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關關雎鳩與參差荇菜1

劉華杰

 

歷史學家鄭樵細致地評說道:

夫詩之本在聲,而聲之本在興。鳥獸草木乃發聲之本。漢儒之言詩者,既不論聲又不知興,故鳥獸草木之學廢矣。若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若不識雎鳩,則安知河洲之趣與關關之聲乎?凡雁鶩之類其喙褊者,則其聲關關;雞雉之類其喙銳者,則其聲鷕鷕。此天籟也。雎鳩之喙似鳧雁,故其聲如是又得水邊之趣也。

這次針對的是《詩經》首篇廣為人知的詩歌《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鄭樵提到的“河洲之趣與關關之聲”,對于準確把握這首詩的意境確實很關鍵。以前我也沒在意聲音的問題,對場景的體會也不深。我在北京延慶野鴨湖也見到一些黑翅長腳鷸(Himantopus himantopus),但那季節那場面與黃河濕地無法比,只是令我簡單地想起《關雎》。直到有一次,內蒙古大學科技哲學任玉鳳老師請劉兵和我等到包頭附近游覽,我有幸見識了大量黑翅長腳鷸在黃河沿岸的濕地上空自在地飛翔、鳴叫,我才算領會到《周南·關雎》的奧妙。當時心情極佳,仿佛通過時間隧道,跨入了祖先的生活世界,與先民一起站在黃河邊欣賞大自然的美麗。

《關雎》整體上寫男女相見、相戀,把人再考慮進去,整個畫面更是非同一般:水鳥在河上嘁嘁叫著,小伙子望著身材窈窕的姑娘,萌生愛意。水中莕菜漂浮在美女左右,自然而然地襯托著佳人的身段。這情景令青年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孔子曾這樣評價道:“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其中,淫,過也。在孔子看來,這首詩的藝術手法表現得恰到好處。

詩中反復講一種水生植物莕菜,其地位想必相當于今日的玫瑰(實為月季)。現在流行送玫瑰,那時可能流行賞莕菜。《詩經·國風·關雎》中提到的這種愛情植物“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也寫作“荇菜”,莕與荇這兩個怪模樣的字都讀作“性”(xìng)。

國標字符集(GB231280)中沒有收“莕”字,“荇”也僅列在國標二級字中。當初制訂標準的人似乎不太看重這個物種。這屬于瞎猜測,不過,從《詩經》的創作到現在有兩千多年了,人們逐漸遺忘了這種植物,倒是事實。“性”依然,“莕”淡出矣!

北京大學校園中的未名湖和朗潤湖就有莕菜,靜靜地漂浮在湖邊水面上,每年6月都如期開出漂亮的金黃色小花。如今沒多少人認得“她們”,甚至極少有人低頭看一眼。

夏日里,校園里的戀人們坐在湖邊石墩上親密、嘮叨之余,幾乎不用故意扭動身軀,莕菜就會落入視野。我擔保,莕菜的葉和花絕對值得仔細觀賞。戀愛時想想《關雎》,也并不跑題。

莕菜這種植物,葉頗像睡蓮或莼菜,細看卻是不同的。莕菜的莖分節,節上長葉和花葶。葉革質,下面紫褐色,上面光亮呈綠色。花冠黃色,5深裂,5次旋轉對稱。花冠每個裂片邊緣都長有較寬的薄翅,狀似枕頭、長裙上的“扉子”,邊緣還有不整齊的小鋸齒。整體上看來,花冠像舞臺上奇特的花扇。

2011年6月1日早上8點多,我走過未名湖北岸。見到湖邊大量莕菜舉著一把倒置的小黃傘漂浮在水面。天旱,莕菜倒長得格外好。但當天沒帶相機,立即決定第二天專程來北大拍攝。

6月2日不到6:50就來到湖邊花神廟旁,頭一天一片一片的莕菜花竟然不見了,難道一天時間就開過了?不大可能吧?

