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封賞
- 重生之公主嫁到
- 燃燈
- 3278字
- 2019-09-20 16:29:07
第二日清晨,皇帝身邊的桂喜公公便帶著一眾宮人浩浩蕩蕩的到了將軍府。
“皇上口諭!請時將軍攜其女時歌入宮覲見!”
時向遠領著闔府眾人在堂前恭敬參禮。桂喜傳了口諭后一臉諂媚的上前作揖道:“哎喲,咱家可真是要恭喜時大將軍了。”
“哪里哪里,倒是有勞公公跑這一趟了。”時向遠抱拳回了一禮,蕓昭笑容端莊的示意鈴蘭將一個荷包放入桂喜手中,見桂喜欣然收下后才緩緩開口,道:“公公一路辛苦,不知皇上宣歌兒入宮是……”
“今個兒是封賞的日子,自然是好事。”桂喜說著眼神在時歌和時悠寧兩人身上來回看了兩眼,不確定道:“這……哪位是時歌小姐啊?”
時悠寧在聽見說宣時歌上殿自然是好事時臉色就已是白了一分,現下更是咬了唇有些不情不愿地退了一小步,讓出時歌來。
桂喜將時歌上下打量了一番,手中拂塵一揮:“時歌小姐頭一回入宮,這兩位是宮中的老嬤嬤,她們會為你打點妥當的。”
跟在他身后的兩個嬤嬤捧著托盤依次和她行了禮,時歌這才看清托盤里的東西,一套宮裝和搭配的頭面。
能勞動桂喜親自傳旨,外加這樣妥帖的準備,看來此次進宮她一定收獲不小。
“這位是……”
時歌跟著嬤嬤前去換裝,桂喜這才看到一直沉默不語的時悠寧。
“小女子時悠寧。”見公公注意到了自己,時悠寧趕緊福了福身。
一旁的張嬤嬤為其解釋道:“回公公的話,這位是二小姐。”
“二小姐?時家不是只有一個女兒么?”桂喜公公脫口而出的話讓時悠寧頓時變了臉色不知如何作答,還是時向遠輕拍了拍她的頭,向桂喜道:“悠寧是我和昭兒收養的義女,一直視如己出。”
“原來如此,哎喲那是咱家眼拙了,眼拙了,二小姐可莫氣啊。”
談笑間時向遠則引了桂喜公公進正堂飲茶閑談。
宮中來的嬤嬤自然是嫻熟的,加上時歌本就出身宮中,對于這樣的朝服盛裝也是輕車熟路,不過一盞茶的時間,時歌便已妝點妥當。
一身月白銀絲繡襟的外衣配上藕粉色的勾銀線蝴蝶穿花長裙,攏了一層煙水色外紗,長及曳地華美無雙,銀色掐絲工藝制成的荷花步搖簪在發髻間隨之擺動,折著陽光閃出細碎的星點。
巴掌大的小臉上只是略施脂粉,卻也如夏日清荷般甜美動人,雖才只有十二歲,但緩步走來的身形姿態端莊貴重,眉宇間一股肅然之氣,仿佛本就是從宮中出來的貴人一般,讓原本閑適飲茶的眾人稍稍怔忡。
“哎喲,真不愧是時大將軍的獨女啊,這氣度都快要將宮里的人兒給比去了。”桂喜翹著尾指夸贊道。
“表妹,你……”時楚離時歌最近,此時正不敢置信的看著她欲言又止。
他印象中,時歌雖說是武將之女,但一直文靜柔弱,是連一年前他們出征之前,都還會夜夜掩面暗暗啜泣的小女孩兒,沒想到一晃不過四季,居然能蛻變成如此明媚貴氣的大家閨秀?
時歌清淺一笑并不言語。
她本就是高貴的公主,氣質自然是渾然天成的,哪怕是跟著時向遠和時楚踏上了帝宸宮的巍峨天階,她亦神色如常。
“宣!鎮國大將軍時向遠,時楚,時歌上殿覲見!”
一聲聲高亢尖細的旨意傳出,原本時向遠還擔心時歌從未來過皇宮,第一次來便要上殿參見皇上會緊張不安,如今看來,她非但沒有他想象的那樣不知所措,反而比他這個常常進宮的將軍還要鎮定,真是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一步步踏著帝宸宮外的石階,從和親身死到再次入宮其實不過短短月余,但時歌只覺得恍若隔世,每一步,都似踏在心上,讓全身都跟著微微顫抖。
大殿之上明黃的身影隨著自己的步伐漸漸清晰,劍眉星目,柔和清雅,那個龍座上的人,本是她的嫡親哥哥,不過一個轉眼,卻是不能再相認了。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跟著爹爹和表哥一同盈盈跪下身去,時歌一雙眼眸毫不避諱地盯著殿上之人。來的路上,她想過千萬種情緒,委屈,欣喜,憤怒甚至怨恨,但此時此刻,她卻覺得自己再沒有任何時候比如今更為平靜了。
而蕭正則對于這個第一次上殿便敢直視他的少女很是好奇,那雙眼中似乎蘊含了許多表達不出的情緒,但再等他想細細琢磨的時候,卻只剩下一汪清水般平靜無波。
如果他沒記錯,時將軍的女兒他應是從未見過的,何故她會這樣看著他?
“你……就是時歌?”蕭正則看著少女問道。
“是。”
“你見過朕?”
