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七步之才
- 良州世道
- 金峙嶼
- 2979字
- 2019-08-12 08:00:00
何恭甫的話讓趙驥感動得直想掉淚,嘆道:“說起彭縣長,別的行當我不清楚,但我們良州商會同仁,對彭縣長的感佩之情,那是蒼天可表,日月可鑒。民國新立,若良州沒有彭縣長,我們的商業絕無現在這樣的起色,更不要說來參加全省的名特產品展覽了。”
說起彭玉石,何恭甫也慨嘆不已,二人均好一番感嘆嗟吁。
趙驥與何恭甫一路擺談,甚是投機,不覺時路之漫長遙遠。
到了地方下車,趙驥見街旁有一座房子,白色的墻面上嵌著高大明亮的玻璃窗。
透過拉開的窗簾,見屋內擺著一張張小方桌,除開電燈,每張桌上還點著蠟燭,三三兩兩的人,便坐在方桌前吃飯。
情形與開闊熱鬧的中餐館大不相同。
進入屋內,在屋里坐著吃飯的大多是外國人,中國人不多,且都穿著象何恭甫和彭姮容一樣的洋服,象趙驥等人這樣穿著長衫的中國人,一個都沒有。
往來各桌之間,端盤送水的侍者,也都是藍眼金發的西洋人。
趙驥、趙亮、陳翊升不禁有些局促尷尬,站立都些不自在了。
彭姮容選了一張大桌子,帶著趙驥等人走過去坐下。
一名侍者過來,嘴里說著什么,趙驥等人一句也聽不懂,張嘴愕然。
彭姮容笑道:“他說的是英文,問我們吃什么?”
陳翊升道:“他這里有啥子呢?”
彭姮容道:“牛排,還有米飯。”
陳翊升一臉稀奇:“牛排是啥?”
何恭甫已跟侍者交代完畢,轉過身來笑道:“陳掌柜先不管是啥,一會兒上來了你一看便知。”
陳翊升嘿嘿道:“也不曉得吃不吃得慣哦。”
趙驥道:“權當嘗新了。”
趙亮卻沒有說話,從一進屋來就雙眼不夠用一樣,這盯那看,此時忽然道:“我想寫首詩。”
趙驥吃了一驚,忙道:“莫忙莫忙,還是等吃完飯回客棧了再寫吧。”
彭姮容對露出驚奇表情的何恭甫道:“趙亮從小飽讀詩書,古文功底深厚,有七步成詩之才。”
她還未說完,趙驥就呵呵一笑:“他有七步成詩之才?”
彭姮容道:“上次他陪我逛你們良州的錦屏山,在路上一口氣連作了三首古詩。”
趙驥驚的嘴都合不攏,這可是聞所未聞之事,趙亮從未提起過,也沒聽王隆說過。
何恭甫喜道:“趙亮兄弟既有子建之才,那就請即興作詩一首,也讓我們今晚的良會載入成都文化史冊。”
趙驥看著早已心無旁鶩,沉于自己世界之中的趙亮,心道:“載入文化史冊,怕是要載入笑林史冊喲。”
不禁為他擔心之極,生怕他又憋一半天,最后仍是差個一句兩句,作出一首殘詩來。
一念甫閃,只聽趙亮輕聲吟道:
太白離此我復來,
不羨詩仙萬斗才。
工部草堂秋風遠,
古柏森然武祠栽。
得遇彭何二賢愛,
洋車轔轔蓉城快。
雅聚西餐刀和叉,
撫桌暗嘆故俗改。
新樓櫛比街邊擺,
學堂如林舊都開。
只道世風難復古,
孔孟若還不縈懷。
趙亮吟罷,眾人一時目瞪口呆。
趙驥道:“四弟呀,你當真有七步之才啊!只是你這最后兩句,只道世風難復古,孔孟若還不縈懷,是啥子意思?”
何恭甫道:“我看這兩句的意思,是說現時代了,孔孟的書讀不讀的也不要緊了,是不是?”
兩名侍者手里分托著兩只木盤,上面覆著閃亮的圓形鋼蓋,先送到何恭甫和彭姮容面前。
侍者揭開蓋子,里面黑乎乎的鐵盤里盛著冒著熱氣,尚在滋滋作響的牛排,香氣立即沖擊著眾人的鼻翼。
趙亮哪顧得解釋他的詩,看著盤里那片紫黑色的肉,又好奇又好饞。
彭姮容逗他道:“看著想不想吃?”
