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序

一 卡爾·比勒生平本節資料取自:(1)Thomas Schreiber. Karl Bühler. Sein Leben und Werk. Diss. Universit?t Würzburg,2009.(2)Achim Eschbach(Hrsg.). Karl Bühler. Schriften zur Sprachtheorie. Tübingen: Mohr Siebeck,2012.

卡爾·比勒(Karl Bühler)(1879—1963)是語言心理學家、語言哲學家,德國思維心理學維爾茨堡學派的領袖,格式塔心理學的重要代表。

1879年5月27日,卡爾·比勒出生于海德堡附近麥克斯海姆的一戶農家,是家里四個孩子中的老大。因家境關系,他小學只能就讀于平民的公立學校和市立學校,在當地神父的幫助下才得以完成高中學習。1898年7月,卡爾以平均1分的優異成績高中畢業。

卡爾·比勒聰穎好學,興趣十分廣泛,本來計劃在大學學習神學,但后來放棄了這一計劃,來到布萊斯高的弗萊堡大學,準備學習數學,卻再次改變計劃,師從醫學名家約翰·馮·克里斯(Johannes von Kries)教授學習醫學,同時選修哲學大家海因里?!だ顒P爾特(Heinrich Rickert)的哲學課程,1903年以《顏色的生理學感知》為題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后,比勒懷著對心理學的熱愛轉往斯特拉斯堡大學和柏林大學,師從本諾·埃爾德曼(Benno Erdmann)和卡爾·斯通普夫(Carl Stumpf)學習哲學,主要研究經院派道德哲學家亨利·霍姆(Henry Home),并于1904年11月5日在斯特拉斯堡大學以《亨利·霍姆研究》(Studien über Henry Home)的畢業論文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斯通普夫和埃爾德曼都是當時研究感知問題的哲學大家,對比勒的哲學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攻讀哲學博士學位期間,比勒曾在馮·克里斯的生理學研究所兼職,開展對神經問題的研究,還短期在航海輪船上擔任過醫生。1904—1905年冬季,比勒在柏林心理學研究所工作,1905年夏季曾赴波恩聆聽埃爾德曼的講座。他一直醉心于思維心理學的研究,1905年秋天受到著名心理學家奧斯瓦爾德·屈爾佩(Oswald Külpe)的邀請如愿來到德國思維心理學重鎮維爾茨堡大學,從1906年10月初起在心理學研究所擔任屈爾佩的助手。

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當時德國乃至世界公認的大家,屈爾佩是他的門生,同樣赫赫有名,“維爾茨堡學派”(Würzburger Schule)在學界名聲大噪,比勒被選為助手意義非凡。期間,比勒于1907年完成了教授資格論文,題為《思維過程心理學的現狀和問題》(Tatsachen und Probleme einer Psychologie der Denkvorg?nge),該文是思維心理學實驗研究的一部力作,于1907年和1908年分兩部分在《心理學檔案雜志》(Zeitschrift Archiv für die gesamte Psychologie)上發表。這部著作不僅使比勒獲得了編外講師資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引發了一場與威廉·馮特的激烈爭論,即德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馮特——比勒之爭”(Bühler-Wundt-Kontroverse)。馮特是德國思維心理學的泰斗,所以,這場爭論對于比勒意義巨大,使他一夜成名,而《思維過程心理學的現狀和問題》隨之也成為維爾茨堡學派的綱領性文獻。屈爾佩思維心理學維爾茨堡學派被譽為“20世紀以來的一個國際品牌”,比勒作為該學派的一員干將,得以鞏固自己的學術地位。

1909年比勒跟隨屈爾佩轉職到波恩大學,后于1913年隨師至慕尼黑大學任職。在波恩和慕尼黑,他們很快建立起心理學實驗室,深入開展思維心理學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比勒曾以上尉軍醫的身份在西線部隊服役,1915年屈爾佩在野戰醫院因罹患傳染病去世,比勒隨即返回大學并接替了屈爾佩的教席,同時繼續在野戰醫院開展對大腦損傷患者的治療,由此獲得的生理學認識為日后在維也納從事失語癥研究提供了基礎。

一戰期間,比勒在慕尼黑結識了夏洛特·馬拉科夫斯基(Charlotte Malachowski)。夏洛特當時受斯通普夫舉薦,來到慕尼黑屈爾佩門下攻讀思維心理學博士學位,屈爾佩逝世之后,比勒接任導師之職。1916年4月4日,比勒在柏林迎娶夏洛特為妻,1917年誕下女兒英格博格(Ingeborg),1919年又添兒子羅爾夫(Rolf)。

