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 農女翻身:王爺榻上座
- 德胡德
- 4204字
- 2019-03-28 01:00:00
沈茂渠這是怕她和沈珉連累了整個沈氏,若是可以她當然不愿意,可是在生死面前她當然會選擇自己,再說,圣上也不可能因為他們兄妹,而責怪沈茂渠的。
“小姐。”蕉娘擰了眉頭道,“您打算怎么做?”紅凌挑了挑眉頭,無所謂的笑道,“現在就像是過獨木橋,就是我們想回頭,也要情勢允許才成。”
蕉娘長嘆了口氣,正要說話外面鹿子隔著門道:“小姐,鰲大哥回來了。”
紅凌聽著一喜,忙出門去迎,果然見鰲立大步走了進來,紅凌笑著道:“鰲大哥不是隨齊公子在濟南嗎?回來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八小姐。”鰲立抱拳,回道,“在下奉五爺之命,回來替他取點東西。”
紅凌微愣,問道:“取什么?可要我幫忙?”鰲立看了眼周圍站著的丫頭婆子,又看了眼紅凌,有些尷尬的道,“可否借一步說話。”
“好!”紅凌忙迎她進了次間,讓明期上了茶,她正色道,“有什么話你盡管開口。”
鰲立喝了口茶,有些拘謹的坐在椅子上,眼眸飛快的掃了眼紅凌,磕磕絆絆的回道:“五爺說,讓八小姐給他做幾件夏衫,幾雙鞋子,他帶過去的已經都穿壞了,周邊買的手工太差,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所以想請八小姐不究多少只要能換洗即可,若八小姐沒有空,在鋪子里拿也成。”
紅凌驚訝的看著鰲立,怎么也沒有想到齊宵讓鰲立回來,就是為了這件事,她哭笑不得的應道:“好!”又問道,“鰲大哥什么時候走?我算算看時間夠不夠!”
鰲立回道:“在下明日就回。”紅凌沒有再說其它,只問道,“聽說圣上要增派二十萬大軍鎮守濟南?現在濟南城什么情況,王爺在山西可有斬獲?”
“樊成海現在守城不出,只等朝廷的援兵,五爺試了許多的辦法也引不出他,只能故技重施燒了幾處糧草庫,只是濟南不同真定,城中糧草充裕,還能維持樊成海那龜孫子七八日的時間。”他話落,忽然意識到自己在紅凌面前說了糙話,尷尬的咳嗽了一聲,“山西那邊并無消息傳來,不過聽說王爺只身入了晉王府,打算勸降晉王。”
紅凌點了但頭,讓鹿子陪鰲立下去梳洗吃飯,她將當初給齊宵做的那件直綴翻出來,失笑的搖了搖頭,“轉了一個彎,衣服還是送給他了!”又和蕉娘還有明蘭明期下午裁衣做鞋,一夜未眠第二日包了兩件直綴一雙鞋給鰲立帶走:“時間太趕,等過幾日我們多做幾雙再托人送去。”一頓又道,“鰲大哥一會兒把尺寸也告訴明蘭,不能落了你和周老。”
鰲立僵硬的道謝,提了紅凌包的三個包袱,去和趙均瑞辭行,又去了濟南城。
齊宵有要求,她樂的找到事情做,所以和蕉娘帶著幾個丫頭,每天開始在房里做針線,到五月中旬的時候,做了七八雙鞋,兩件焦布道袍,兩件湖綢直綴托了世子府的人送去了濟南。
紅凌算著齊宵應該會給他來信,便每日有意無意的在家中等著,卻沒有想到,五月二十卻等到了朝廷定了平征元帥的事情。
她渾身冰冷的站在院子里,鹿子說的話不斷在她耳邊重復:“圣上早在十天前就密令涼國公齊瑞信為平征元帥。而涼國公已早在十日前上路,過幾日就應該到濟南城了。”
父子戰場相見,齊宵要怎么做?她一時間心疼的無以復加,生出一種無力感。
她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讓父子以對立之勢,在這樣的情景之下見面,圣上果然是用心良苦!
若是齊宵勇猛上陣全然不顧父子人倫,那即便是他勝了涼國公,大家對他的為人也會不恥,一個不忠不孝之人豈能帶兵上陣?到時候不但能制肘齊宵亦能動搖簡王部屬的軍心,還能將簡王一軍,他能用這樣一個不忠不孝的人,可見簡王是為人!
