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兩難
書名: 溯明作者名: 疲勞大仙本章字數: 2700字更新時間: 2019-05-14 20:25:38
林奴兒此時已在韓溯的安慰下恢復過來,吸著鼻子,帶著淚痕,蹲在廟門口為昏迷不醒的翁敦偉熬著藥,只因廟內都是猙獰慘死的尸體,林奴兒雖看了戰斗的全程,此時還是不情愿留在廟里,只得讓她在門口眾人視線之內待著。
殺退山賊之后,已經是酉時時分,太陽正在西沉之中。廟外的林奴兒看著遠處天際一抹嫣紅的晚霞裝點在這片莽莽群山的蔥郁森林之上,群群飛鳥也趕在日暮前歸林回巢,心情平復了許多。可眼下廟內的韓溯幾人,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問題出在繳獲上。
就在方才,韓溯和翁、謝二人辨認了眾賊面目之后,又一起給這七個賊搜了身。搜身前,韓溯在與兩人一番謙虛推讓之后,還是與兩人提前約定,不論繳獲多少,皆按照戰功分配。
翁、謝二人自然沒有反對之意,且不說這二人本就是忠勇老實之人,即使做了逃兵,也不曾禍亂過百姓,因此才落得如今這么個衣食無著,進退維谷的窘迫境地。
加之他們二人都是窮苦出身,斗大的字不不識一筐,對韓溯這種讀書人從骨子里有種敬畏之意,更何況韓溯之前對他們幾人有相助搭救之恩,此刻大戰過后,大家劫后余生,彼此又有了戰友袍澤之誼,又兼之韓溯身形相貌器宇不凡,對他二人也是禮遇有加,這是以往在劉良臣營中從不曾有過的待遇。對比從前在遼東邊塞,被人呼來喝去的委屈不忿,韓溯這個今天初見的陌生秀才,對他們所展示出來的禮貌、友好和尊重,二人嘴上不說,心里都是不由得生出好感來。
關帝廟一戰,翁謝二人共發五銃,斃賊四名,重創一名;韓溯則手刃二賊,補刀一賊,因此約好待會不論搜出多少,都三人平分了。韓溯對金銀之物本不放在心上,卻不想抹殺了兩個戰友的好意,于是順水推舟,應承下來。
可三人商議已定之后,上前一搜尸身,卻讓翁謝二人大吃一驚,韓溯也陷入了沉默。
繳獲實在太多了。
看著從賊人腰腹間抽出的盤纏包裹,里面倒出嘩啦啦一堆晃眼無比的黃白之物,翁敦治倒吸一口涼氣,道:“竟……竟有這么多銀兩,這……”
“這幫狗賊,某在關外日日苦熬,一二兩的月餉卻從未足領過,這七個蟊賊也不知劫了多少百姓,身上竟有幾百兩銀子,哼!”謝幫略冷哼一聲,心里又恨這幫山賊劫掠無辜,又為自己往日經歷打抱不平。
“嗯,一共是二百六十兩白銀,還有四根金條,每個都在二兩上下。婦人耳環十二對,項鏈十根,戒指九個,還有東珠一顆。”韓溯卻沒那么多話好感嘆,清點統計已畢,平靜說道。
韓溯清點銀兩時,謝幫略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觀,他是個外冷內熱的漢子,最愛嘴上逞強,驟然聽到有如此多的繳獲,心下也是激動不已。此時看韓溯清點這些財物時,面色毫無波瀾,仿佛在做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又像是在幫他人清點財物,仿佛眼前這些物事與他毫無瓜葛一般,心下也是暗暗佩服。
韓溯點完了錢,卻遲遲沒有分配之意,只是蹲著沉默不語,還又返回去摸索那些山賊的尸身,把這些金銀珠玉都舍在地上不管不顧。
翁謝二人只覺韓溯行為十分古怪,又怕他有變卦之意,他二人雖久經戰陣,殺慣了人,卻不想與韓溯又同室操戈,謝幫略用手肘頂了頂翁敦治,讓翁敦治開口問話,翁敦治與謝幫略此時也是同樣心思,瞬間領會兄弟之意,問道:“韓公子,你在做什么,可是有什么變故嗎?”
