數十丈的地方,站著一個素衣垂發的女子,正是李怡萱。

李怡萱猛聽得身后一陣踏雪聲,便聽見有女子急匆匆地從遠處奔來。

“萱兒,那么冷,你怎么站在雪里?”

來者裹著一身白狐裘的大氅,從遠處林中奔出來,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中跑著,直奔向她身邊來。

“紫夜姐姐?”

她猛然驚覺,亦同時奔去,伸開手臂將來人擁入懷中。

“不是讓你在車里等著么?這天氣你的身體哪里受得住?”

她黛眉輕蹙,似有責怪之意,卻不顧自己單薄,緊緊摟著懷中女子。

“我抱了手爐,無妨的。”女子哭笑不得,她本體弱之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掙脫李怡萱的懷抱,從里面解開大氅,一邊伸手披到她身上,一邊道:“你這么不愛惜自己身子,青羽便是見到你只怕也高興不起來。”

李怡萱看著她一手抱著一個小巧精致的手爐貼著胸口,一手給自己加衣,甚是不便,笑了笑,便伸手把大氅接過,把兩個人緊緊裹住。

“那我們,一起等他。”

漫天落雪。

*****************************************************************************************************************

夜色里,連綿的邙山山脈像一條伏地的巨龍,擋住了所有光亮。雪雖停,風未止,吹在身上,冷得像冰。

不知哪里,傳來一陣歌聲,如春風拂面,在這黑夜里散盡嚴寒。

一曲離殤吟

含咽無語訴

寒星明滅

青燈碎孤心

桃花初放聲

袖起琵琶彈

隱隱繞殘香

凄凄殤意濃

卻將心事付千鍾

誰知紅顏曲中淚

孤影難自舞婆娑

惟留悠悠清泉聲

“哪里來的歌聲?”

趙空猛然聽得這段凄涼清幽的旋律,神思一蕩,立刻便駐足問道。

身邊那位紫衣公子卻是沒有答話,抬首遠眺四方,尋找那歌聲的源頭。

“在那里!”

不知何時嘴角已掛了笑容,身形往那方向飛身而去。

“這歌聲……”趙空收斂了心神,看著遠去的身影,思忖道:“莫非……是林紫夜?她怎么知道我們從夏門出來?”

遠處,兩道人影遠遠奔來,在雪地里踏出兩道淺淺的腳印。

“青羽!”

“哥哥!”

不及近前,那歌聲便戛然而止,傳來一聲驚呼。趙空循聲遠遠望去,那冰天雪地里,兩道俏麗身影亭亭玉立,美得不似凡人。

“雪兒,紫夜!”

他眉頭一皺,步下登時加速,同時脫下了身上紫袍。待到身前時,一手拉過李怡萱,將紫衣披到她身上。

李怡萱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千百次呼喚般的溫暖,暖得如同一瞬間化開了這冰天雪地。

“見你無事安好,我便放心了。”

“我說過會平安回來,便一定會回來。”他看著她,一掃皇宮里的沉悶嚴肅,如同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民間少年。

“你若再不來回來,怕是萱兒要在這里站成望夫石了。”

林紫夜身披紫氅,便站在李怡萱身邊,笑語盈盈。

“我不是叮囑過你們不要出來么。”孫原擰著眉頭,也不顧趙空便在身旁,將柔弱的紫衣女自牽入懷中,一只手抵上她的后心,掌心里渾厚真元源源不斷輸進她體內,登時一股暖流流遍周身,竟連同白氅上的積雪也融成水汽漸漸散盡了。

趙空看了這般情景,不經笑了笑,道:“‘流轉寒天十重,和沐春風可知’,我這‘寒天沐暖’心法你不過見我使了一次便會了,怎么悟性那么高,原來的你可是十分笨的。”

頓了一頓,一眼看見林紫夜手中抱著的手爐,又道:“這是什么意思,竟然冷得要抱著爐子?”

突然間三個人都沒了聲音,趙空心中一動便知其中必有事情,正要張口再問,便聽見李怡萱微微發冷的聲音:“紫夜身子素來差,又很是怕冷,你這法子倒是很管用。”往常孫原皆是耗費真元為林紫夜取暖,如今得了這樣的心法,自然事半功倍了些。

“怕冷?”趙空臉色變了變,已聽出三人已無意再說,便道:“罷了,不與你們細說,我還要想辦法去宮門司馬那里把佩劍取回來。”

“這么晚了,不如等到天明。”孫原看著趙空,“現在宵禁,連雒陽城都進不去。”

李怡萱笑道:“不必了,有人替你們將佩劍取了回來。”正說間,便從外袍內側取出了一柄連鞘長劍,遞到趙空面前:“你這柄劍,倒是一柄好劍。”

趙空驚詫道:“哦?除了你們,還有人在場?”

