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3章 秀外慧中玲瓏心(二)

  • 最是懷柔白樺林
  • 一顧再顧
  • 3010字
  • 2019-07-10 12:30:47

第五十二章秀外慧中玲瓏心(二)

耶律宗真端起酒碗,看著怡衣,嘴角浮起一抹玩味的微笑,令人隱隱覺得有絲意味深長。

大遼的女子,大都善于騎馬射獵,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性情豪爽開朗,毫不掩飾。

像慕怡衣這般,說話輕聲細語,進餐時如此溫文爾雅,性情溫順,溫柔婉約的,倒是不多。

朕的后宮,佳麗三千,美女如云,唯獨沒有這般清新雅致的江南女子。在這千姿百態的百花叢中,慕怡衣簡直就是一枝獨秀!

若是朕的身邊,有此佳人......

也未嘗不可?

耶律宗真冷不丁感嘆道:“朕今日,見你一介布衣女子都如此秀麗端莊,想必宋朝的宗室女子,應是愈加有柔美婉約之風范吧。”

聞言,慕怡衣不知道這位遼國國君突然出此言論,是贊賞自己,還是......

她不知道耶律宗真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只是心里,似乎隱隱有些忐忑不安。

怡衣由衷地感到,耶律宗真的這番話,應該是,絕非欣賞自己這般簡單吧。

果然,耶律宗真突然話風一轉:“不如,朕不要宋朝增加納獻歲幣了。可要求宋朝皇帝將宗室女子,嫁給我大遼的皇子,以結秦晉之好。朕覺得,既是姻親關系了,那我大遼與宋朝在邊境上的沖突,必會減少許多。”

聽聞耶律宗真的這一番話,怡衣頓時心中大駭,驚出了涔涔冷汗。

先不論大宋的宗室女子是否愿意遠嫁大遼,就算心甘情愿,山水迢迢地遠嫁過來,可是,畢竟政治聯姻,哪有感情可言呢?遼國的皇子親王,未必個個都如耶律樺這般真心癡情,未必會尊重善待她們。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邊北方少數民族的婚姻風俗,實不敢讓人茍同。

北人娶婦于家,如果其丈夫不幸身死,不會象中原漢人一樣將女人遣送回家。而是讓兄弟子侄輩得以續聘,甚至會出現了兒子娶其繼母的情況。

宋人總大發感慨,認為這些北方蠻夷們如豬狗之輩,全然不知道禮法,而漢族人則斷不會做此禽獸之舉。

怡衣靜靜地看著碗碟上的紋飾,上邊雕刻的是傲霜的秋菊嗎?

美眸氤氳間,視線已模糊,已然看得不大真切。

腦海中,突然回想起“昭君出塞”的故事。

猶記得,漢元帝建昭元年,王昭君被選入宮,成為宮女。竟寧元年正月,時為匈奴單于的呼韓邪第三次朝漢自請為婿,王昭君奉命嫁與其為妻,號為“寧胡閼氏”。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

若人生如此,倒也罷了。

卻不想,在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去世,于是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卻敕令“從胡俗”,依游牧民族的“收繼婚制”。即“其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有妻后母,報寡嫂。”

所以,即使昭君百般不愿,也只能遵從漢朝的旨意,以大局為重,忍受了“子承其母”的委屈,復嫁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又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

世人皆稱此女子以一己之軀,澆熄了狼糞焚起的濃煙,撐起了一片晴空。她心底最深處的責任與大義,像細雨,無聲卻細密綿長。

是何等深明大義!

卻不知,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后人又可知?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青冢有情猶識路;

平沙無處可招魂。

那邊疆遼闊的版圖,卻要一個女子纖細的雙肩,去努力用力地撐起。

一個柔弱的,沒有選擇的女子,只能任由政治命運的擺布,在松散熾熱的沙中刻下自己的名字。

不知沒有戰爭的生活,是否會像她淡然的笑。可是,想必再淡然的笑,也不及思念故土、兒時在父母身邊撒嬌時無憂無慮的笑吧。

飲腥食膻,胡邦異俗,在千里黃塵之外,萬重關山之間,已然是天涯一方了。

漫漫黃沙中,除了淚眼婆娑,望著南歸的大雁,手彈幽怨的琵琶,又奈若何?

倘若公主、郡主這些青春女子們,遠嫁過來,必是要入鄉隨俗的。這讓一向學習程朱理學,遵從倫理禮法的大宋宗室女子們如何適應?恐怕是羞恥之極,生不如死吧。

她們的青春年華,如花蕊一般,才剛剛含苞綻放,卻要為兩國邊境沖突的減少,為大宋和遼國一時的和平,遠離父母故土,承受親人分離之苦,枉度年華。而且,還得入鄉隨“收繼婚制”,忍辱負重,斷送了終身幸福。

生而為女人,已是不易。

生而為皇族的女人,更是不易。

兩國的一時和平,為何要以柔弱的女子來承擔?

難道身為大宋的宗室女兒,就該如此嗎?

何其不公?!

又是何其不幸?!

若是如此,寧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之家!