一個軍心不穩的隊伍,還有什么戰斗力可言。
若是齊宵不戰而退,那就更加好辦,直接讓涼國公趁勝追擊即可!
圣上這一招棋下的可謂是高明,齊宵無論進退都是不妥。
“讓木椿給我準備馬車。”紅凌回頭看著明蘭,明蘭正看著門外頭發呆,聽紅凌喊她,她一個激靈,問道,“小……小姐,您要出去?”
紅凌眉頭緊擰,濟南一戰是無可避免的,她沒有辦法改變圣上的決定,更不能讓涼國公不上濟南,但是卻可以試著讓齊宵避開,去哪里和誰對陣都成,就是不能和涼國公對上。
“你別問了,你去告訴木椿一聲,讓他備了馬車。”紅凌說著微頓,又喊明期,“幫我梳頭。”
兩個丫頭對視一眼,只得各自點頭應是。
明期跟著紅凌進了房里,幫著紅凌打散了發髻,又拿了篦子重新給她梳頭,她時不時拿眼角去脧紅凌,小姐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吧,當初齊公子要上戰場,小姐就是不愿意的,擔心有一天齊公子會和涼國公對上,如今事情果然如小姐所料,圣上派了涼國公出兵……
那個人可是齊公子的生父啊,齊公子的為難可想而知。
他打不能打,退不能退,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他呢!
想到這里,明期也心酸了起來,小姐的婚事怎么這么不順,先有孔公子退婚,現在好不容易和齊公子……齊公子若是出了事,小姐以后可怎么辦啊!
“想什么呢。”紅凌拍了明期的手,明期一怔尷尬的笑笑,“奴婢有點走神了,馬上就好。”收了心思,飛快的挽了個垂柳髻。
紅凌沒有心思和她多言,隨意找了支步搖,別了一朵米粒大小的珠花就起身出了門,在院子里正好碰見蕉娘,她攔了紅凌問道:“小姐是要去世子府?”
“嗯。”紅凌也不瞞蕉娘,“雖然有些不得當,可我若不去試試,心里總是不安。”
蕉娘嘆了口氣,想了想點頭道:“那您去吧,早點回來。”一頓又交代道,“和世子爺說話恭敬些,可千萬不能和上次那樣,世子爺是好脾氣,您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
章節目錄第313章傷重(2)
紅凌點頭應是,辭了蕉娘帶著明蘭和明期出了門。
府里人少,也沒有專門養馬,所以每次出門木椿都要從租車行賃車回來,也沒有旁人駕車,只能木椿帶著個婆子跟車,等進了世子府木椿在門房候著,紅凌進了世子府,早有人通稟進了內院,紅凌換了清幃小油車,一路到楊氏住的院子前頭。
“紅凌見過世子妃。”紅凌盈盈蹲身行禮,楊氏請她坐,又讓人上了茶,問紅凌的來意,“你尋常無事不來我這里,今兒突然過來,可是有什么事?”
是齊宵的事情,她開口去提非常的不合適,可是現在也顧不得那么多,她紅了臉和楊氏道:“世子妃一向待紅凌寬厚,紅凌也不瞞您。”她話語一頓,楊氏就正了神色認真的看著她,紅凌就道,“我今兒來,是想求世子妃一件事。”
楊氏微微頷首:“你說!”紅凌就道,“是為了齊公子的事,我聽說圣上派了涼國公去了濟南,我想求世子妃和世子爺提一提,能不能將齊宵調去別處?也免他們父子對上,齊宵為難。”
“這件事我昨天也聽到了。”楊氏臉色也是微變,“這件事最難做的就是齊公子了。”她想到了自己和娘家的境況。
紅凌點頭應和,楊氏就跟著嘆了口氣:“可惜世子爺去了軍營。”她滿臉的無奈,“要不然也能聽聽世子爺的看法。”
“世子爺不在?”紅凌愕然,她被涼國公的事情弄的心思都亂了,竟是忘記了趙均瑞是有守城大任在身的,而且軍中糧草調配,西上將士訓練都落在他身上,他怎么可能一直待在世子府不出去呢。
“是啊。”楊氏看著紅凌,安慰她道,“你也別擔心,我一會兒就托人給世子爺帶信,看看他還有沒有別的安排。”
也只能這樣了,紅凌向楊氏道了謝。