李怡萱與林紫夜皆是不理他,他等了半晌也等不到回復,只得自己找了臺階下,說道:“這柄劍確實有些來歷。”又頓了一頓,看看孫原:“一起回太常寺么?還是夜宿在外?”

林紫夜登時皺起眉頭:“你還要入宮?”

孫原正欲答話,便聽見趙空又是一副無所謂的聲音:“不必擔心他,天子和他同往,姑且還沒人敢動他。”

他看著孫原,笑意盎然:“陛下可是拿自己給你做擋箭牌。你一個人去魏郡當太守,如何能叫人放心?太學那幫諸生雖說是嫩了點,還是比較靠得住的。你說呢青羽?”

孫原看著手中黃絹,淡淡道:“自然。”

************************************************************************

不足一刻功夫,復道上已經集結上千衛士,光祿勛張溫與執金吾袁滂親臨復道。一具具凍僵的尸體在天子復道上排開,密密麻麻,與雪夜、火光一同映入光祿勛張溫眼簾。

他看著雪地里的尸體,眉頭緊鎖,全無適才大殿中那份自在,寬大的袍袖中,一雙拳頭早已死死握緊。

他仿佛看見了這些尸體不是帝都衛士,也不是太平道滲透帝都的武林高手,而是當今天子。

他的身側站著執金吾袁滂,兩人一個是九卿,一個是諸卿,均與負責宮廷禁衛與天子安全,如今在除夕之夜里,竟相聚在血腥陰冷的皇宮復道之上。

兩宮衛士令分別帶著五百衛士在復道上清理尸體,而自十七年前太尉陳藩與大將軍竇武謀反案之后,大漢帝都從未出動過百人以上的衛士處理案件。

“張公……”身旁的羽林中郎將袁滂微微低下身子,正欲說話,便聽這位正值壯年的大漢重臣輕聲問道:

“今夜帝都可有異狀?”

“除此之外,再無異狀。”

袁滂見張溫不再言語,便輕輕問道:“這件事,如何處理?”

張溫一動不動,只說了一個字:“等。”

不過袁滂卻知道,張溫在等趙忠,等天子的詔令。

門閥世家、宦官十常侍,竟然如此風云際會,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趙忠匆匆而來。

他開得很快,詔書上的墨跡尚未干。

他沒有宣讀詔書,而是直接交到張溫的手上。

“張公。”

趙忠斂了眉眼,在張溫略有絲疑惑的目光下,緩緩說了一句話:

“宦者不信任你,你也不信任宦者。但趙忠仍有一句話相告。”

“陛下所有的交代無多,趙忠已經全數寫在詔書之上。”

張溫的眉,擰得更深,拿著詔書的手已握得指節發白。

趙忠來去匆匆,從頭到尾只有這兩句話。

“張公……”袁滂不明所以,看向張溫。

張溫緩緩打開詔書,每一個字都足以刻在他心里。

袁滂在旁,驚鴻一瞥,讓這位屹立朝堂多年的人物亦是變了眼中神色。

那詔書只有四個字:朕要人頭。

一千條人命,皇宮之內,死得悄無聲息。天子震怒,他想知道到底是誰有如此能耐、如此手筆,能在皇宮有這樣的設計。

其中八百條性命,是大漢最精銳的宮廷禁衛!

到底是誰,竟有如此大手筆!

“老夫倒是想起一件事來。”

袁滂看著張溫,輕聲道:“……張公可還記得,十六年前,竇武大將軍之死?”

張溫瞬間窒息,緊緊握住手中詔書,手指關節愈發蒼白。

他死死盯著袁滂,眼前的這個人是朝中重臣,他是不是也知道當年大將軍竇武和太尉陳蕃之死的真相?

他望著袁滂,一字一頓道:“你、都、知、道、些、什、么?”

袁滂并為被張溫這可怕的模樣嚇住,只是后退兩步:“張公這是為何?”

張溫一時怔住,手中一松,詔書便已跌落塵埃。他心頭一松,便覺得整個人都要暈了過去。袁滂雖然不知道他為何突然發怒,一見張溫這模樣卻也心知不好,連忙伸手扶住張溫:“張公,張公?”

