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陌刀
書名: 大唐逍遙人作者名: 風(fēng)云天華本章字?jǐn)?shù): 2214字更新時間: 2019-05-31 10:01:00
相對于紅拂女的禮物,李靖的就要簡單的多。
唐朝,民間作坊是允許私制兵器的,只要不在上面雕刻皇家禁止的圖案如龍、鳳,其他一概不管。
所以,民間兵器作坊盛行,一些有名的作坊的冶煉技術(shù),甚至比官方冶煉術(shù)都要強上許多。
初唐時期,傳世名將多不勝數(shù),各自熟手的兵器也不禁相同,有如陳咬金的三板斧、秦瓊的金蛟锏,都是有名的兵器。
而唐朝最為流行使用最廣泛的當(dāng)屬陌刀,柄長身直,開雙刃,刀身與刀柄尺寸一致,長如矛,于戰(zhàn)事作用巨大。陌刀是唐朝步兵的制式裝備,不但于軍中盛行,更是受世家護衛(wèi)的喜愛。
李靖雖是三軍統(tǒng)帥,征戰(zhàn)之時常在營中排兵布陣,輕易不上戰(zhàn)場,但李靖卻實實在在是一位使得陌刀的好手。
長安城內(nèi)的制器坊有許多,光是李迎所在的長樂街就有兩處。
李迎不懂刀劍,看不出好壞,但他卻知道,只要是貴的東西,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沒有三兩精,價敢比黃金?
不過,李迎對走進的第一個制器坊有些失望,那里并沒有李迎想要的東西。
第二個制器坊到是格局大了不少,名字也是很狂,叫:長安第一兵。
“小郎,您想選些什么兵器?”
李迎有些意外,這家制器坊的伙計竟然是個女的,不過一想到大唐風(fēng)俗繁榮,民風(fēng)開放,倒也沒有多想。
“給我拿你們店里最好的陌刀。”李迎說道。
“小郎,最好的陌刀怕是不行,我家最好的陌刀是傳家寶,不賣!”扮演伙計的少女提起自家的傳家寶,臉上露出得意。
“能看看嗎?”李迎有些好奇。
“這倒是沒問題!”女少指著堂前墻上的那把陌刀說道:“那就是!”
李迎上前取下陌刀,見少女并未阻止,便一把拔出了刀身。
“噌”的一聲,銀光乍現(xiàn),刀刃渾厚不失鋒利,兩面光滑如鏡,攝人心魄。
“這柄刀是我爺爺所鑄,其中融合了天外星鐵,堅韌程度不是凡刀可比,只是我爺爺去世的急,沒有將星鐵冶煉術(shù)傳下來,如今已經(jīng)很少有星鐵制成的兵器了。”少女解釋道。
李迎是知道星鐵的,就是后世人口中的隕石,古人不懂什么天文知識,只認(rèn)為那是天上的星星隕落后掉于地上的。
李迎拿著陌刀把玩了一會兒,刀是好刀,但卻是不賣。
李迎有些不舍的問道:“真不賣?”
“不賣!”女少確定。
既然寶刀不賣,李迎也不好強求,隨即將陌刀放回了原處。
“還有其他好些的陌刀嗎?”李迎繼續(xù)發(fā)問。
“自然是有的,您看!”
少女說的是一扇兵器架上的兩把陌刀。
陌刀整體長二米二,刀柄與刀鞘的雕紋十分華麗,鳥獸靈動,疊云浮立,就這雕工便值不少的錢。
李迎看著這兩柄陌刀,頓時決定都買下來,送一把,留一把。
雖然寶刀不賣,能得這兩把刀也是不錯。
那少女看李迎似有意動,頓時眼眸一轉(zhuǎn),露出一絲莫名的笑意,不過李迎卻沒看見少女的表情。
“兩柄多少錢?”每次問價的時候,就是李迎最有底氣的時候。
“五兩一把,總共十兩,不還價!”少女語氣堅決,仿佛這兩柄陌刀都是就是值這個價。
李迎本來就不準(zhǔn)備還價,直接掏了一兩金子擺在了少女面前,也不等少女有何反應(yīng),自顧自拿起兩柄陌刀走了出去。
少女捏著金子,笑的開心極了,直到李迎走遠之后,少女突然掀開了內(nèi)屋的門簾,對著里面喊到:“阿爹,剛才來了個有錢的傻郎,用一兩金子買了我家兩柄次刀。嘻嘻!”
少女的話,李迎自然是沒聽見的。逛了一下午,天色漸晚,李迎提著兩把陌刀也是累的不行,十五歲的身體還是太柔弱了。
來到尚衣坊,給紅拂女的衣服也已經(jīng)做好了,李迎拿了衣服,順便就拉著尚衣坊的伙計當(dāng)起苦力,給了伙計十文打賞,伙計便喜不自勝的抱起了李迎買的陌刀了衣服。
李迎自己提著一些輕巧的首飾頓覺的輕松不少。
伙計是一直不知道李迎的身份,只覺的肯定是富家公子,哪里想得到,跟著李迎竟然一路來到了將軍府前。
門前,兩個守衛(wèi)是認(rèn)得李迎的,見李迎回來,都恭敬的問好。
這一幕落到伙計眼里,心中驚奇:“原來這小郎,竟然是李靖將軍家的公子。”
伙計只是個提貨的幫手,自然不可能跟著李迎進去,將貨物交給門前的守衛(wèi)后,伙計便興奮的離開了。
隨后,李迎讓守衛(wèi)將東西全都拿進里屋放好,晚些再拿出來。
李迎自己則向李靖的書房走去,這個時辰,李靖應(yīng)該已經(jīng)出宮回來了。
不過當(dāng)李迎來到李靖的書房前,卻聽到房內(nèi)傳出了李靖帶著怒火的聲音。
“真是荒謬,僅憑一己之言就把趙真給撤了職,如不是我力保,只怕趙真已經(jīng)人頭落地了。”
“趙真在我麾下多年,為大唐南征北戰(zhàn)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其人品心性我自然認(rèn)得,通敵賣主之事,他怎么可能會做?陛下,真是糊涂啊!”李靖言下,痛心疾首。
為臣,最心哀的莫過于君不識將心。
“靖郎也別太氣惱,也許等陛下查明了事由,就會復(fù)了趙真的職位也說不定。”這是紅拂女安慰的聲音。
“哼!陛下哪里會信,此事由太子挑頭,一眾文官更是為太子馬首是瞻,雖然秦王也對此事不平,但有何用?”李靖冷哼一聲:“你是沒有看到,陛下看秦王的臉色,可是難看的緊啊!”
“如今朝中太子獨大,對秦王是處處打壓,陛下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等武官在朝中,別說諫言,連頭都快抬不起了。陛下也就不想想,當(dāng)初是誰為他打下這江山的。”
“如今大唐統(tǒng)一,邊陲安定,我等武官反倒礙了陛下的眼睛了。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當(dāng)初明明答應(yīng)了秦王要立他為太子,到最后竟然食了言。”李靖氣憤無比。
“靖郎,這些話可別輕易說。”紅拂女有些擔(dān)心,以李靖的性子,難保他不會對別人說出這樣的話,要是被有心人聽去傳到陛下耳中,這可是砍頭的大罪。
“哼,我李靖何曾怕過什么?幸好,陛下始終沒有做的太過,只是免了趙真的職位,秦王這才沒有與太子鬧得太兇。”
“說到底,也是陛下顧忌秦王和軍方如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再加上太子一黨的推波助瀾。”
“陛下,早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年的那個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