走近了瞧,確認頭一天開放的花確實不見了,但水面豎起無數支宛如黃色朝天椒的“小花棒”,是未開放的花苞還是頭一天開過晚上又重新合攏的舊花?估計是前者。陽光已經照耀著湖面,相信不久花就會被光線“烤”開。

10分鐘后花苞前端張開一條縫,露出顏色更黃的花瓣,花葶微微向東(朝向太陽)彎曲,25分鐘后花瓣全部打開。不過,陰影處的莕菜依然如7時前的樣子。由南岸繞到西北角“翻尾石魚”小島上,平時水多,無法直接上島,如今可以踩著大石頭,輕松上去。小島只有十多平方米,長滿蘆葦。只聽莕菜花叢中有響聲,仔細一看才發現一只雌綠頭鴨帶著八只孵化不久的小鴨。八只小鴨十分可愛,與母親如影隨形。母鴨警覺性很高,每過幾秒就會抬頭四處張望,然后急忙與小鴨一起吃東西。這一大家子,我前一周在“文水陂”下的未名湖耳湖中已經見過一面,如今一只未少,令人歡喜。

與莕菜類似,還有一種迷人的植物長在水中,它的名字叫“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不過,《北京植物志》根本沒有記載這種在我看來極為重要的睡菜,不知是何種原因。睡菜比莕菜還美麗,北大未名湖中應當引進這種植物。

在朋友的幫助下,2009年4月27日開車約100公里(單程)尋找睡菜。睡菜真的非常漂亮。只為了看一種植物而遠行,值得嗎?絕對值得。有一年為了找一種逸生的藥用鼠尾草,我曾從北京專程趕到河北沙城。

睡菜特征明顯。葉基生,三出復葉。葉柄較長,可達20厘米,基部變寬,鞘狀。花葶由根狀莖頂端抽出,總狀花序。花冠乳白色,深裂,也是5次旋轉對稱。當然,花冠個別有6深裂的,就像紫丁香花除了4裂還有5裂、6裂、7裂的一樣。最特別之處是,花冠內表面長有流蘇狀的毛,非常精致、漂亮,很像人造毛皮或者高檔白地毯上不那么密實的毛線。“毛線”長約6毫米,并非直線,中間有若干“之”字曲折。雄蕊著生在冠筒中部,恰好安排在各個花筒裂片的凹坑處。雄蕊頂端的花藥紫黑色,呈倒鉤狀。花冠正中間是雌性生殖器官——花柱。柱頭末端微微3裂,呈淡黃色。從進化的眼光看,所有這些“設計”都與昆蟲傳粉有關。

睡菜,為啥叫這名字?它有什么用?能吃嗎?

我也不知道。《本草綱目》中就這樣叫了。也有叫它瞑菜、醉草的。據說此植物的根有潤肺、止咳、安眠的作用,名字也許跟這有關。它確實是一種草藥,至于有什么藥性,我并不關心。

法國思想家、植物愛好者盧梭曾說,江湖醫生曾牢牢把持了植物學界,而在他們眼中,植物被精簡成了藥草,“人們從中只看到肉眼根本看不到的東西,也就是張三李四任意賦予它們的所謂藥性”。

在北京,估計沒有多少人見過睡菜。但睡菜并不寂寞,它為自己開花、為昆蟲開花,總之,它是它自己。正如窈窕淑女為自己而美麗,她是她自己。我們愛美女,但上帝造美女并非只為我們。

 

 

韓少功說:“自然是生命存在的一個基本條件,甚至就是我們的生命本身。如果沒有這些動物和植物,沒有一種生態網絡,人肯定不是這個樣子。那么對自然的取消,就是對人的取消。對自然的漠視,就是對人的漠視。實際上,現代化一直在割斷人與自然的聯系,至少從感覺上首先切斷這種聯系。”2000年5月,韓少功和妻子,以及一條名叫三毛的獅毛狗,遷入了汨羅江邊的八溪峒,在智峰山下過起了半耕半讀的田園生活。

隨著人感官的痊愈,大自然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一派詩意盎然的氣象和一種難以言表的慰藉力。與作為心靈窗戶的感官同時蘇醒的,還有一顆對自然生命充滿好奇的孩子氣的心,一種擺脫功利計較貴賤分別的平等親和的態度,一種莊子哲學里反復頌揚的齊物論。在與園子里的植物和動物朝夕相處的過程中,韓少功與這種人類以外的生命結下了不解的緣分,成為它們的知心人。他驚奇地發現,不僅動物,就連植物都有著敏感的靈性和內心的情感活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慈利县| 大关县| 三明市| 彭州市| 合川市| 抚州市| 太仓市| 宕昌县| 衡东县| 海门市| 肃南| 达孜县| 伊春市| 绵阳市| 通河县| 庆阳市| 广灵县| 日照市| 香格里拉县| 宁陵县| 贵南县| 抚松县| 鹰潭市| 广水市| 施甸县| 鄂温| 垣曲县| 怀柔区| 汉阴县| 偃师市| 舞阳县| 连云港市| 德兴市| 禹州市| 临沭县| 漾濞| 泽库县| 九江县| 利津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