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煎餅果子烤冷面
書名: 重啟文藝人生作者名: 田野出麒麟本章字數: 2232字更新時間: 2019-07-25 22:16:12
一連幾天,楊帆天天早起晚歸,晚上回來時總會買點好吃的改善生活。
張玉珍覺得這孩子現在野的不管不行了,所以一大早瞅準了點,看見楊帆又要出門,趕忙攔下來。
“你又要去給那孩上課了?”張玉珍瞥著眼睛。
“唔,收了人家的錢肯定得幫人家上課呀?!?
“那倒是,三百塊錢可不是小數。”
張玉珍點點頭,話音一轉:“那你這天天晚上回來買肉買魚的錢從哪里來的?”
“給人補課賺的啊。”
“賺的?”張玉珍閃過一絲懷疑,隨機像是想到了某種可能,臉色變得慘白,聲音小而急促。
“兒啊,你跟媽說實話,媽肯定不給你說出去。”
“我的老娘嘞,你別亂想,錢都是教學生賺的,我又沒告訴你教的學生只有一個呀?!?
開輔導班爹媽早晚會知道的,楊帆索性也不隱瞞。
楊媽聞聽臉上一頓,有些不敢相信,問道:“那賺了多少錢?”
楊帆自己也說不準,含糊不清的說道:“這個還不一定,等這個月結束最少也得有兩三千吧?!?
張玉珍又驚又喜,“這么多!教書現在這么賺錢嗎?”
在她的概念里還沒有輔導班這個東西,還以為是那種家教形式的上門補課。
“這下你的學費不用愁了,大頭去了我就放心了,等我過兩天去服裝廠打個臨工你妹的學費就掙來了。”
張玉珍踱了兩步,美滋滋的說道,又往里屋看了一眼,小聲說道:“這事你先別和你爸說,等走的時候再說?!?
楊帆看到老媽一臉喜不自勝,身影干干瘦瘦的,心里覺得心酸。
二老操心了一輩子,到老了也沒享過什么福。
雖說張玉珍文化不高,楊壽銀的脾氣軟了些,可兩人從來沒和孩子生過氣,從來都是有求必應。
等過些年兩人老了,家里家外小輩們說兩句也從來不還嘴,頂多楊媽會生悶氣不說話。
“你別折騰了,在家里待著吧,我招的學生挺多的,到時候肯定能賺不少,小婷的學費你不用操心了。”
想說什么感傷的話,說出來就變成了這樣,兩輩子楊帆都不是一個會煽情的人。
張玉珍一撇嘴,數落道:
“你這孩子說的什么話,地里也沒有活了我還能躺家里睡大覺嗎?你掙的多就留著當生活費和下學期的學費,我和你爸又沒老的不能動。”
楊帆知道自己說也沒用,村頭就有一個做衣服的小作坊,楊爸楊媽都是得了空就往那里跑的,一個月能掙兩三百塊錢。
“我在縣城幫你和阿爸找個活吧,你們倆這兩天別去找臨時工了?!?
“哎,那成!我早就聽小明媽說城里工資高,那你找到的時候記得告訴我?!?
……
出門耽誤了一會,楊帆到的時候劉楊三個人已經在忙了。
嚴敬庭也在這,他又找到一家學校要建網站的。
楊帆把手機留給劉楊,自己跑到了廢品站挑了一個腐朽的四輪小車,又找師傅按照后世流動路邊攤的那種設計焊了鐵板和鐵鍋,然后租了一個煤氣罐放在設計好的木槽里。
除了這些又去超市買了牙簽,一次性紙杯和塑料袋,金針菇,香油和調味料等等一大堆東西,統統放到了大棚房的房間里。
幾個家長看見了還以為楊帆是打算在這動灶做飯。
還有兩天就要開始正式上課教學,到現在每天報名的人數也沒少,今天到中午一統計又收了七十個。
幾人都是第一次當老師講課,沒什么經驗,一有空出來的時間就都拿來備課。
楊帆自己也做了幾套模擬題,話說可能真的是兩個世界的大腦相互影響了,感覺自己的數學水平還在,看到題目就有思路。
物理題稍微有些吃力,不過還好,用力去想也能解決,問題不大。
中午照例幾個人一起吃飯,楊帆問了幾個同學意見,需不需要再找同學過來當老師。
幾個人都覺得不需要,到時候上課就采用大班教學就行了。
一個大棚下面一次坐兩百多個人一點問題沒有,要是不考慮教學效果,還能坐的更多。
“我家還有兩臺音響,可以做擴音器,我放著也沒什么用,你們拿來用吧。”嚴敬庭插了句話。
楊帆之前滿縣城打聽了,這個時候暗地里開的輔導班頂多二三十個人,能借鑒的經驗不多,幾個人只能自己訂上課的內容和節奏。
中午沒時間睡午覺,楊帆馬不停蹄跑到網吧繼續搞建網站需要的域名。
這玩意網上注冊來不及就直接租或者買。
等差不多完事的時候,天色也有些晚了。
楊帆去附近的電動車專賣店買了一輛大斗的三輪電動車,去棚院算清了項目,又順道把劉楊送回了家。
晚上回家,楊爸楊媽兩口子看到三輪車都驚住了。
這玩意是三輪的,只要掌好頭就行,楊帆教了一會,老兩口就有了些感覺。
吃完飯,楊帆又燒了一鍋油,把自己準備的兩種小吃的做法演示了一遍。
做法沒有難度,兩口子都是經常做飯的好手,一學就會。
夜里等楊帆上床躺著的時候,感覺渾身都酸疼的不行。
第二天楊帆騎著三輪車把老兩口拉到了大棚院,教他們煤氣罐的用法和注意事項,看他們用了一會沒有問題就不去管了。
家長那頭還是劉楊負責,小伙子踏實能干讓人放心。
楊帆抽出空和嚴敬庭去把約好的五家網站給弄完了,收到1600塊的現金,只有那家私立高中財務說還在走程序。
等忙完這些事又是大半天過去了。
今天是輔導班招生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就該正式上課了。
楊帆有些郁悶當時宣傳的時候忘了空下一天的歇息時間,所以下午五點鐘就提前讓大家回去歇歇了。
走之前還給每人送了一大袋子水果和一袋子牛羊肉,給楊媽心疼壞了。
回到家,楊帆躲到一邊算賬。
高一260多個人,高二350多個人,總共報名610個人,定金收了18000多,數學物理若干,單科雙科若干。
這時張玉珍走進了房間,臉上還帶著擔憂。
“兒啊,你說做這個小吃真能賺到錢嗎?一塊五一個,哪能有人買啊。”
“一塊五不貴了,咱們做一個的成本都要小一塊了,肯定有人買的?!?
“你說做這么多薄脆明天能賣完嗎,這個東西時間長了可就不脆了,咱家可吃不完啊?!?
“今年縣里復讀學校在一中辦,加上高三補習的,一中學校里現在起碼還有四千人,肯定能賣完的?!?
“兒呀,你爸做的那個小吃我知道,那不就是煎餅果子嗎,我做的這個叫什么啊。”
“烤冷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