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沈風(fēng)衡安排長姐后事
- 名門嫡女是醫(yī)妃
- 閑步澹月
- 2122字
- 2019-02-07 22:00:00
縱然早有心理準(zhǔn)備,沈風(fēng)衡還是冷哼一聲,就連旁邊的燭火,都有些孱弱的搖曳起來,更是映照的沈風(fēng)衡的臉色難看。
然而還有幾個疑點,沈風(fēng)衡不得不問。“姐姐生產(chǎn),老夫人趁機私下給何姨娘落胎,總不會弄得人盡皆知。”
沈媽媽臉上露出恨色,咬牙切齒的說道。“是何姨娘身邊的何媽媽,何姨娘原本也是大家小姐出身,何媽媽就是她何姨娘的奶媽子。
聽院里的丫頭說,眼看老夫人落胎藥都灌下去了,何媽媽竟然還翻墻跑了,叫嚷著沖到正院來一番哭訴,才惹得闔府上下都知道這事。”
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沈風(fēng)衡才發(fā)現(xiàn)小看了這個何姨娘,事情更是遠(yuǎn)比想像中復(fù)雜。“何媽媽現(xiàn)在如何了?何姨娘的胎落下來沒有。”
看上去只有一個出頭的何媽媽,實際上若是沒有人掩飾接應(yīng),何媽媽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是不可能單獨離開的,更別說闖到主院去。
若是真要追查起來,怕是十幾個人總是有的。雖然說何姨娘已經(jīng)喝下落胎藥,但胎兒是否真的打下來了,這還真是個未知數(shù)。
這兩日沈媽媽也沒閑著,也是著實做了一番調(diào)查。更何況府中經(jīng)營十年,他們這些大夫人的耳目,府中那里沒有?
只不過那日大夫人難產(chǎn)忙碌,再加上老夫人刻意調(diào)走些人,才會讓何姨娘有機可趁。何姨娘明面私下,還是不能跟夫人爭鋒。
現(xiàn)下沈風(fēng)衡問起,也知道是躲不過去的。“何姨娘的胎沒能落下來,不過經(jīng)這一番折騰下來,命也是去了半條。能否安然生產(chǎn),也還是個迷。
大爺被老夫人請了一頓家法,而后關(guān)在書房里閉門思過,是夫人去后才被放出來,守在靈堂料理夫人喪事,沒老夫人允許不得離開。
何媽媽被當(dāng)著何姨娘的面打死,一院子的人都被老夫人拿住,鎖在靜思院不得出入。只有個小窗口開著,每日從中送飯食進去。
其他姨娘們也被勒令在房中祭拜夫人,每日抄寫往生經(jīng)供奉,院子里的人誰也不準(zhǔn)亂走。”沈媽媽說來倒是頗為解氣,也知道老夫人的意思。
無非就是跟何姨娘這么耗著,只是不想跟明雪源鬧得太僵,不好明面上下手殺了何姨娘。就算是何姨娘生下孩子,老夫人也會讓何姨娘死。
婦人生產(chǎn)的時候,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何姨娘多番折騰下來,本就已經(jīng)衰弱至極,老夫人還不給請大夫,能在最近磨死自然最好。
就算是拖到生產(chǎn),只怕是母子都有危險,最好不用她們動手腳,何姨娘也活不下去,否則也不過多加兩碗紅花,就足以叫何姨娘喪命。
“看來老夫人心里有數(shù),你只管照顧好姐姐留下的孩子,好在奶媽子什么的都是找好的。至于其他小婦房里的事,也用不找你們操心。
只需要聽從老夫人吩咐,好好站穩(wěn)腳跟就是,以后哥兒姐兒們還靠你們看護。”沈風(fēng)衡心中頓時定了下來,老夫人撐著就沒有什么大礙。
估計等到新婦進門的時候,炎哥兒也已經(jīng)到了十一二歲,再著意看護那么三五年,炎哥兒媳婦進門,繼室也就只能干看著。
至于沈媽媽這些老人,老夫人肯定不會動,繼室進門之后,嫡長子嫡長女都大了,旁邊還有老夫人看護著,輕易都是動不得的。
只是這些前頭夫人使用慣了的老人,肯定看著不是那么順眼,所以要趁著這些年時間,一個個不斷將腳跟站穩(wěn)了,千萬別讓人拿住什么錯處。
等到炎哥兒娶媳婦,少說沈媽媽等幾個得用的,是要到炎哥兒房里頭去管事。至于明雪源的其他孩子,身邊也多是他們沈家的人。
只要努力做事不作死,新夫人若是敢動他們,自然有大把的借口可用。
沈媽媽也知道這些道理,因此也點頭說道。“老奴自然會看著她們,等到三年時間滿,年紀(jì)大的那幾個丫頭也該嫁人了。”
最好是嫁給新夫人跟前的人,內(nèi)宅的事情沈媽媽自然有千般手段可以使,想來老夫人心中也有數(shù)。
便是以后繼室進門,新夫人也不過管管庶子們的事情,嫡子嫡女的管教,只怕還輪不到這位繼室,否則老夫人也不會代管姐姐嫁妝。
“老夫人當(dāng)年也是侯爵嫡女,規(guī)矩上本就是極嚴(yán)的,小姐這幾年雖然對幾位姨娘放縱些,但是規(guī)矩卻總是絲毫不錯,老夫人自然有數(shù)。
縱然是日后新夫人進門,也不會叫她越了夫人去,更不會叫她動哥兒姐兒們一根毫毛。”沈媽媽這點信心還是有的,更何況后母難當(dāng)。
尤其是這明家的后母,更是難做的讓人想哭,雖然不知道以后明雪源會討什么樣的繼室進門,但是單這一院子的哥兒姐兒,就夠新夫人受的。
再加上滿院子的姨娘們,那個不是有體面的人。貴妾良妾,都是讀書人家討來的,余下的老夫人抬舉了一些,個個都代表著婆母的顏面。
余下的也是各有出身,緊跟著的便是沈夫人抬舉的,時刻提醒著繼室還有個前頭夫人。貴妾良妾們,也有各自的抬舉的人。
再加上沈夫人不愛做那打胎流產(chǎn)的事情,只要是姨娘通房們有懷孕的,必然是能夠妥帖生下來的。通房們生下孩子,立刻就給抬了姨娘。
單是庶子姨娘這兩樣,就足以叫人吃不消了。更何況庶子庶女,也是從小跟在嫡妻身邊教養(yǎng),就算是接到老夫人身邊。
那自來也是一應(yīng)吃穿住用,與嫡子嫡女也是絲毫無差,沈媽媽更是清楚。自家小姐待嫡子嫡女,也是沒有絲毫補貼的。
也并非是補貼不起親生兒女,而是不想孩子從小養(yǎng)的與眾不同,反倒自視甚高不思進取。與眾兄弟姊妹一般教養(yǎng),弱化這種優(yōu)異。
左右等日后孩子長大,自然會有所不同。固然要一般的科考或從軍,但首先婚事上就截然不同,而后還有夫人的嫁妝補貼。
就算是府里的份例,嫡庶之間聘禮嫁妝也都是不同的,日后分家的時候更為明顯。何況外家的強弱也不同,沈家可不是一般家族。
那也是世代讀書做官的簪纓門庭,類似沈風(fēng)衡這樣的武將,也不乏其中。娘舅侄子之間的關(guān)系友好,那不比一般人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