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比試1
- 風云侵
- 夢若流金
- 4264字
- 2019-07-18 21:50:10
秦氏笑罵蘇元夕:“你鬼點還真多!只是,你說要云若幫忙是什么意思?”
蘇元夕淡然一笑,低頭看著周云若:“今日之宴,本就是為太子設的,這樣的比試,堂堂的皇族龍裔,自是要湊湊的。”
周云澈品著茶點頭,忽而:“噗!咳咳!……沒事,朕沒事,你且退下……貴妃,你說什么?”
下首,周左澈與柳如決也被狠狠嗆了一下,表情一言難盡。秋風等人,驚詫地捂住嘴,蘇南枝瞪大眼。
秦氏的表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你說什么?你讓云若也參加?”
蘇元夕點頭,答得一點都不含糊:“是的,我信他。”
周云若抬頭,明亮的珀眼,眨也不眨地盯著她。
秦氏幾乎是從齒縫間蹦出字眼:“荒唐!云若才幾歲?你趕緊帶他回哀家身邊,像什么話這是!”
“母后……”周云澈伸手,攔住秦氏,深深地看了眼周云若,微嘆氣:“云若難得有興致,又總歸是個三歲稚兒,沒人笑話的,就由他去吧。”
瞧見周云若眼中的晶亮,秦氏軟了心,無力點頭,還不免剜蘇元夕:“貴妃到底還是年紀小了,凈跟著瞎鬧!”
眾多人笑得樂呵,蘇元夕這是上趕著讓小太子鬧笑話吧?
“這……太子殿下天威,我們,不敢冒犯。”
“無妨。”周云澈搖頭:“既是比真才干,那就各憑本事。太子雖參賽,但你們也無須顧慮禮讓。”
這場比試,可謂沒有任何后門可走。
簽,是由李翰林負責編撰。他這人向來公私分明。而最后的壓軸題,則是周云澈親自提寫并照看。
將必要的物品準備好,再清出場來,蘇元夕趁閑暇時,將周云若拉至身側:“云若,稍后自己跟著去抽簽,然后,像平時你在我面前表現(xiàn)的一樣就可以了,我在上頭看著你,好嗎?”
周云若點頭,退開蘇元夕懷抱:“你說的,我記著了。”
蘇元夕笑著勾了勾小太子的鼻子,讓他一個人最先去場中央。
周云若安靜地站著,目光先掃了眼蘇南枝,待她對自己笑時,又一一至周云澈與秦氏身上,最后,深沉地看著上首注視他的蘇元夕。
蘇元夕起身,微笑道:“今日,既是小輩們論道,那諸位大人,若是有興趣的,可待下次。凡未滿十八周歲者,不論男女,皆可參賽。現(xiàn)有意愿者,請先入中央站定。但,要求是,只可是自己臨時意起的詩文,可借鑒古今字眼詞句一二,但不得以他人之作,書中之作欺之。在座的各位大人,都是飽讀詩書者,你們是瞞不過的。若有違者,則取消比賽資格。”
“再加二十大板。”周云澈涼涼的一句,讓不少人抽氣:“不然,如何引以為戒?”
蘇元夕看著底下公子小姐們的驚恐樣,搖頭,夠狠的!定了定神,蘇元夕道:“入場吧。”
過了一陣,場中央排列著兩隊人,按年齡大小排列。男二十三人,女十七人。
目觀宴中,大半公子小姐都來參加了。宴桌被安排在退后多尺的地方,場地空闊,那么多雙眼睛看著,作不了弊。
“娘娘。”
蘇元夕回頭,接過妙珠剛取來的琴,笑道:“吟詩作賦,少了雅妙之音,也便少了幾分意境。悠遠綿長之音,更能激出詩意。這是一把上好的紫檀木琴,若是哪位小姐或公子擅于琴律并且勇于助這興,在殿中彈上三局,這琴,便歸誰了。”
此話一出,場下嘩然。
那琴身光滑,刻工精湛,弦聲清靈悠遠,乃是不可多得的寶琴。
“我……貴妃娘娘……我能試試么?”忽然,角落里舉起一雙手,一個穿著算不上華麗,但面容清雅的女孩怯弱問道。
“胡鬧!退下!”那女子身旁,一位官員怒喝。
“爹……我……”
蘇元夕拉過秋月:“那位小姐是誰?看著面生啊。”
秋月答:“是郭侍中家的庶女,母親早亡,自己也不大受寵,好像叫郭瑩,第一次來參加宴會的。唉~對了,您看,那隊伍中站的,粉色衣服的女孩,是她嫡姐,郭芙。”
蘇元夕側首,看到的便是面容清麗,眼神傲慢不屑的郭芙。
單看穿著,便可知差距。
蘇元夕微嘆,幸好,她遇上個思想前衛(wèi)的爹。
“秋月,你去,就說……”蘇元夕看了眼不敢抬頭的郭瑩,對秋月耳語。
秋月邊聽邊點頭,沒多久,就去了郭瑩處。
“嗯……這位皇嫂有意思。今晚,是有好戲看了。”周左澈搭著柳如決的肩,柳如決笑點頭。
“我……我嗎?”那頭,郭瑩忽然站起,滿臉不可置信。
在那么多人中,蘇元夕卻獨選了她。
秋月笑著點頭:“郭小姐,還請移步試琴,若娘娘滿意,那您便可得這琴。”
郭侍中聽言,對郭瑩態(tài)度好了不少,軟著聲音讓她過去。
“參見……貴妃娘娘。”郭瑩顯得有些拘謹。
蘇元夕點頭,將琴交給她。
郭瑩小心捧住,指尖撥弄出的音色,空靈悠遠。
蘇元夕瞇眼,笑著點頭。
“這位郭小姐琴技一流,我看,就選她好了。”蘇南枝笑著上前。
“雅妃娘娘安!”