怡衣握著拳頭,沉思著。

絕不能讓大宋的宗室女子,枉做“政治聯姻”的犧牲品,斷送青春幸福。

她突然想起,曾經在容城縣、歸義縣這兩座邊境小城時,看到兩國貿易頻繁,昌盛的景象。

也曾聽聞當地百姓提過,大宋的茶葉、陶瓷、絲綢等貨品銷量甚好,遠超于遼國的貨品。

那么,既有貿易順差,何不如將這些差價當作是增加的歲幣,還獻于大遼。

想必宋朝的宗室父母,定是寧愿多增歲幣,而不愿忍受女兒的外嫁之苦吧。

此時,只見慕怡衣微微一笑,起身向耶律宗真恭敬地行了一禮,委婉地說道:

“民女慕怡衣愚鈍,不懂朝綱之事。不過依怡衣愚見,婚姻易生嫌隙。況且據我所知,本朝長公主出嫁,嫁妝不會超過十萬貫。哪有給遼國的歲幣,有無窮之利,來得劃算呢?”

聞言,耶律宗真心中一頓。

頃時,有醍醐灌頂之感,豁然開朗之情,茅塞頓開之意。

是啊!

的確如此!

這個道理,竟被眼前這名大宋布衣女子一番深入淺出的言說,詮釋得淋漓盡致。

呵。

他撫摩著手中酒碗上的凹凸紋飾,暗暗尋思著,慕怡衣所言,實有道理。

心中對她的贊許欽佩之意,又多了幾分。

臉上神情,卻是波瀾不驚。

“哈哈......今日家宴,不談國事。來,來,大家舉杯,一飲盡興!哈哈......”耶律宗真端起酒碗,指著乳酪餅,對著怡衣說道:“勇毅王妃,可嘗嘗我遼國這乳酪餅。這乳制品啊,可是我契丹民族的必備食品。你在家鄉,定是吃不到的。”

怡衣向遼興宗福了一福,姿態優雅。

恭敬不如從命。

心口,仍在砰砰直跳。

但愿我的這一番言論,能讓我大宋的公主、郡主們,擺脫成為政治犧牲品的命運,遠離水深火熱、斷送青春的凄苦生活吧。

桌下,耶律樺緊握住怡衣的手。

他就知道,他的慕怡衣,不僅秀外慧中,而且更是有一顆玲瓏心。

他耶律樺真是愛慘了她!

“此乃我大遼設立的,專門制作乳制品的乳酪院所做的乳酪餅,你可多吃。”耶律樺柔聲說道,“但這酒,你有孕在身,不可貪杯。”

“嗯。”怡衣乖順地點點頭。

發髻中的紫色小水晶珠花流蘇簪也隨之輕輕搖曳,光澤盈盈。

“朕會令禮部,不日便擇選出良辰吉時,予以成親。但朕有個條件。”耶律宗真喝了一口酒,放下酒碗,接著說道,“朕久聞,慕府布料名揚天下。想必,勇毅王妃應不介意將絲綢制造技術,傳于我大遼吧。哈哈哈......”

真不愧是我大遼國最精明睿智的國君!連給我賜婚娶王妃,都附帶條件。

呵。

高瞻遠矚啊!

耶律樺無奈地暗自腹誹。不過,這也表示了,大遼皇帝已應允了這一樁婚姻。并且,也樂觀其成。

慕怡衣這個勇毅王妃,名正言順!

耶律樺起身,單膝跪地,正式地拱手,向耶律宗真,表示謝意。

“哦。對了,那天在初春斡包節上,朕聽聞朕的艷朵公主,傲慢無知,魯莽無禮,傷了勇毅王府的人。望勇毅王切勿計較。哈哈哈......朕必會嚴懲。”

耶律宗真一提起艷朵,怡衣這才發現,此次家宴,除了幾位宗室年長者,和幾位年輕妃嬪外,并不見艷朵的身影。

“屬下將艷朵公主,視為手足幺妹。她年紀尚少,爛漫天真。屬下,本就不計較。但請皇上,不必多慮。”耶律樺起身,向耶律宗真恭敬地回稟。

“是誰?視我為手足幺妹?”

一聲嬌嗲的聲音,自壽寧殿外傳來。

“父王,如此熱鬧的家宴,怎么也不通知我呀?”

只見一名盛裝艷麗的妙齡女子,大大咧咧地揮帳而入,意氣風發、高傲張揚的模樣。

來者,正是艷朵公主。

(注:寧胡閼氏,意思是匈奴王后。為“胡人得之,部落得以安寧”之意。象征王昭君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

(注:“有妻后母,報寡嫂。”一句摘自《史記·匈奴列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武隆县| 乐亭县| 错那县| 西吉县| 石城县| 济阳县| 永德县| 九龙县| 益阳市| 高碑店市| 峨山| 时尚| 万盛区| 邢台市| 张北县| 库尔勒市| 德州市| 平乡县| 中西区| 临泽县| 章丘市| 常山县| 响水县| 大连市| 台湾省| 威远县| 石河子市| 图们市| 汤阴县| 昆明市| 九寨沟县| 乌恰县| 中阳县| 赤峰市| 尉氏县| 铁岭市| 龙口市| 阿拉善左旗| 分宜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