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論道(下)
- 十殿閻羅聽我宣
- 趙公子的喵
- 2350字
- 2019-03-21 23:03:37
王母娘娘一言既出,雖然說得十分尖銳,卻不乏幾分道理。畢竟仙神不同于先天之靈,他們是凡人因修道而成,倘若以人的生老病死為天道的話,修仙從一開始就已經是逆天道而行了。
鎮元子方要反唇相譏,吳常卻抬起手阻止了他。他整整袍袖,向前幾步走到老君面前坐下,微笑道:“既然如此,請老君先說吧。”
太上老君深深地看了吳常一眼,仿佛從未見過這位大司命一般。然后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閉目凝神,頭上三道清氣籠罩全身,開口道:“上善者莫如水。請大司命以水論道。”
鎮元子聞言,頓時憤憤不平起來:誰都知道太上老君最早悟道便是在河水之畔,看到河水將堅硬的巖石沖刷得圓潤、光滑,由此走上柔以勝剛的大道,最終修成正果。此乃太上老君的修身大道,倘若與他論此道,便是徑直走入彀中去了。
菩提老祖亦有些發愁,他微微蹙起眉頭。在這個話題里,只怕他也沒有完全的把握可以勝過太上老君。
吳常聽得太上老君出此問題,心下略略一想:倘若以“柔弱勝剛強”的說法,那不過是重復太上老君證道的邏輯,無論說的多好,都是佐證了太上老君的大道,因此這是一個有輸無贏的局面。
既然如此,要想勝過太上老君,只有一種辦法:跳出整個的思維邏輯。
水是什么?
太上老君得道之時,曾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說水能夠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利。但他沒有更向前推進一步。
“水是萬物之源。”吳常微微一笑,開口答道。
這句話雖然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簡直就是前世隨處可見的公益廣告語。但在這個世界中,無論是仙神還是佛祖,都沒有明確地體悟到“水是萬物之源”的道理。
此言一出,迦葉手中的舍利子光芒大盛。此時不僅是太上老君,就連周圍的迦葉、菩提老祖、鎮元子、太乙真人也都陷入沉思。唯有王母娘娘并不思索此事:她所證大道實屬偏門旁支,與天地大道無關。
吳常沒有更多加解釋,便開口問道:“如今我請問老君。以天下人之利,而損一人之利,其合天道否?”
這雖然沒有直說孫悟空之事,但眾人都心知肚明吳常的所指。
老君沉聲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命神秘而不可測,仙神與凡人相近,所能做的都不過是在不可測的天命之中努力求存。倘若損一人而可利千萬人,則吾愿擔此因果!”
他所言鏗鏘,面容莊嚴,言下有一種近乎壯烈的意味。
迦葉手中的舍利子微微放光,喻示著老君的回答依舊是符合大道的。太乙真人與王母娘娘見了,也都微微松了口氣——看來他們所作之事尚未違悖大道,按道理來說,那便是可以為之的了。
吳常微微一笑,他并沒有認為這一個問題能夠說明什么。他沒有給老君說話的機會,繼續問道:“既然如此,倘若損二人而可利千萬人,則又如何說?”
老君聞言一愣,這句話與前一句沒有太大差距,不過一人換做二人罷了。他覺得似乎有什么不對,但此時無暇細想,只得硬著頭皮回答道:“二人與千萬人相較,則千萬人之性命為我所向。”
吳常不給他喘息的機會,目光灼灼,直視太上老君道:“既如此,損三人而利千萬人,老君其往乎?”
太上老君張口結舌地看著吳常。他此時才明白吳常的意思:倘若他回答可以,則吳常會不斷攀升前面這個數字。犧牲一個人可以,那么犧牲兩個人呢?犧牲十個人、一百個人、一千個人呢?
到底哪一個數字會讓人必須停下來說“不可以”,又為什么會停在那個數字上?
老君看著吳常清澈的眼神,口中微微長嘆道:“不可。”
他說出這兩個字的時候,仿佛重若千鈞,眉心竟然微微裂開一條黑色的縫隙,那是證道不穩、差點走火入魔的跡象!
迦葉手中的舍利子光芒微微抖動了一下,然后徹底熄滅了。
王母娘娘沒有想到吳常居然一句話便將死了局面,但方才眾人已經說好,論道以贏者為準,她也不能當面反悔。何況方才吳常的一番詢問,竟能讓太上老君這樣的大修為者差點道心不穩、走火入魔,這更令王母娘娘對這位不知深淺的大司命充滿了忌憚。
吳常靜靜地看向面色青白的老君,慢慢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損一物,便是損萬物;殺一人,便是殺眾生。”
老君聞言,微微點頭。他頭頂上的清氣籠罩住全身,很快將他眉心的裂隙撫平。
“大司命,受教了。”太上老君站起身,竟躬身向吳常行了一個大禮,而吳常亦坦然坐著接受了。
太上老君說完話,眉心的裂隙如同水波一般倏然散去,他的身上不由自主地散發出一種大道的韻律,就連迦葉手中的舍利子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微微散發出閃爍的光芒。
“咦,這是?”太乙真人驚訝地看著太上老君的變化,只見太上老君沉思已罷,大笑三聲道:“好!好!好!”
“大道補缺?”王母娘娘低聲道,臉上現出驚愕的神情。
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個修道之人的所修之道是完美無缺的,正因如此,無論是仙還是神,都會有無數的規矩條約約束自己,性差踏錯,則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而越是大道趨于圓滿的仙神,便越可以逍遙世間,不以規矩為意。
然而修道越近乎圓滿,變越難以精進。向太上老君這樣的修為,幾乎已是數千年來無有進益了,而他亦已是天庭中實際的大道之尊。
然而吳常此時區區一席話,便能令太上老君有所體悟,并且彌補自己的大道之缺,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太上老君笑完,向眾人一拱手道:“今日所悟,都拜大司命所賜。孫悟空一事,正是我有所蒙蔽,轉錯了念頭。我回兜率宮去也。”
迦葉點點頭,他將手心握起,半空中那個金色的“卐”字頓時消失,太上老君亦不再多言,竟扔下太乙真人、王母娘娘,兀自駕云頭而去了。
不過眾人皆知,太上老君這一去,必然是去兜率宮中閉關修行;不補全大道,穩固根基,便不會出關。
王母娘娘此時面色頹敗,她心知大勢已去,便也只得草草行禮,急忙隨太上老君駕云頭而起,生怕再遭到鎮元子的奚落。
倒是太乙真人留步下來,隨眾人走下花果山,方才在水簾洞門口各自行禮:迦葉駕祥云回西方靈山復命,太乙真人向東回洞府,鎮元子回五莊觀。
菩提老祖見眾人都散去,復又向水簾洞中喚出孫悟空來,命他向吳常行禮,自己道:“多謝大司命相助。”
吳常微笑點點頭道:“此事不足論。不過我卻有一事,想請老祖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