楊氏就順著說起永平學館的事情:“聽回來的人報,說是房子已經找好了,先生也定了四個,還在城外發了通告,按照你之前的意思,但凡家中有人招募入軍中,都可以讓家中的子女或是親眷來學館讀書。”說著微頓又道,“不過規矩到也沒有定的很死,一些老百姓人家想要送孩子進去,也是可以的。”
紅凌一開始的意思,也是這樣,她當然不會反對,楊氏感慨的道:“百姓的心穩定了,前方打仗的軍心才會更穩,咱們是女子做不了帶兵上陣的女將軍,但若能盡一點綿薄之力也好。”
“世子妃宅心仁厚,是北平的百姓之福。”紅凌起身朝楊氏福了福,楊氏的心情輕快了一分,掩面而道,“你啊,什么時候都這樣規規矩矩的說話!”她喜歡的,也正是紅凌這樣,不管你抬舉她還是貶低她,她都是沈紅凌,不卑不吭不諂媚,近遠疏濃不多一分不少一分,讓人心里舒貼。
兩人又說了會兒,紅凌無心再留,便想起身告辭,忽然趙玉敏大步從外頭進來,掀開簾子她就大聲問道:“嫂嫂,我大哥什么時候回來。”
紅凌站起來朝趙玉敏行禮,趙玉敏掃了她一眼,擺了擺了手。
紅凌起身,就聽楊氏問道:“可是有什么事?你大哥大約還有幾日才能回來。”趙玉敏當下就擰了眉頭,“他在西山是不是?我去找他!”話落,就一副立刻就要去的架勢。
“你這丫頭。”楊氏喊住她,“你去西上做什么?”趙玉敏就回頭看著楊氏,語氣里盡是不憤,“朝廷派了涼國公做了平征元帥您知道吧,我要去和大哥說,讓他去和齊宵說,讓他避一避風頭。”
原來趙玉敏是為了這件事,紅凌看了眼趙玉敏,第一次覺得她的任性有些可愛。
楊氏看了眼紅凌,暗暗嘆齊宵真是有齊人之福,面上卻是皺了眉頭:“這些事父親和你大哥心里都有計較,齊公子也是聰明人,他定然知道怎么做,你現在去找你大哥能有什么用,還不是給她添亂。”
趙玉敏不高興,跺腳道:“有計較有什么用,涼國公眼見就要到濟南了。”說完,也不管楊氏,轉身就走,“您別管了,我要去西山一趟,若是母妃問起來,您幫我擋一擋。”
楊氏想要攔住她,可趙玉敏已經轉身出了門,她只得跟在后頭嘆氣。
紅凌沒有說話,更沒有勸他!
從世子府回來,紅凌依舊是心神不寧,讓鹿子時不時去外面打聽,可能是時間太短,也可能是濟南的軍情還沒有傳回來,鹿子每每出去都是無功而返,她現在只能寄希望于趙均瑞,希望他能增派個能力不錯的人去頂替齊宵!
可是一連六日,無論是濟南還是趙均瑞那邊,都沒有消息傳回來。
紅凌坐立難安,只能在房里不停的做針線,家里頭也受了她的影響,幾個丫頭連走路都不由自主的放緩了步子,說話做事也是靜悄悄的。
六月初一,薊州傳來捷報,沈珉和趙,木兩位總兵對上,三萬對八萬,沈珉被逼退了二十里,但宣同總兵木丞卻在此一役中重傷身亡,趙庭輝腳步大亂,連連向朝廷上奏章,希望能派兵增援。
北平城中百姓大喜,紅凌的百文衣庫中,更是前所未有的熱鬧,有人送米有人送炭,甚至還有周邊的百姓挑著柴火送過去,皆是沈氏真是北平的救星,紅凌聽到鮑全明敘述的話,滿面冷汗……
只能嘆著百姓淳樸。
“現在說這些似乎有些不合適。”鮑全明有些尷尬的道,“但小人覺得,眼下小姐名聲在外,百姓們都念著您是活菩薩,咱們能不能趁著這次的機會,去永平府開幾間分店,那幾處都沒有受多少影響,百姓生活也是如常,咱們若是去那邊開店,應該能有起色。”
紅凌前些日子也想著分店的事情,不但永平,通州也是能開一間,那邊人來人往是交通要塞,開了鋪子生意也不會差,她不由打起精神和鮑全明商議分店的事情:“一次也不能開多,到時候精力上難免不足,不如先在通州和梁城各開一間,鋪子里再加上些鞋襪!”一頓又道,“如今咱們的繡娘正在趕制軍中的衣服,肯定是騰不開手,你看不能在當地在找些這樣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