趙亮直點頭。
何恭甫道:“莫急,你們的一會兒就到。”
侍者穿梭兩次,便將剩下的三份送了上來。
趙亮雖早就暗中直吞口水,但面對著一整砣的肉,卻手捏刀叉,猶似重如千釣,不知如何措手,不禁面現焦急之色。
趙驥和陳翊升自然比趙亮穩得多,只面帶微笑地看著何恭甫和彭姮容。
何、彭二人相視一笑,便拿起刀叉,一邊輕聲解說,一邊切割示范。
趙亮一學就會,試著自己切了幾下就能掌握要領了,很快便用叉子叉著肉塊送進嘴里大塊朵頤。
趙驥學得也不慢,只是不象趙亮那般猴急,用刀叉按規矩慢條斯理地切了,也用叉子送進了嘴里。
只可憐陳翊升,到底年長許多,學不了那么快,刀將盤子拉得嗤啦直響,切割半天還沒吃到嘴里,還間或有一兩聲銳音,直搗人的耳膜,讓人皮膚起慄。
臨桌正好是一桌中國人,聽到聲響便向這邊投過來訝怪和鄙夷的神色,弄得陳翊升信心全無,擲下刀叉嘆道:“人過三十不學藝,看來我是完不了這個洋格了。彭小姐,你剛才不是說有米飯嗎,麻煩你替我叫碗米飯來吃就行了。”
彭姮容便替他向侍者要米飯。
何恭甫道:“陳掌柜不要著急,也不要看旁邊人的眼色,只要握刀稍微用點力,慢慢地切就行了。我再給你試一遍,你看好哈。”
陳翊升只得又拿起刀叉,叉住盤中那塊又愛又恨的牛肉,跟著何恭甫的動作用力地切割,終于切下一塊肉來,送進了嘴里。
那肉焦而不糊,嫩而不生,吃在嘴里柔順化渣,跟良州張飛牛肉相比,果然又別有風味兒。
吞下一大塊牛肉,陳翊升笑道:“我還以為這洋牛肉和我們中國的牛肉會有好大的不同,其實也不過是佐料放得不一樣,做法不同而已,吃也吃得慣。”
趙驥道:“我們做的牛肉不比它差。”
何恭甫道:“從我們吃這牛排中,也發現一個道理,洋人吃的東西,我們不是吃不來,也不是做不來,只不過不曉得時,還以為有多么地不同,或有多么地了不得。你們說對不對?”
趙驥笑道:“恭甫兄這是有所指啊。”
何恭甫道:“趙驥兄明白我所說的就行啦。”
侍者又送來五只大玻璃酒杯,分擺在每個人的面前,給每一只杯子里倒上半杯紅亮的葡萄酒。
何恭甫端杯道:“這是法國的葡萄酒,你們嘗一嘗,看跟你們良州的壓酒比起來怎么樣?”
眾人還沒端杯,趙亮就叫道:“我曉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在唐朝就有了。”
何恭甫道:“對對,趙亮兄弟的確知識廣博,說不定古人所說夜光杯就是這玻璃杯也未可知,那我們就來葡萄美酒夜光杯,只管喝來莫人催。”
話未說完,眾人笑成一團。
彭姮容笑得氣喘,一粉拳打在何恭甫肩上,道“你又莫得七步成詩之才,也學人家趙亮兄弟作詩。你各人東施效顰也就算了,讓我們笑岔了氣兒可得找你算賬。”
燭光搖曳中,大家一邊說笑,一邊吃著牛排,喝著葡萄美酒,只覺得心馳神迷,讓人恍若夢中。
趙亮喝了兩杯葡萄酒,臉上已是紅暈如霞,靠在椅背上,迷離著雙眼道:“我這回兒終于理解了李太白所說‘錦城雖云樂’的意境,以前讀到這句時我常想,成都有啥子好耍的嘛,會超過大唐的都城長安?”
何恭甫道:“那你現是啷個看的呢?”
趙亮道:“成都和長安相比,不是比繁華,更不是比氣派,也不是比風景,而是成都人閑雅舒適的生活方式,讓李太白沉醉其間了,所以感慨萬端,都不想離開了。”
何恭甫認真地想了想,連說有道理。
正說著,屋里電燈熄滅,只靠各桌蠟燭照明,緊接著一陣清脆悠揚的音樂聲響起,在房間里回蕩,擊打著每一個人的耳鼓。
原本還有些嘈雜的餐廳里,立時安靜如湖,那樂聲便猶如一陣陣的漣漪,在湖面層層蕩來。
樂音忽低忽高,悠遠綿長,重復往還,直撓得人心里又癢又喜,感覺萬分奇妙。
眾人都聽得癡了,不知是何樂曲,也不知是何樂器所奏。
一曲畢,電燈復亮,趙亮嘆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啊!”
眼光在房間里尋找,看見屋中央放著一個黑光锃亮的龐然大物,上面的蓋板用一根木棒支撐了起來,一個穿著拖地長裙的西洋女子,正從那龐然大物前起身,對著屋里坐中諸人笑吟吟地躹躬致謝,
眾人報以掌聲。
何恭甫道:“中間那大家伙叫鋼琴,是西洋樂器,剛才這首曲子名叫《致愛麗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名曲!”
趙驥道:“這曲子雖跟我們中國的樂曲完全不同,那笨重不已的家伙也不象我們的笛子、古琴、二胡啥的,但按出來的聲音很好聽。”
何恭甫道:“鋼琴叫彈,跟我們說的彈琴一樣,只不過它彈的不是弦,而是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