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學術自由,堪稱典范

稷下學宮能成為戰國諸子百家爭鳴的主陣地,主要在于它實現了真正的學術平等與自由,這是它留給后世的最珍貴的精神遺產。

學術自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思想根基和精神源泉,是稷下學宮和希臘學園以各自方式共同呈現給人類的最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自由的基礎是平等,沒有平等就沒有自由。希臘學園中所表現的學術平等主要體現在“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追求。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身先垂范,在批判師說的基礎上成就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偉大貢獻,從而在學園中形成了獨立思考、學術自由的傳統精神。而稷下所體現的學術自由,主要展現為統治者與學者之間的學術平等和自由的理念。這一點就更難能可貴,史所難尋。尤應值得指出的是,稷下學宮是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國辦大學,“喜議政事”是其基本功能,“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事主”是稷下先生的強烈愿望。因而,他們可以對齊統治者獨立自由地發表政治見解甚至提出批判反對意見,而齊統治者則對各種意見,一概采取從善如流、平等相待的態度,這就是一種更為珍貴堪稱典范的平等精神了。稷下的學術自由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尊重學士,平等禮遇。為了吸引大量學者來稷下講學、爭鳴、議政,齊國統治者采取特殊的政策為學者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來者,熱情接待,精心安置;走者,以禮相送,重金饋贈;離后再來,仍然歡迎。政治上,齊國君主不以政治干涉學術,不以好惡而行褒貶。“禮賢下士”是戰國時代的風尚,但齊國統治者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不僅為當時各國所少見,在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史上也堪稱典范。稷下學宮鼎盛之時,齊國發生了一次著名的稷下先生與齊宣王關于“王貴還是士貴”的辯論,可見一斑。《戰國策》記載了“齊宣王見顏斶”的故事。

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說。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默然不悅。

左右皆曰:“斶來,斶來!大王據千乘之地……莫敢不服。求萬物無不備具,而百姓無不親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畝,下則鄙野、監門、閭里,士之賤也,亦甚矣!”

斶對曰:“不然。斶聞古大禹之時,諸侯萬國。何則?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故舜起農畝,出于岳鄙,而為天子。及湯之時,諸侯三千。當今之世,南面稱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觀之,非得失之策歟?……是以侯王稱孤寡不谷,是其賤必本?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賤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歟?夫堯傳舜,舜傳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稱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貴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

在齊宣王及其左右就士貴還是王貴展開的激烈討論中,出人意料,顏斶的“士貴說”竟占了上風,更叫人驚奇的則是辯論之后宣王的表態:“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宣王自嘲式地作了自我批評,并誠心拜顏斶為師,“愿請受為弟子”,并答應以“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的優厚待遇,讓其安心在稷下,隨時做好參政議政之事,可謂歷史上尊重學者的典范。

其次,各派平等,多家并存。這與齊統治者以寬厚的態度采取百家爭鳴、兼容并包的方針是分不開的。從文獻記載看,儒、法、道、陰陽及農家、名家、兵家,舉凡當時重要的學術流派都曾在稷下先后存在發展。稷下各學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可看下表:

表2 稷下學宮各派學者一覽表

由于思想解放、地位平等、學術活躍,各派學者盡管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主張,卻都能在稷下立足講學授徒、思想爭鳴、吐納吸收、提升發展。多家思想并爭,各派觀點齊鳴,在爭鳴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最終實現了各派的共榮、創新、發展。

再次,開放辦學,來去自由。稷下尊重學者的獨立自主精神,在管理上采取了機構開放、來去自由的政策。《史記》上記載:齊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說明在稷下游學是其主要形式。一是學生可以自由來稷下尋師求學。荀子初來稷下之時,只有十五歲,即是獨自來求學的。二是先生可以自由在稷下招生講學。淳于髡、田駢等在稷下招生達到數百、上千人,就是很好的例證。游學方式,可以是個人游學,也可以如孟子一樣,數百從者一起來,稱為集體游學或集團游學。這些游學方式的實行,讓各國學者紛至沓來,使他們增加了交流,開闊了視野,擴大了見聞,打破了私學界限,學無常師,思想活躍,兼容并包,促進了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發生于稷下的百家爭鳴,已是兩千年前中國文化史上一道遙遠的亮光了,但是它并沒有消失在歷史的星空中。千百年來,它不僅時時撞擊著民族的文化記憶,而且在今天,當歷史走進一個嶄新時代的時候,我們仍然感受到它對民族未來的文化建設乃至世界文明發展的走向所具有的啟迪作用和重大借鑒意義。

當前,歷史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將世界變成了地球村,這對人類文化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世界各種文明的碰撞交流是如此的接近,世界仿佛回到了中國的戰國時代。以美國學者亨廷頓為代表的“文明沖突論”者認為:未來世界的沖突源于文明的沖突,未來戰爭的根源是文明的沖突。世界各種文明如何相融相處,新的世界文明格局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的難題。我們認為:未來世界文明的構建還應回首二千年前的中國,到稷下學宮中尋找智慧,發揚光大稷下精神是當代人類文明建設的需要。其中兩點尤其值得吸取:

一是各家并存,兼容并包。不要一家獨大,而要允許其他文明存在,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融合,共同面向未來建設新的世界文化。

世界許多文明經歷了千余年的發展,各有建樹,獨樹一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就應像稷下學宮展現的那樣:不分優劣,不分主次,平等相待,共同發展。不排斥異己,不打擊異己,不以好惡取舍,不以武力強制推行一種文化制度。

二是要加強交流,相互吸收。讓各種文明由相容到相融,在自我創新發展中,變革提升,尋求新突破;從相互融合中,尋找世界文化發展的新路徑。最終能夠在吸收融合各種文明的基礎上,共同構建世界新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兴化市| 拉萨市| 砀山县| 南丰县| 安溪县| 营口市| 皋兰县| 罗山县| 建宁县| 西盟| 星座| 井冈山市| 东安县| 哈尔滨市| 昂仁县| 荥经县| 泗洪县| 湘潭县| 庆阳市| 定远县| 鹤庆县| 普兰店市| 扶绥县| 杭州市| 巩义市| 永福县| 抚远县| 惠东县| 富平县| 浙江省| 修水县| 肥城市| 平阴县| 德安县| 开化县| 定南县| 万盛区| 淮滨县| 赤壁市|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