蘇南枝扶起她,搖頭。
蘇元夕笑道:“本宮也有此意,你叫郭瑩,是嗎?不錯的名字。”
郭瑩紅著眼眶行禮:“謝娘娘。”
那頭,郭侍中臉上都笑開了花。
郭瑩跪坐于案桌邊,作了彈琴的準備,待蘇元夕點頭,悠遠的琴音便緩緩奏出,連琴藝頗佳的江漓都不由得點頭,確實好聽。
“李大人,勞煩您將兩根簽子標上‘壹’,其余的,都留空白,共三十八支,再將背面攤在桌案上,由他們選。”蘇元夕轉向李翰林。
李翰林一人獨坐一張長案桌邊,背靠墻,面朝眾人的背。盡管如此,李翰林還是謹慎地讓人布了屏障,很是重視。
片刻后,李翰林便起身,讓人撤了屏障,對蘇元夕作揖:“貴妃娘娘,老臣已布置妥當,男左,女右。”
果然,案桌兩邊,分別放著數(shù)量不同的木簽,背朝天,蓋在案桌上。
蘇元夕行禮:“多謝大人。”
李翰林亦還:“娘娘客氣。”
繼而,蘇元夕目光淡淡看向場中央眾人,尤其是,個子最小,但氣質最獨特的小太子:“按年齡,由幼至長,依次領簽。拿了,便是你的,不得悔簽,可記住了?”
“記住了。”
柳如是咳了聲,看向周云澈:“皇上,太子畢竟是這些孩子中最年幼的,要不……讓他領那有字的簽吧?”
“是啊是啊,這樣對太子殿下也公平些。”
秦氏冷哼:“哀家的皇孫不需要!抽到什么便是什么。”
周家皇兒,寧折不彎!
李翰林無視柳如是的暗示,表情變都沒變,連聲調都是:“各位小姐們先請。”
在李翰林的監(jiān)督下,眾位官家女子很快都選好了簽,最終,是郭侍中的嫡女郭芙得了那支簽,順利進入下一關。
“郭大人,今日你可是大贏家啊!”
“恭喜恭喜!”
“哪里哪里!”
那邊,郭侍中已笑得合不攏嘴,郭芙也很開心。畢竟,能少出力少冒風險,誰不樂意?
“郭瑩,不用彈了,先休息一陣。”適時,蘇元夕叫停郭瑩。
“郭小姐辛苦,吃些茶水。”秋風將一盞茶遞給她。
郭瑩受寵若驚地接過,臉微紅:“謝謝。”
之后,便是男子上場。
周云若上去的時候,柳如是一個勁兒地使眼色,李翰林視而不見,只恭敬伸手:“太子殿下,請。”
周云若沉靜地挑走一支木簽,然,上頭一片空白,他并不能直接入下一局。
不理會旁人的嘆息調笑,周云若自顧下場,朝上首揚了揚手中木簽,好讓蘇元夕與蘇南枝看到。
兩姐妹笑著點頭,那邊的秦氏卻是愁云慘淡:“居然沒中!”
方才還霸氣十足,這會兒卻是泄氣皮球,周云澈好笑地搖頭。
柳如是咬牙切齒地瞪著故意不看他的李翰林,心道:“李木頭,你可以!太子殿下都敢不幫,等以后,看我怎么參你!”
