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虎嶺的曲徑上,一位白衣少年騎著一頭食鐵獸慢悠悠的行進,他警惕地盯著四周,嘴上卻不曾停過:
天書開卷之篇寫的是盤古開天辟地,乾坤之初,天地混沌玄黃,沒有空氣,沒有生靈。不知從何時開始,混沌中心孕育出一個生靈,他就是盤古,盤古沉睡了一萬八千年,醒來后發現四周黑暗混沌難分,于是手持開天斧朝著混沌奮力一揮。
只聽一聲巨響,混沌竟然破碎了,炙熱的清氣上升形成天,濁氣下沉成為地。天地如同吸鐵石般相互吸引,為了不讓天地重合,盤古腳踏地手撐天,天高一萬八千里,他便長高一萬八千里。
當他長高到九萬里時,天地穩固,遠遠望去,天地如同雞子,天裹地,地為黃,天為清,后人稱其為渾天。
渾天之初,盤古是天地間唯一的生靈,也是唯一的神,神是永生的,不死不滅,除非神自我毀滅,而盤古選擇自我毀滅來創造萬物。
盤古死后,殘存的氣息形成風云,雙目變成日月,牙齒和骨頭化成金石玉珠,四肢五體成為四極五岳,鮮血匯聚成江河湖海,毛發變成花草樹木,身之諸蟲化成鳥獸蟲魚。
盤古乃創世之神,生前的魂魄何其強盛,死后消散的魂魄充滿天地間,魄盛之地,鳥獸蟲魚強壯,魂強之處,天材地寶遍地。
鳥獸蟲魚若食到千年長成的天材地寶,便可化身成妖怪,妖怪若能食到萬年長成的天材地寶,即可化身成獸人。
妖怪和獸人不斷地繁衍后代,為了爭奪天材地寶,這兩個族群水火不容,自相殘殺,戰爭不斷。
女媧屬于獸人,不過她對搶奪天材地寶不感興趣,她自悟自創出一套修煉之法,并且成功修煉成仙,至遠古,已然修煉成神。
即便她是神,原身還是獸人的模樣,對此她感到非常遺憾,帶著這份遺憾,她根據盤古模樣使用神力創造出一群完美的生靈,稱之為人。
每造一人,女媧需要相應付出自身的一些魂魄,如此一來,女媧造人喪失大量的魂魄,最終跌下神位。
女媧在隱世修神前,為了不讓人族受到妖族和獸人族的欺壓,將修煉之法傳授給人族。
修仙需要修煉上千年方可修成正果,人族命短,無法修煉成仙。帝俊是一介凡人,熱衷于修煉,他在機緣巧合之下食到長生果,因此有了修仙的基礎,通過不懈努力,他最終羽化成仙,成為人族首個修煉成仙的凡人,他隨即創建天宮,自稱天帝。
此后的幾千年里,凡間陸陸續續出現修成正果的仙者,其中不乏修為比天帝高的能者,天帝一一邀請他們入主天宮做天仙。
諸天仙為了一統三界,遂組建天庭,以上天自居。
人族仰慕高高在上的天仙,皆以上天為尊,妖族和獸人族則不然,他們以老妖王和蚩尤為尊,不唯上天馬首是瞻。
上天豈能善罷甘休,遂幫助人族對抗妖族和獸人族,奈何妖族和獸人族實力強大,人族不敵。直至黃帝和炎帝的出現,才改變局面,在上天的幫助下,此二人帶領人族打得妖族和獸人族節節敗退,逐鹿之戰,妖族和獸人族完敗,蚩尤被打入九幽之下,老妖王重傷逃竄。
為此,上天犒賞人族將領,頒發封仙榜,將人界劃分為五大部洲,由五位仙帝代天掌管。
五位仙帝廣收門徒,這些門徒對外自稱仙使,即神仙派往凡間的使者。
仙使主要職責是鏟除禍害人族的妖魔鬼怪和收刮人界的天材地寶。
自此,妖族和獸人族偏隅一方,不敢胡作非為,三界就此太平!
怎樣賀明,聽完為師述說的天書開卷之篇,有何感想?
賀明憨笑道:
聽師父講天書受益頗多,徒兒一邊馱著師父趕路一邊聽,不知不覺走了十幾里路,竟不知困乏。
鶴飛點點頭,說道:
如此甚好,下次你還想聽天書的話,便馱著為師邊走邊聽。
賀明苦笑道:
師父說笑了,言歸正傳,徒兒感覺天書所寫有失公允,且有多處遺漏。
鶴飛眉頭緊鎖:
你竟敢質疑天書,無妨,說來聽聽。
賀明清了清嗓子,說道:
天書字里行間把妖族和獸人族描寫得十惡不赦,通篇不提一個好字,徒兒不相信天底下的妖怪和獸人沒有一個是善類。
鶴飛辯解道:
你說得不無道理,但是,妖族和獸人族之中,不論是善類還是惡徒,奉行的都是弱肉強食,并不以上天為尊,天書乃神仙所著,自是判定所有的妖怪和獸人皆為惡魔。當然,像你這樣聽命于上天的妖怪和獸人,上天又豈會以妖怪和獸人視之。
賀明繼續道:
方才徒兒所說的天書遺漏之處有三,其一,開天斧的下落,其二,女媧娘娘的去向,其三,蚩尤的生死。
鶴飛撓了撓后腦,說道:
天書的確未曾記載開天斧的下落,依為師看來,開天斧乃開天辟地的神器,必定被存放在天界,天書不提它的下落是擔心它遭賊惦記。關于女媧娘娘的去向,至今都是一個迷,就連上天也不知曉,為師猜測,女媧娘娘已然再次修煉成神,其神跡豈是仙佛鬼怪所能發現得了的。至于蚩尤的生死嘛,為師相信無人可知曉,九幽之口位于東海之中,巨大的漩渦深達萬丈,漩渦之下還有深不可測的光洞直達九幽,蚩尤被打入九幽之下后,便被生死簿除名,或許只有被打入九幽之下的惡人方可知曉蚩尤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