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纏論操盤術2:結構分析與形態確定實戰精解
- 李一波
- 1837字
- 2019-07-30 13:15:12
1.7 纏論中樞形態
纏論中樞的定義中,某級別走勢類型,被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所重疊的部分,就成為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中樞形態的規模可大可小,只要形態上滿足中樞形態的定義,就構成纏論中樞形態。纏論中樞出現在回升趨勢或者回落趨勢中,是趨勢延續過程中一定會有的形態。
1.7.1 回升趨勢中樞形態
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股價漲幅擴大總會出現調整的形態。調整階段,股價很容易完成纏論中樞形態。纏論中樞形態是配合纏論趨勢出現的形態,該形態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取決于股價調整的情況。如果拋售壓力很大,那么股價調整的時間就會比較長,股價在充分回調以后觸底回升,并且再次進入到纏論回升趨勢。
纏論回升趨勢中,股價中樞調整形態里股價波動空間較小。實際上,利用中樞調整的機會獲取廉價籌碼,投資者可以在股價進一步上漲期間擴大盈利。
形態特征:
A.股價中樞震蕩:股價中樞震蕩前,股價已經在回升趨勢中擴大了漲幅。漲幅增加以后,拋售壓力加大,使得高價區的中樞形態出現。
B.MACD指標回調0軸線:在中樞震蕩期間,MACD指標的DIF線回調0軸線,提示股價已經調整充分。形態上的纏論中樞完成。
C.高價區中樞形態出現:股價脫離中樞形態,擴大漲幅以后再次出現纏論中樞形態,中樞震蕩過程中,DIF線再次回調。同時,DIF線獲得支撐后開始反彈,推動股價進一步脫離中樞形態。

圖1-14 ST江化14日K線
操作要領
1.從股價中樞震蕩來看:股價從D回升到A的時候,中樞震蕩形態出現在A位置。股價在A位置的震蕩時間較長,是回升趨勢中典型的中樞調整形態。
2.從MACD指標回調0軸線來看:A位置的中樞震蕩期間,MACD指標的DIF線從M位置回調到0軸線,并且進一步調整到S位置的低點。指標靠近0軸線并低于0軸線,表明中樞震蕩期間股價調整到位。等待DIF線從S位置回升以后,股價脫離了A位置的中樞調整區間。
3.從高價區中樞形態出現來看:在股價脫離A位置的中樞形態以后,股價漲幅擴大至B位置。B位置是中樞調整的階段。同期MACD指標從M1位置回落到S1。S1位置高于0軸線,表明股價調整力度不大,B位置的纏論中樞形態已經完成。在MACD指標從S1位置回升以后,股價脫離B位置中樞形態,漲幅擴大至G位置。
總結
回升趨勢中,纏論中樞形態改變了股價上漲的節奏。調整期間,低價買點出現在中樞形態的低價區。通過MACD指標的DIF線觸底,可以發現低價買點。
1.7.2 回落趨勢中樞形態
在股價回落的過程中,股價跌幅擴大總會出現調整的情況。下跌過程中,股價的調整是少量投資者買入股票造成的,這與回升趨勢的調整有很大區別。調整階段,股價以弱勢反彈的形式完成纏論中樞形態。纏論中樞形態是配合纏論下跌趨勢出現的形態,該形態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取決于投資者買入股票的力度。如果僅有少量資金流入,股價反彈期間遇到的阻力很強,那么股價調整的時間會比較短,股價漲幅較小。接下來,股價還會進入進一步的下跌通道。
纏論回落趨勢中,股價中樞調整形態里股價漲幅受限。實際上,利用中樞調整的機會減少持股,投資者可以在股價進一步下跌期間降低虧損。
形態特征:
A.股價中樞震蕩:股價中樞震蕩前,股價已經在回落趨勢中擴大了跌幅。跌幅增加以后,買盤力量提升,使得低價區的中樞調整形態出現。
B.MACD指標反彈至0軸線:在股價中樞震蕩期間,MACD指標的DIF線反彈到0軸線,提示股價已經漲幅到位。形態上的纏論中樞已經完成。
C.低價區中樞形態出現:中樞形態完成,股價脫離中樞形態,擴大跌幅后再次出現纏論中樞形態。中樞震蕩過程中,DIF線反彈到0軸線附近遇阻。同時,DIF線遠離0軸線期間,推動股價進一步脫離中樞形態。

圖1-15 天順風能日K線
操作要領
1.從股價中樞震蕩來看:A位置的股價中樞震蕩前,股價已經在L位置擴大了跌幅。股價從G位置開始見頂,經歷L位置纏論線段以后,A位置的反彈走勢期間,纏論中樞形態完成。A位置的中樞震蕩空間不大,股價并沒有結束回落趨勢。
2.從MACD指標反彈至0軸線來看:A位置的股價中樞震蕩期間,MACD指標的DIF線從M反彈到N位置的0軸線附近。而0軸線是DIF線的壓力位,指標遇阻提示股價已經漲幅到位。形態上的纏論中樞已經在DIF線見頂的N位置期間完成。
3.從低價區中樞形態出現來看:股價在L1位置出現了纏論線段,股價跌幅擴大后,中樞形態在B位置出現。與A位置相似的是,DIF線從M1反彈至N1位置0軸線附近,提示纏論中樞形態完成。接下來,纏論線段L2期間股價擴大了跌幅,股價殺跌至D位置的低價區。
總結
在股價進入下跌趨勢以后,MACD指標的DIF線總是在0軸線下方運行。即便在下跌趨勢中纏論中樞震蕩期間,DIF線也很難突破0軸線。那么,根據DIF線見頂0軸線來確認中樞形態,就容易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