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水上飛機母艦
- 我是魔王別惹我
- 云陌JUN
- 2014字
- 2021-11-18 13:54:25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建造了兩艘:北卡羅來納號、華盛頓號。1937年10月27日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在紐約海軍船廠開工,1941年4月服役。
同型艦華盛頓號戰列艦1938年6月14日開工,1941年5月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海軍于1919-1921年曾計劃建造10艘戰列艦,但由于受華盛頓條約(1922年2月6日簽訂)的限制,又于1922年2月8日取消了其中7艘戰列艦的建造,結果只有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建成服役。
193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考慮到其在亞洲和歐洲的潛在敵國RB和德國正在積極擴軍備戰,于是根據英、美、法三國簽訂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在1937年開始建造2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于1939年7月至1942年2月始建4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又于1940年6月至1941年1月始建4艘依阿華級戰列艦。這三個級10艘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最后一代戰列艦,它們建成后相繼投入了戰爭。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相繼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1942年8月,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北卡羅來納”號成為當時為航空母艦護航的一艘快速戰列艦。在這次戰斗中有卓有成
效的表現,為美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奠定了它們的主要任務:為航空母艦編隊提供對空掩護。
1942年11月14日“華盛頓”號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的夜戰中,利用雷達的引導擊沉RB海軍“霧島”號戰列艦。1944年“華盛頓”號在一次碰撞事故中艦艏撞毀并更換了新艦艏。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北卡羅來納級兩艦參加了大部分重大戰斗活動,主要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與支援兩棲登陸作戰,參加了進攻吉爾貝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關島、硫磺島、RB本土諸島的戰役。
水上飛機母艦是早期用來攜帶水上飛機的大型水面艦船。最早的水上飛機母艦由英國皇家海軍在1912年用原有的艦船改裝而成。
水上飛機母艦,屬于早期的航母,她們大多是商船或貨船改裝的,很簡陋。所以以后出現真正的航母后,為了與航母區分開來,就把她們叫做水上飛機母艦。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搭載水上飛機的軍艦或者民用船只。
水上飛機母艦和航空母艦都是移動的飛機場。由于航空母艦龐大且昂貴,所以把大型貨輪改裝成可以讓飛機起降的航空平臺艦將是十分有用的。
組合航母的前景可能更好。兩艘或更多軍艦的可伸縮甲板連在一起,構成組合航母。飛機起飛后,軍艦分開獨立作戰。飛機降落時再次組合。
在海上有移動的機場,在陸地上也可以有。與裝甲架橋車類似,幾輛頭頂可折疊的裝甲跑道的車輛可以組成一條臨時的短距裝甲跑道供飛機起降,特別是在機場被襲,陸地跑道無法使用時。
地面效應航空母艦是陸海空通吃的移動飛機場。
1910年11月,美國飛行員尤金·埃利成功地駕駛柯蒂斯雙翼機飛離美國伯明翰號巡洋艦平臺,這是人類首次駕駛飛機從一艘軍艦上起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水上飛機首先被用于海上偵察。各國海軍喜歡使用這種飛機,它的降落和起飛能在水面上進行。
但是水上飛機的裝載和運輸問題仍待解決。剛開始,水上飛機只能被置于船后,由船只來牽引。但是這種方法受天氣影響很大。
1912年,英國海軍把一艘老巡洋艦改裝它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由于船上的飛機庫空間十分有限,所以,英國人把機翼設計成可折疊的。可折疊機翼是一個非凡的進步。
后來,英國海軍征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峽營運的渡輪,并把它們改裝成裝載水上飛機的軍艦。
它們是“女皇號”、“恩加丹號”和“里維埃拉號”。水上飛機母艦的出現讓戰艦的偵察能力大大提高了。武裝后的水上飛機還可以用于襲擊潛水艇和轟炸潛水艇基地。
RB在軍艦上搭載飛機的嘗試開始于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交戰國相繼改裝了一些戰艦以搭載水上飛機,RB的水上飛機母艦改裝計劃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
到1945年舊RB海軍被摧毀為止,RB海軍總共擁有過六艘水上飛機母艦,其中五艘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后部分水上飛機母艦RB海軍被改裝為類似于祥鳳級的輕型航空母艦,但最終全部被擊沉。
1914年秋,英國皇家空軍用水上飛機在安特衛普轟炸了一個可疑的德國潛水艇基地。水上飛機母艦沒有足夠的空間讓飛機直接在船上起飛。
因此,在執行任務前,首先要把飛機送到水面上。返回時,水上飛機先停在船只旁邊,然后再由人用吊桿把飛機吊上船。這是費時費力的。因此,水上飛機母艦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1916年底,小型陸地戰斗機索普維斯海豹問世了。索普維斯海豹可以在兩個炮塔之間鋪設的臨時木板跑道上起飛,而且臨時跑道拆裝都很簡便,費時很少。
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和巡洋艦都可以成為索普維斯海豹的起飛平臺。但是,索普維斯海豹無法在臨時跑道上降落。軍艦設計上的不足使飛機著艦成了飛行員們的禁區。
1917年8月2日,英國海軍少校歐內斯特·鄧寧利用側滑著艦的方式,成功地將一架索普維斯海豹飛機降落在“暴怒號”巡洋艦上,成為第一個在航行中的軍艦上降落的飛行員。
鄧寧少校是“暴怒號”上的海軍航空兵指揮官,領導著14名軍官和70名水兵。鄧寧少校憑借高超的飛行技藝打破了飛機著艦的禁區。但是,僅僅依靠駕駛員的技術是無法彌補裝備方面的根本缺陷的。
1917年8月7日,鄧寧又一次駕機升空,進行同樣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