夏洛特·馬拉科夫斯基1893年12月20日出生于柏林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母親蘿絲(Rose)興趣廣泛,熱愛歷史和考古,掌握多種語言,見多識廣,雖因時代所限,女子不入大學,但完全稱得上知性才女,且高傲嚴苛。父親赫爾曼(Hermann)是柏林赫赫有名的建筑師,幽默風趣,結交廣泛。與大多數猶太家庭一樣,馬拉科夫斯基一家也信奉新教,這并沒有多少宗教信仰的意涵,而只不過是外來族群接受同化的一種表達。在當時的德國,他們雖然信奉基督教,卻仍被視為猶太人,這為卡爾·比勒日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高中畢業之后,夏洛特于1913年開始在布萊斯高的弗萊堡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1918年在慕尼黑大學完成博士論文《論思想的起源:關于思維心理學的實驗研究》(über Gedankenentstehung:Experimentelle Untersuchungen zur Denkpsychologie),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隨夫來到德累斯頓工業大學(TH Dresden),繼續從事兒童心理學和青年心理學研究。1920年她完成教授資格論文,并在薩克森獲得一個教席,日后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童心理學家。

比勒夫婦的婚姻關系并不和諧,多有蹉跎,甚至在1930年代一度達到離婚的邊緣。究其根源,一方面,夏洛特是美麗才女,心氣高昂,長時間生活在作為學界名流的丈夫的陰影之下,不為學界認可,難免產生心理壓抑。在維也納期間,夏洛特從未獲得教授之職,只是受聘于丈夫的研究所,最后才獲得了一個特設教授的職位。另一方面,比勒夫婦二人的學術思想存在巨大分歧。在《心理學的危機》中,比勒對美國行為主義給予猛烈抨擊,同時也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說存在激烈沖突。相反,夏洛特1920年代訪學美國,對行為主義心向往之,欣然將其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此外,她也是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派的活躍分子。再者,比勒夫婦不僅年齡相差14歲,性格上也有很大差異。比勒的行為舉止體現出19世紀德國典型的學究和紳士風范,優雅之中透著威嚴,且頗具大男子主義,這從他那鮮明的巴洛克文風、在研究所斯文嚴謹的領導作風可見一斑;而夏洛特美麗開朗,思想前衛,樂于交際,堪稱維也納名流。況且比勒出身貧寒,而夏洛特則是來自帝國首都柏林的大家閨秀。凡此種種,加大了比勒夫妻關系磨合的困難。作為比勒夫婦婚姻關系的佐證,比勒研究專家阿希姆·艾施巴赫(Achim Eschbach)曾提到夏洛特在維也納時期的緋聞。

1918年,比勒受聘為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副教授。1922年,他接受維也納大學的聘請,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下組建心理學研究所,同時承擔維也納師范學院的教學工作。1921—1927年,比勒擔任德國心理學學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Psychologie)秘書,自1928年起出任學會主席,主辦了1929年維也納第11屆和1931年漢堡第12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直到1933年納粹時期因妻子夏洛特的猶太血統而被迫退出學會。在國際學界,比勒儼然成為德國心理學學會的化身,享有“比勒學派”之譽。

納粹統治之前很長一個時期,比勒一直是德國心理學的核心人物,享有崇高的學術聲望,尤其為美國學界所青睞。1927—1929年,他先后三次收到美國大學的客座教授聘書,但三次都拒絕前往。1927年,他接受俄亥俄威頓堡學院(Wittenberg College)授予的法學榮譽博士學位。1930年,他婉拒了哈佛大學和福特漢姆大學的聘請,1937年再次婉拒來自美國大學的聘請。1927—1928年比勒在美國訪學一年,被斯坦福、約翰·霍普金斯、哈佛、芝加哥等多所知名大學聘為客座教授。但他不為所動,堅守在維也納的研究。不過,1930年婉拒哈佛大學的聘任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否則,他后來的學術道路可能非常不同。

很多事實都說明比勒當時在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當年柏林大學招聘斯通普夫的繼任者,比勒在應聘者中排名第二,呼聲很高,同時,格拉茨大學也力邀他加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比勒參加1921年維也納大學的招聘,當時激烈的競爭非同尋常,而比勒仍然能夠過關斬將,成功獲聘。當時招聘委員會的賴寧格爾教授(Reininger)寫有如下評語:“我們需要一位全能的心理學家,而比勒正是這樣的人選,他成功地開辟了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開創了全新的方法。他工作熱情飽滿,方法靈活,一定能夠通過實驗的方法推進心理學棘手難題的解決。錄用他無疑將是一個巨大的收獲?!?/p>

1922—1938年,比勒以心理學教授身份任職于維也納大學,領導該校的心理學研究所。在維也納,比勒獲得了優越的實驗心理學研究條件,包括高水準的心理學實驗室、學術報告廳、練習室,甚至擁有一座圖書館。在維也納任職的16年是比勒學術生涯的輝煌期,此時的比勒在學術界異?;钴S,參加了眾多的學術組織,如“維也納教育學會”(Wiener p?dagogische Gesellschaft)、“維也納社會學學會”(Soziologische Gesellschaft in Wien)、“文化學學會”(Kulturwissenschaftliche Gesellschaft)、“精密科學領域外國學者講學委員會”(Komitee zur Veranstaltung von Gastvortr?gen ausl?ndischer Gelehrter der exakten Wissenschaften)、“奧地利科學院”(?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學術研討小組”(Seminaristische Arbeitsgemeinschaft)、“奧地利文化協會”(?sterreichische Kulturbund)、“國際學者聯盟”(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Unions Intellectuelles)。1922—1938年,比勒指導了來自世界各地大量的博士研究生。在維也納,他的心理學講座開始在小教室上課,卻很快改在最大的報告廳,聽眾多過千人。當時在維也納并存三大學派:弗洛伊德學派、阿德勒學派和比勒學派,足見比勒學術地位之高。

