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年三十過大年
- 烏鎮之王
- 微醺的豆腐腦
- 2258字
- 2019-11-04 20:10:00
“老頭子,你外甥回來了。”姥姥開心的喊著。
“媽,開門吧,我們先把車開院子里。”楊衛國說道。
保府這邊農村的院子,都是比較大的,停個四五輛車都不是問題,夏天的時候還可以在院子里種菜,在楊明的記憶里,姥爺家的院子就是一個大菜園,什么黃瓜、豆角西紅柿全都有,有時候還在邊邊角角種了西瓜,全部都是純天然的,這生活得勁的很。
“哎呦,我的外甥哦,讓我看看長胖沒。”姥爺抱著楊明,左看看,右看看。
“肯定胖了,姥爺我們學校的飯好得很,我都快走不動道了。”
楊明的姥爺是一個退休的鐵路工人,楊明的老舅去接班了,這是這個時代特有制度,鐵路可能沒別的央企那么優越,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工作了,至少90年代破產下崗的沒有它,甚至到了2019一年還改組成一個超級大企業鐵總,現在老爺子一個人在家舒服的很,還有一份不低的退休工資,在農村里算是過的比較不錯的老人了,更何況他過的節省的很,也花不了多少錢。
楊明吃著姥姥煮的餃子,感覺到莫名的溫馨,眼角忍不住的留下了眼淚,楊明是從小跟著姥爺長大的,他和姥爺的感情最深。上一世姥爺一直想看著楊明結婚生孩子,可是楊明這個老光棍直到重生前也沒結婚,這就很讓老人失望了。
第二天一大早,楊明就起來了,保府的冬天確實冷,窗戶上都是冰霜,門口的泔水桶都凍成冰疙瘩了,需要你把冰敲碎才能倒掉。姥爺家蓋的是一套五間大房,屋里鋪的地板磚,還有暖氣,這在村里是數一數二的了,這多虧了家里有兩個拿工資的,當然幾個閨女也沒少出力,有錢的給錢,沒錢的出力,畢竟大家的目的都是讓老人過的好點。
除夕這一天,按照保府的風俗,需要上午貼對聯,姥爺早早的就熬好漿糊了,楊明搬著木梯子,爬上爬下的去干活,可能你要問貼個對聯用什么梯子,主要是保府這里的大門都建的特別高,起碼有個五六米,大貨車開進來都沒有問題。但是你貼對聯、門神的時候就是一個難題了,站著根本夠不到,必須用梯子了。楊明年輕力壯,這個爬高上低的活肯定是他干了。家里的女人在剁餡、包餃子,今天要準備好接下來幾天的餃子,幸好今天回來的人多,姥姥、舅媽,還有楊明他媽,再加上楊衛國這個炊事班出來的老兵,干的非常快。
貼完對聯,姥爺開始寫家親牌位,你仔細看,姥爺那一手毛筆字寫的還不錯,只是毛筆已經快禿了,姥爺可算是文化人,跟過私塾,參加工作后還被送到鐵路學校學習培訓過,出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他,因為家里貧困,沒錢上學,他都是站在私塾外面偷學,回到家自己用樹枝練字,后來靠著給先生干活才學的一點知識,楊明決定這次去燕京,一定給姥爺買一套好點的文房四寶。
楊明看著家里炮仗,總覺得有點少,今天正好是農村的最后一天集市,現在的農村還沒有超市,買東西全部都要在集市上買。
來到村里的大街上,首先印入楊明眼簾的就是一個驢肉火燒攤位,這個東西可是楊明想了很久的吃食,驢肉火燒是燕趙大地非常有名的美食,在全國都很有知名度,最為人所知的河間派和保府派。河間派是瘦瘦長長的外觀,保府派是圓形的外觀。
保府的熱火燒熱肉,面緊實微宣,肉中有汁,麥香和肉香在口中融為一體,讓你回味無窮,原汁原味,當天煮肉當天賣,各家還有煮肉的秘方,造假比較難,保府驢肉火燒吃的就是這種驢肉特有的滋味、原味,這是最難的,這方面只有會吃的老燕京人、保府人才懂驢火的個中滋味,著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老師經常在作品中盛贊保府的驢肉火燒,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到保府吃驢肉火燒,然后住“驢火大酒店。”
但是河間驢肉火燒營銷方面卻有先天優勢,河間驢肉火燒比較容易開店,河間人能做,南方人也做,所以河間驢肉火燒知名度比較廣,遍地開店。
“來6個火燒,要三個驢肉的,肥瘦兒滴,多摻點兒脅板兒,再弄三個燜子滴,剁碎點兒。”楊明吆喝道。
“得咧,火燒馬上出鍋。”
楊明左手拎著袋子,右手捏著一個火燒,一嘴吃下去,滿嘴流油,老湯汁和油會順著嘴角滴下來,這時只有一個字:香!
賣二踢腳的在集市西頭占據一塊空地,這邊行人比較少,為了招攬生意,連續不斷地試放二踢腳;賣鞭炮的站在車上,手里挑著一只竹竿試放鞭炮,邊放邊左右來回悠蕩著手中的竹竿子;還有賣煙花盒子、摔炮、拉炮、起花、刺溜花、的的筋、攆攆轉和鉆天猴兒的,他們散布在炮市的各各角落,不是在吆喝就是在給圍觀的人做燃放炮仗的演試。
賣炮仗的商販來自保府各縣的農民,炮仗是他們自已搟制的。他們的手藝可不差,后來還被授予了“華國花炮、二踢腳之鄉”的稱號,只是沒有瀏陽的名聲響,但是在國內也是鼎鼎有名。買賣小的,騎輛自行車,后依架兩邊馱兩麻袋的炮仗;買賣大的,開一個農用三馬車,車上放著箱子,下面鋪一塊布,擺上自己的貨。
楊明買了整整一大袋的二踢腳和花炮,準備今天晚上放個痛快,男孩子天生就喜歡玩這個,2019年即使城市禁放,你還是會聽到“噼里啪啦”的響聲,楊明和朋友就干過開著車去農村買煙花的事,在城郊找一個沒人的路,放完煙花開車就跑,只為回味過年的味道,看那一瞬間的美麗。
你說污染都是煙花炮竹的錯么?這個不一定,在工業化的時代,你不能享受著工業產品,拒絕工業帶來的污染,不能把鍋都甩給秸稈、汽車、煙花炮竹,升級環保設備才是最應該做的。
年三十,晚飯吃餃子前,人們都要上街扎堆放炮仗。
放炮仗是過年的一個必須內容,家家都會放。一年里順當的,用炮慶祝一下;不順當的,磕磕絆絆的,用炮崩一崩晦氣。男孩子家放炮,女孩子家更是要放炮。常看到家里只有女孩子的父親,放起炮仗來沒完沒了,往死里使勁的放。給人的感覺:不就是沒有小子嗎?
除夕夜一家人做一桌好菜,放在屋子里的大桌子上,看著春晚,老爺們喝酒,小孩子們吃大魚大肉,女人們忙前忙后,吃完飯一家人再玩個麻將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