“沒有。”
“這么說,到真不愧是時家的女兒。”
“謝皇上夸獎。”
一板一眼的回答,說不上哪里不好但就是讓人有種莫名的違和感。
知道時歌的人都清楚,眼前的這位少女不過十二的年紀,和皇上對答不但絲毫沒有怯意,大殿之上兩人一來一往的,反倒更多像是在閑話家常。
眾大臣都被自己的這一想法嚇了一跳,看向時歌的眼神也從最初的不屑慢慢帶上了點正色,又聽聞沈家最近和時家走的很近,難不成……
如今皇帝漸漸長大,不甘做沈相手里的傀儡,儼然有了收權之勢,睿王亦是虎視眈眈,朝局割據動蕩,這個時候凡是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說不定都會牽連甚廣。
大臣們四下悄悄眼神相接,皆在心中有所計較。
“皇上,宣賞么?”桂喜站在一旁小聲詢問道。
“宣吧。”蕭正則一揮手,嘴角含笑似乎心情不錯。
桂喜清了清嗓子,明黃的圣旨打開,一字一句讀的響亮,清晰入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國大將軍時向遠退東榆有功,賞黃金千兩,寒地夜明珠百顆,南溪貢緞二十匹。時家獨女時歌,聰穎靈秀,恭敬端淑,特封從一品郡主之位。時家外侄時楚,隨戰有功,授封正四品中郎將。欽此!”
“微臣,謝皇上隆恩,皇上萬歲萬萬歲。”
“臣女,謝皇上隆恩,皇上萬歲萬萬歲。”
蕭正則一直緊盯著殿下的少女,見時歌雖跟著拜謝皇恩,卻始終神色淡淡,這倒是讓蕭正則更加好奇了,如若不是心性淡泊那便是僅郡主之位入不了她的眼,一個小丫頭,大約不至于是后者吧?
“臣女還有一事想請皇上恩準。”
“歌兒?”時向遠有些不解,時歌突然主動請恩的舉動讓殿內所有人皆是訝異非常。
“你說。”
“臣女明年十三了,宗族女子十二歲便可入學堂,所以臣女想求皇上恩準,讓臣女入蒙學館。”
一番話讓原本只是訝異她膽量的朝臣們議論紛紛。
“蒙學館乃是皇家學院,教習的都是皇子公主,外臣子女豈可入蒙學館!”
“太祖皇帝在位期間便恩準了數名外臣子女入蒙學館學習,可見這并非沒有先例。”
“但太祖皇之后蒙學館只教皇族子女是人盡皆知的是!”
當初正是因為太祖皇帝恩準了外臣子女入蒙學館,才導致了后面皇子大臣相互勾結企圖謀反一事,為此太祖皇帝震怒,入蒙學館的外臣九族盡誅,從那之后外臣子女入蒙學館便成了禁忌,再無人敢提,久而久之蒙學館就成了皇家學院。
“敢問安大人,一直以來蒙學館可有明令禁止外臣入學?”
“這……”
皇子勾結外臣謀反這樣有損皇家顏面的事,太祖皇帝自然不可能以此為由去頒布明令,但此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時歌正是抓了這一點擺上了明面,倒是堵得安槐啞口無言。
“時將軍,您的女兒未免太過放肆了。”
“就是,大殿之上哪能讓一個小丫頭亂來。”
“皇上切不可答應啊!”
……
見安大人被堵了話后,眾人為了避免說不過一個小丫頭面上無光,也不去和她爭辯,只一味的自說自話,更甚者將矛頭轉向了時向遠,七嘴八舌的無一不在反對此事。
“各位大人何必這樣竭力阻止,有了我這個先例,你們的子女再想入蒙學館不就簡單許多了么?”還跪在地上的時歌狀似懵懂無辜的眨了眨眼睛,看向反對聲最激烈的一片人:“蒙學館乃是西涼最好的啟蒙所,難道各位大人都不曾心動過?”
似是少女無知的一句話,剛剛還言辭激烈的眾臣們忽然安靜了下來。
何止是最好的啟蒙所,如無意外,蒙學館無疑還是下一代的權利中心,皇室子女的教學所,哪個外臣會不心動?要不是太祖皇帝出了那樣的事,怕現在蒙學館的門檻都要被人踏破了吧。
蕭正則看著滿朝百官一致噤聲的模樣,心下鄙夷。這些人的心思,還真是昭然若揭啊。
“郡主如此好學是好事,朕準了!”大袖一揮,時歌入蒙學館這事也就算定了下來,如此輕松迅速,惹得底下百官躍躍欲試。
“也就只你一例,其他人可不能效仿啊。”修長的食指朝她遙遙點了點,蕭正則的后話更是讓百官頹然。
這個小丫頭,小小年紀倒是精怪的很,時家一向忠君,看時向遠也是一臉詫異的模樣想必他女兒這一出他也是始料未及,這倒是好玩了。
蕭正則摩挲著扳指意味深長。
“皇上,皇上!”蕭正則的注意力一直在時歌身上,直到桂喜出言提醒才恍然,讓平了身。
“時愛卿,朕明晚特意為你準備了慶功宴,你可不能遲到啊。”
“皇上盛情,自然是不會遲到的。”
“眾愛卿也一樣啊。”
招呼完主角再喊上一干陪襯的,朝堂之上一片附和之聲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