經過長期的實驗研究和資料積累,比勒的理論構思臻于成熟。1922年,他將研究重心由實驗室轉向書齋,潛心于語言理論三部曲的創作:語言的描述理論、表達理論和感召理論?!侗磉_理論》(Ausdruckstheorie)和《語言理論——語言的描述功能》(Sprachtheorie. Die Darstellungsfunktion der Sprache.)相繼于1933年和1934年出版,按照既定計劃,他應該在完成“感召理論”之后進而提出自己的普通符號學理論體系,建立一種“人文科學邏輯學”(Logik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

正值學術輝煌,卻不料黑暗突然降臨。1938年,德國納粹吞并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自然在劫難逃。妻子夏洛特因猶太血統而受到迫害,比勒也因拒絕與她離婚而招致連坐。1938年3月末,比勒被捕。當時其妻正在奧斯陸訪學,通過諸多外交途徑的努力,比勒被監禁六周之后得以重獲自由。他的獲釋沒有履行任何文字程序,于是他的入獄也就成為一個不明不白、沒有“說法”的事件,對此,比勒在1938年5月所寫的一份個人履歷中,將自己被捕入獄歸咎于“錯誤的告發”(irrtümliche Anzeige)。獲釋當年10月,比勒攜女兒投奔妻子,一家人在挪威獲得政治庇護。在挪威,夏洛特一度被聘為奧斯陸大學的教授,而比勒則自1938年5月起被迫退休。雖然退休令于1939年初撤銷,被納粹沒收的家產卻是一去不返,其中包括比勒珍愛的藏書。1940年5月,納粹侵襲挪威前夕,比勒受聘前往美國,夏洛特也得以搭乘納粹占領之前的最后一班飛機逃往英國,投奔正在那里就學的兒子羅爾夫,之后也接受了伯克利的教授職位去往美國。1940年,比勒夫婦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比勒曾經在多所大學擔任教授。

1945年,羅爾夫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學博士學位,比勒夫婦隨之遷往加州。在美國,比勒雖然獲得了自由和尊嚴,卻為生計所迫,完全停止了理論研究。為了資助兒子的學業和支付女兒從瑞典來美國的路費,比勒盡可能多地承擔教學等各種瑣碎的任務:接受了南加州大學一個教授助理的職位,同時在洛杉磯擔任心理咨詢師,1950年又來到好萊塢經營心理學診所。

比勒學術生涯的終結還在于美國當年的學術生態。20世紀初期,行為主義盛行于美國心理學界,其主要觀點是:心理學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而不應該研究意識,因為意識存在于人腦之中,無從觀察,不可捉摸,就像無形的“鬼火”一樣,沒有科學根據。心理學應該運用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特別是以定量方法研究行為,因為人的行為是由意識折射出的客觀現象,看得見、摸得著;行為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而這些反應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行為主義者認為,具體的行為反應取決于具體的刺激強度,因此把“刺激——反應”作為解釋一切行為的公式,反對內省的研究方法。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任務就在于發現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聯系,從而根據刺激而推知反應,反過來又可通過反應推知刺激,最終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如此,心理學的問題主要被歸結為生理學問題。

而比勒主張采取客觀觀察與內省相結合的方法,認為行為現象包括那些看不見的“現象”,心理學觀察的對象自然也包括經內省而得的“現象”,所解決的是心理生理學的問題。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與比勒心理學形成嚴重的對立,也最終成為一道令比勒無法逾越的鴻溝。

比勒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和成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60年,第16屆國際心理學大會在波恩召開,組委會特別邀請比勒擔任大會榮譽主席,同時,德國心理學學會將代表德國心理學最高榮譽的“威廉·馮特獎章”授予比勒,以表彰他對德國心理學的杰出貢獻。此前1959年,德國同行還為比勒出版了紀念文集,以表達對這位心理學前輩的崇高敬意。

1963年10月24日,卡爾·比勒在洛杉磯逝世,享年84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容城县| 黑龙江省| 县级市| 南溪县| 灵璧县| 图木舒克市| 定兴县| 宣威市| 江油市| 新巴尔虎右旗| 石楼县| 维西| 万安县| 陆良县| 青河县| 神木县| 准格尔旗| 英山县| 洛川县| 北辰区| 华容县| 普兰县| 镇远县| 英吉沙县| 绵阳市| 成都市| 织金县| 喀什市| 手机| 贺州市| 简阳市| 寿光市| 洛阳市| 阜城县| 方山县| 盐池县| 河南省| 临沭县| 中山市|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