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背景和歷程
- 我是魔王別惹我
- 云陌JUN
- 2050字
- 2021-11-18 13:54:25
StG-44的射程有限,最大有效射程不超過500米,超過這個距離就沒法保證精度。如果在很遠距離遇到了手持毛瑟步槍的敵人,是很難殺傷對方的。
這些似乎很有道理,但是StG-44本來就有自己的使用范圍,并不是一款全能的武器。他主要就是在單兵手中使用對付400米之內的敵人,壓制敵人單兵的火力。
以上二種情況在現代戰爭實戰中是很難發生的,超遠距離一般有多人操縱的重武器或者狙擊武器壓制。比如在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戰斗中,由于AKM的射程較短,無法對付山崖上隱蔽的手持英國步槍的游擊隊員,被迫在基層裝備大量狙擊手。
后來主要用卡車上的雙管高射炮和裝甲車的小口徑火炮對其壓制,效果很好。而現代戰爭50米之內的突襲戰是非常罕見的。所以StG-44在多數的情況下是完全能夠勝任的。
StG-44步槍的研發背景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特點是靜態消耗戰。作戰雙方以陣地戰為主要的作戰方式,所以這就造成強調步槍的遠射程,而在50米內的陣地爭奪戰,導致了近距離速射武器沖鋒槍的大量裝備。
一戰結束以后,隨著工業科技的進步,各國的軍事戰略戰術理論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在一戰后的幾次戰斗中,如蘇俄內戰,西班牙內戰,出現了一戰中沒有出現的情況。
雙方步兵的作戰距離比起一戰時期大大縮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戰斗都集中在400米的距離之內。
在這個距離內,當時各國裝備的步槍并不能勝任。無論是德國的毛瑟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有效射程都超過600米,標尺射程都在1000米左右。
如此強的殺傷力的,在400米內顯然沒有必要。這個距離內,傳統步槍的威力過大,遠遠超出實戰的要求。
同時,各國裝備的手動添裝子彈步槍的射速不高,優秀射手一分鐘也不過只能發射10到12發。這個射速顯然無法對敵人造成足夠的有效的火力壓制。
而各國步兵的另外一種裝備沖鋒槍,也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
二戰中的各國沖鋒槍的有效射程均不超過150米,實戰中還不到100米。雖然在100米內,沖鋒槍有著不錯的射速和火力壓制。
但是沖鋒槍使用的彈藥是手槍子彈,沖鋒槍超過150米距離無法作有目的的射擊。
沖鋒槍的150米,步槍的500米,中間有一個150米到400米的火力的空檔。
各國步兵部隊一般通過輕機槍來彌補,但是輕機槍在基層步兵中裝備較少,而且其彈藥威力也很大,在這個距離輕機槍彈藥的威力仍然過剩。
同時沖鋒槍需要大量的手槍子彈,步槍輕機槍也需要大量的步槍彈藥,基層步兵同時裝備沖鋒槍和步槍,這也就是說后勤人員必須同時準備二種彈藥。
如果能夠實現基層步兵武器彈藥的統一化,對于各國的軍工系統和后勤系統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出于這些目的,在30年代末期,各國就展開了對于突擊武器的研究。
他們希望能夠生產出一種把步槍和沖鋒槍的特點合一,能夠代替現有步槍,沖鋒槍,甚至輕機槍的一種武器。
簡單來說,德國的步兵班不需要再裝備MP40沖鋒槍,毛瑟單發步槍和MG34通用機槍,只需要裝備一種自動步槍。
但是,實驗證明二十世紀初的標準的步槍彈藥對自動步槍來說威力過大,自動步槍在連發射擊時難以控制精度,而且重量較大不方便單兵攜帶。
受當時槍械科技和金屬冶煉技術的限制,當然也有對于突擊步槍理念上理解并不夠的原因,德軍沒有一種武器能否符合這個需要。
直到由德國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雨果·施邁瑟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Stg44步槍的出現。
早在一戰期間,德國軍方和槍械專家就意識到毛瑟步槍和MP18沖鋒槍的作戰種種缺陷,在一戰后的幾次較大規模的戰役中,德國都以各種形式參戰(蘇聯內戰德國派出干涉軍,西班牙內戰德國派出禿鷲軍團),在實戰中更深刻的意識到這點。
德國軍工企業的各項成果和計劃,都必須向**元首希特勒本人匯報和展示,Stg-44步槍最初的的設計方案也不例外。
StG-44步槍的設計方案最早送到希特勒手中的時候,**元首對其并不認可。
希特勒參加過一戰,自認為有比較豐富的實戰經驗。當時StG-44步槍的設計思路還是比較初步,比較明確的口號是代替輕機槍。希特勒認為St-G44步槍的射程有限,不可能達到輕機槍的標準,所以將其否決了。
后來相關將領重新解釋了StG-44步槍的設計理念,不再提及輕機槍。但是希特勒以一個老兵和國家軍事決策者的眼光認為,StG-44步槍雖然設計理念先進,但是必須使用新式彈藥,無法利用原有的大量貯藏的毛瑟步槍子彈。
StG-44步槍還可以連發射擊,實戰中子彈消耗量并不亞于沖鋒槍,消耗量非常驚人。
一個國家在戰爭中重新準備一整套新式彈藥系統,并且滿足戰斗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實際上,德國當時已經陷入困境,大量的裝備和人員都損失在東線的拉鋸戰中,能夠彌補前線的損失已經非常不易。更不要說,重新增加新式裝備和相關的新式后勤系統的額外負擔。
所以希特勒將其否定,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有種觀點認為希特勒不能接受新事物,其實希特勒和傳統的德國軍人一樣,為了等待新式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希特勒甚至人為推遲了庫爾斯克會戰的時間。
1942年11月批量投產之后,MKB42(H)編號中的H被取消,改為MKB42。
不久,元首注意到了這樣一種新式武器的存在,由于當時的戰事進行的并不順利,因此,元首對于采用這樣一種新式武器就沒有興趣。
于是他下令停止MKB42的研制和生產,要求優先制造已經裝備部隊的現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