韓溯聞言停下手中動作,回頭對二人道:“那些金銀你們自取,無需多慮,只是恐怕我們有麻煩了,方山的百姓也要有麻煩了。”說完又接著去摸下一具尸體。
翁敦治對韓溯所言十分不解,拿眼去看謝幫略,謝幫略也是同樣一頭霧水,翁敦治無奈,又問道:“公子可否明示一二,小人不是很懂公子言外之意。”
韓溯此時已摸完所有賊尸,拍了拍手,站起身來,對二人鄭重道:“山賊者,據山結寨之賊也。平日居于山中,不事生產,或驅役所掠男丁婦孺以奉自給,或勒索脅迫鄉民商旅以為自足,縱橫乎道路之間,隱沒于山林之中,所得所獲,皆存于寨,以寨為基,依山為屏,輻射四野。”
韓溯這一通之乎者也,講得翁謝二人頭昏眼花,丈二的兵丁摸不著頭腦。迎著韓溯飽含期許的目光,翁敦治回道:“公子……可否再明示三四,不,明示五六一點呢。”
韓溯白了翁敦治一眼,無奈道:“翁兄,謝兄,你們看這些尸體,處處都是疑點。”韓溯在屋內來回走動,對二人娓娓道來:
“這些山賊,每人都身攜頗多金銀,卻沒有人帶著銅錢,想必逃走二賊也是如此,又看這些婦人首飾,只有陳舊血痕,顯然不是臨時掠奪所得,更像是將寨中的老底帶在了身上,此其一;”
“這些山賊既然外出劫掠,身上卻找不到多少干糧,水囊也僅有一個,那逃走之賊顯然是個小頭目,干糧飲水也不會在他身上背著,說明此行九人就是輕裝出行,仿佛料定黃昏之前可以返回一般,此其二;”
“這群賊進廟之前對話所言,你我都聽得清楚,他們一行乃是巧合之下,看見奴兒姑娘,臨時起意來此作惡。據我推斷,之前他們應是在對面山坡之上,才可看清奴兒等候所在,可對面山坡相鄰的,并非盂縣至壽陽的主干之路,不通商旅,而是一條上方山寺的小路,此其三;”
“最后結合那黑面賊首口中所說之言,云是白馬山響馬頭子常祿逼他至此,很可能他們與白馬山響馬有過交手,還被常祿所敗。因此,我心中已有明悟,大概推斷出這些賊人來歷,以及他們的意圖。”
韓溯說罷這一番長篇大論,也是口干,掏出水囊飲了一口,翁敦治還在消化韓溯話中信息,謝幫略卻已懂了七八分,追問道:“某想問,公子所言白馬山常祿,是何人物?”
韓溯見謝幫略領悟甚快,沒有白費他一番口舌,也是欣慰,回道:“常祿本陜地一馬戶,后落了草,糾結眾響馬流竄四方,近日占了盂縣城北的白馬山,現為官府所通緝,故本公子有所耳聞。”
謝幫略此時已完全懂了,也陷入了沉思,也如韓溯一般,仿佛忘記了地上的幾百兩巨款。
韓溯見翁敦治還在絞盡腦汁,也不去打擾他,只對謝幫略道:“謝兄,你也是久歷沙場之人,眼下情形就是如此,再有一個時辰,天就要黑了,此地顯然不宜久留,而山下情形或更為不妙,不知謝兄可有對策。”
謝幫略此時也愁眉不展,聽到韓溯問話,轉眼看著韓溯眼睛,那雙眼明亮澄澈,又透著深邃的自信,他也不再隱瞞自己所想,道:“恐怕不妙。林姑娘、敦偉兄弟,還有某身上的傷,都是負累,留在此處,若那二賊求援而返,將我們圍困于此,斷然無一幸免。可若貿然下山,山下情形不明,恐怕是送羊入虎口,有去無回啊。”
這時,林奴兒的藥熬好了,在廟外喊韓溯:“公子,藥好了,藥好了~”
韓溯去門口取了藥,對林奴兒道了一聲辛苦,又把水囊給她,讓她喝水歇歇,待會不定還要趕路。韓溯把藥給了翁敦治,讓他去喂他兄弟。又讓謝幫略去補充三眼銃的彈藥鉛子,自己則將地上的金銀之物分作三份,一一用布包好,每包都有三四公斤那么沉,所幸金銀密度極大,因此體積頗小,綁在腰間,除了開始覺得有些墜,習慣了也就無礙了。
翁敦治正給自家兄弟喂著藥,突然見他福至心靈,瞪大了眼睛,驚嘆道:“這幫狗賊,他們要封山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