張溫被袁滂一拉,登時緩過神來,連聲道:“不妨事、不妨事……”

“張公似是怒急攻心。”袁滂見他無事,亦是狠很喘了一口氣,“此時張公若是倒了下去,滂便六神無主了。”

張溫心中冷笑,望著袁滂——這位屹立大漢朝堂多年不倒、深諳中庸之道的老狐貍——搖了搖頭,站起了身,低聲問他:“袁公莫不是覺得今日像極了當年的光景?”

袁滂卻不知張溫心中所想,當下只是苦笑一聲,饒是他久居朝堂,見慣了風雨,如今也是抬手擦了擦額角的冷汗,苦笑道:“當年那事宦官做的太絕了,血洗帝都,太可怕了……”

張溫的眼睛瞇成一道縫隙,似是想從袁滂的臉上看出什么:“你還知道些什么?”

“張公不知道帝都的傳言么?”袁滂低聲道:“傳說當年名動天下的‘戮餮殺手盟’就是大將軍梁冀之死和大將軍竇武之死的元兇,更有人傳言,朝中數十年來中官不絕便是因為這可怕的殺手盟是中官手中的刀!”

“禁聲!”張溫一把扯住袁滂,面色驟然冷下來,低聲道:“當年是當年。”

“可這謎團,三十年了,依然在。”袁滂搖頭,“三十年前梁冀之死,十六年前竇武與陳蕃之死,再到今夜復道血案——都與謀逆政變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不是么,張公?”

袁滂的聲音輕緩,卻仿佛有萬鈞之力,壓得張溫喘不過氣來。

三十年、十六年、到如今。

大漢兩大重臣,如今在雪色下、皇宮里、復道前,相顧已無言。

大漢光祿勛遠眺夜空,千秋萬歲殿方向火光沖天,鼓樂震天,夾雜傳來不絕于耳的青竹爆裂聲。

袁滂隨他一起望過去,隱約還能聽見些笑聲與樂聲。

再回頭,空氣里還是布滿血腥味道。

一面歌舞升平,一面鮮血淋漓。

“天下就是這般,大漢也是這般。”張溫淡淡道:“看見的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那些根本看不見的。”

袁滂心頭一凜,直覺脖頸前有一柄看不見的刀,閃著嗜血光芒,隨時可以帶走他的性命,面上卻是面不改色:“若是政變,你我絕然不能如此安然。殺人手法如此安靜詭秘,目標不是陛下,亦不不愿制造慌亂,背后這人到底要做什么?”

天子夜宿清涼殿、新任南陽太守孫宇秘密入帝都、十八年前帝都冤案、除夕夜復道血案……一連串事情在張溫腦海閃過,他不信這一切都是巧合,但是他更愿意相信這一切都是巧合!

張溫不敢答話,生怕說錯一個字都會扯出無盡的麻煩,不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夜,整座帝都盡無眠。這天大的事,恐怕早已經傳出了宮去。

袁滂低聲道:“老夫回大殿上,稟告楊公此事。”

“好。”張溫點點頭,“本府在此守著,陛下在清涼殿,此刻也該知曉此事了。溫即刻命虎賁中郎將過去守著。”

“如此便穩妥。”袁滂道,“是不是該和廷尉崔公打個招呼?”

張溫遲疑了一會,九卿之中,太常種拂是太尉楊賜提拔的故吏、光祿勛張溫、廷尉崔烈都是名士出身,接下來便是執金吾袁滂了,司隸校尉、城門校尉無法深入內朝,京兆尹劉陶雖然險要,卻是太尉楊賜的舊屬,幾個人都身兼要職,帝都內能調動兵的也就這幾個人了——除了他們,便剩下當今大漢的外戚、河南尹何進了。

“先緩一緩,他手無兵權,貿然讓他知道反而不妥。”

袁滂會意,作揖而去。

只有有兵權的人才知道兵員調動,復道衛士竟然換成了太平道的教眾和鄉野江湖人,這本就令人覺得可怕可怖之極。張溫、崔烈、袁滂、劉虞,陛下身邊的四名臣,總有人要置身事外才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同仁县| 兴义市| 广南县| 建始县| 赣州市| 明光市| 海原县| 综艺| 德阳市| 安阳市| 金塔县| 岳阳县| 湾仔区| 西充县| 阳朔县| 大港区| 巨鹿县| 澄城县| 宁化县| 迁西县| 深州市| 清水河县| 筠连县| 玉龙| 乌审旗| 尚义县| 宜黄县| 桂平市| 定南县| 清涧县| 南木林县| 龙岩市| 浪卡子县| 武隆县| 白城市| 巴塘县| 毕节市| 仙桃市| 南江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