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經絡的秘密
- 唐頤
- 16字
- 2019-09-29 14:15:53
第二章 人體的活地圖:認識經絡系統
經絡總系統經脈和絡脈
經絡是貫穿人體全身的一些路線,古人稱之為經脈,而在這些大干線上的分支,就是絡脈,脈是這種結果的總括概念。
人體經絡系統詳解
人體經絡系統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它的組成要素是經脈和絡脈。
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分為“正經”和“奇經”兩大類。正經有十二條,包括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共四組,每組三經,合稱“十二正經脈”。一般來說,十二正經都有一定的起止點、循行部位和交接順序。奇經則沒有。
奇經有八條,即沖、任、督、帶、陽蹺、陰蹺、陽維、陰維,通常稱作“奇經八脈”。奇經在經絡系統中具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絡中氣血的作用。
絡脈是經脈的小分支,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別絡是其中最大的部分,別絡名稱來源于本經別走鄰經之意,共有十五條,即十二經與任、督二脈各有一支別絡,再加脾之大絡,合稱“十五別絡”。浮絡顧名思義,是浮行于淺表部位的絡脈,分布廣泛,沒有定位,有溝通經脈、輸達肌表的作用。脈最小的分支稱為“孫絡”,分布全身,難以計數。
除此之外,經絡系統的組成中,還包含了它的連屬部分,即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
經絡和脈絡的區別
經絡和脈絡最主要區別就是經絡為主干,脈絡是主干的分支。“經”有路徑的含義,是運行氣血、轉送營養的主干線,一般較為粗大。而絡是網絡的意思,一般較為細小,是經絡的分支。
如果我們把經絡比喻成河流,經脈就好像是長江、黃河,絡脈則是從長江、黃河分出的支流。絡脈從經脈分出后,再一級一級細分,最終形成了在全身無處不在的立體網絡。并通過這個網絡將經脈中的氣血營養輸送到人體中的每一個角落。
人體經絡系統
經絡總覽表

經絡在全身分布規律
六陰經 分布于四肢內側和胸腹。
六陽經 分布于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干。
三陰經上肢為手太陰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后。下肢為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至內踝8寸以上,太陰交出于厥陰之前。
三陽經上肢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后。下肢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后。
足少陰腎經 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
足太陰脾經 行于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旁開4寸處。
足厥陰肝經 循行規律性不強。
足陽明胃經 分布于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
足太陽膀胱經 行于背部,分別于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
足少陽膽經 分布于身之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