待抽完,順利入圍下一關的,是丞相嫡子,敏吳。
敏家與蘇家一樣,是書香門第,年至十六的敏吳,本就算勝大,如今結局,可謂錦上添花。
經(jīng)過商議,官家小姐們一致同意,讓公子哥們先上場,看看他們是如何比的。
待各小姐與晉級的兩位安坐后,李翰林拿出事先備好的木簽呈給場中眾人,二十二支木簽,分十一組,拿到同一文字的,即為對手。
依舊,是按年齡大小抽取。
周云若第一個上前,伸手的時候,眾人猜測,小太子會和誰一組。
除了周云若外,他們中,年紀最小的一個,有九歲。但聽說,是個學士之子,涵養(yǎng)頗高,并不好對付,其余的,也并不好啃。
周云若自是來討個喜彩的,但總歸是太子身份,不好得罪。可不得罪,就贏不了比賽。
周云若神色如古井般無波,從容地抽出木簽,只看了一眼,就拿給李翰林宣讀。
“太子殿下抽到的字為,月!”
抽了木簽后,只消站在一旁,等候與你相同字簽的人,按著組對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依次比試。
周云若握著木簽,看著上面的字,靜候著,不發(fā)一言。
小小年紀便沉著內斂,李翰林暗自贊嘆,好好培養(yǎng),差不到哪兒去。
“哎,你說,太子殿下一直看著木簽,會不會,識不得這個字?”
“畢竟還小,正常。”
“啊?那之后的比賽,太子殿下怎么辦?”
“就是玩玩,討個喜頭,才這么小,輸了,也就是哭鬧一陣的事,不礙的。”
“唉,也不知貴妃娘娘是怎么想的。”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周云若只是細細看著木簽,不發(fā)一言,直至感覺有人走近,這才抬頭。
“來了!有人和太子殿下抽到一樣的簽了!”
“喲~戴尚書,這不是令公子嗎?”
其實,私心里,更多人還是希望同周云若對上的。指不定會生出交情,何況,就目前來說,周云澈就這么一個兒子,自是疼愛有加的,如此,也就更能接近皇上。
戴尚書之子戴則,不久前剛滿十歲。看個頭,比周云若高大許多。
周云若見戴則伸出木簽,既不緊張,也不害怕,精致的臉上一片漠然。知道是一組的,便稍退開兩步,讓其與自己站在一處。
戴尚書自是歡喜,忙拉過戴則,細細叮囑:“你小子,運氣還真是……不過,千萬要記得,對太子殿下,給我放尊重了!一個三歲稚童而已,別難為人家。”
戴則看了眼明黃華袍的周云若,點頭:“爹,您放心,那可是太子殿下,我知道分寸的。只要太子殿下高興,讓他贏就是。”
戴尚書欣慰地點頭,拍了拍他肩膀,放他回去。
“這下玩大發(fā)了。”周左澈托腮含笑:“你猜,這戴則,會不會讓著云若?”
“不用管那么多,圖個樂罷了,云若不會放在心上的。”柳如決搖頭。
“雖說太子年幼,但這股氣質,卻是少有啊,可見,是個好苗子。”
“嗯!不愧是皇上的兒子。年紀雖小,但樣貌卻是如此不凡,想必大了,不少姑娘都要央著求娶呢!”
秦氏聽得眉眼直樂。可不是?周云若出現(xiàn)的時候,多少人驚訝著,到現(xiàn)在,不還有眼睛盯著他么?
蘇元夕扶額,不忍直視那些小姐們看周云若的模樣。這才三歲……也幸好,只有三歲,太小了,不然,走哪兒都得防著被拐。
周云若與戴則,是第五組。
待十一組分完,李翰林道:“兩人一組對決,雙方各自輪莊。對方臆句時,必須按其形式對之,如此反復,直至一方認輸,或長時間對不出為止。現(xiàn)在,請第一組,持‘木’簽的二位小公子開始比試!”
因為防止作假或詢問長輩,所以,試子們都坐在遠離官員的另一側觀戰(zhàn)。
“太子殿下。”
周云若緩步挑了個位子坐下,淡淡點頭,算是回應。誰坐他旁邊,他也沒意見,倒是個好說話的主。
周云若先是抬頭看了眼蘇元夕,繼而順著目光,看著場中比賽。
“那個九歲的孩子,看著不簡單,剛才,一直聽他們說他是什么學士之子?”蘇元夕看著場中一身藍衣的清秀少年,問身旁的蘇南枝。
蘇南枝點頭:“學士趙嵩之子,趙尹。”
“趙元嵩?!”蘇元夕眼睛陡然亮起:“父親提過,說他學術頗高,是周國有名的學士。”
“這趙尹,自小聰慧好學,在太學的成績,一直都是最好的。別看他才九歲,已經(jīng)贏了三次酒會比賦,學問很大的。”
蘇元夕笑望過去:“哦?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