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機器人瓦力
- 漫威歸來的發明家
- 輕弓
- 2197字
- 2019-02-01 23:55:34
12月1日,第五屆“亞太地區大學高校自動化機器人奧林匹克錦標賽”正式拉開帷幕。
來自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二十四所高校代表隊將在接下來的七天時間里,全方位展示自己隊伍的參賽作品。
由亞太機器人發展協會代表、各高校導師代表團、機器人產業知名企業家、科技媒體代表以及優選資深民間機器人愛好者組成的大賽評委團,將對所有的參賽作品公正評分。
同時,亞太廣播電視聯盟將全程跟蹤報道本次大賽。
華科大代表隊的機器人名叫“瓦力”,名字取自2008年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制作的科幻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
當時為了給這臺機器人起名兒,隊內每個隊員都有想法,彼此之間爭論不斷,鬧得不可開交。
最后鄭席靈機一動,組織大家看了一遍這部神級動畫片。
名字就此定下來了。
甚至連下一屆的機器人叫“伊娃”都一起定下來了。
由于這次大賽的主題是“仿生”,所以華科大代表隊的這位瓦力自然和電影中的形象天差地別。
這是一名擁有頭部、身軀、四肢和皮膚的直立行走人型機器人。
當然,或許是為了更好的表達仿生主題吧,其余二十三所大學都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這樣的人型機器人。
單從外型上來看,這屆機器人似乎稍顯創意不足,遠不如往屆五花八門百家爭鳴。
不過凡事不能只看表面。
這次的機器人無一例外都搭載了人造皮膚,這在以往的各大洲錦標賽,或是國際杯賽,都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舉辦機器人比賽的意義就在于展示才華,交流科技,想象創造,探索未知,最終推動科學的發展。
以往的比賽在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
而這屆,因為有了人造皮膚的參與,無疑更好。
大賽首日,作為最直觀判斷仿生水平的重要構造,評審團開始對各支代表隊的人造皮膚評分。
在滿分100的評分機制下,華科大的超新型人造皮膚拿到了平均95.01的成績。
作為對比,第二名的江戶大學獲得了88.18分,第三名的獅城國立大學獲得了80.75分。
這個成績是在丁升的預料之中,畢竟他多少動用了一部分漫威黑科技,基本上屬于升維打擊了。
江戶大學的新型人造皮膚才是代表了地球原始技術的極限,能拿到88.18分實至名歸。
而最讓丁升驚訝的,反而是獅城國立大學。
他們使用了如今看來稍顯老舊的仿章魚人造皮膚,由上中下三層橡膠軟材料組成,在沒有降低觸感要求的情況下,竟然成功將成本壓縮到了參賽線以下。
厲害。
從第四名的大韓科學技術院開始,一直到第二十四名的阿三理工學院,在人造皮膚這一項上都沒有更好的突破。
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高校的評分全都擠在了一個狹窄的分數段,相差不過毫厘。
華科大優勢如此之大,是不是說明冠軍就穩了?
非也。
雖然這次大賽的主題是仿生,但同時更是一場機器人競賽。
除了人造皮膚,機器人的可移動身體結構、傳感系統、識別系統、智能系統,都需要通過設定的比賽項目來決定成績。
然后得出綜合成績。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比賽項目,是“滅火”。
嗯,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主辦方會在一間三室兩廳的房間內的任意一個地方放置一支蠟燭,并設置諸多障礙物,而參賽機器人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熄滅該蠟燭。
時間越短,評分越高。
這比賽看起來簡單,實際上考察了機器人處理芯片、滅火裝置、行走能力以及火焰、光敏、聲音、紅外、超聲波探測器的綜合水平。
缺一不可。
相比往年,今年的看點則更加集中在了行走能力這一項指標上。
原因很簡單,往年除了江戶大學以外,幾乎所有高校都選擇了履帶式或者轉輪式機器人結構,就是為了方便機器人行走,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滅火成功。
但今年不同,不但江戶大學帶來了大幅度更新后的第五代“ASMO”直立行走人型機器人以外,所有高校也都第一次給參賽作品搭載了直立行走技術。
要想機器人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首先就得克服地面反作用力控制、平衡系統、落腳點控制這三大難題。
這就需要給機器人制作和人類相似的關節。
簡單來說,關節越多越精細,機器人的行走能力就越強。
“據說新一代的ASMO的機械活動關節已經增加到了108個,這個比賽項目我們所有代表隊都是陪太子讀書。”
杜規的小道消息一向比較靈通。
丁升當然知道108個機械活動關節代表著什么。
機器人瓦力的身體設計以及智能系統設計他并沒有參與,說到底這是一場團隊比賽,自己總不能一個人就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了吧。
但他記得清楚,瓦力只有18個常用機械關節。
“大韓科學技術院的成績出來了,3分51秒。”
就在這時,另外一名隊員跑了過來,滅火項目的第一支隊伍成績已經出爐。
“關節最需要的諧波減速器不是三桑工業的強項,他們的機器人雖然有24個機械關節,但我們可以挑戰一下這個成績。”
對于這個多年來的老對手,鄭席可以說是相當了解。
很快,華科大代表隊上場,瓦力交出的成績是3分47秒。
“挑戰成功!”
杜規興奮的握起了拳頭,機械關節和諧波減速器的設計制作,他是主力之一。
接下來的隊伍陸續登場,時間多數都是在五分鐘以外,其中有幾所高校因為以前從來沒有涉足直立行走機器人技術,今天登場頗為狼狽,成績最差的甚至花費了1小時48分鐘之久。
原計劃下午六點結束的比賽硬是拖到了晚上九點。
截至江戶大學出場以前,華科大暫時排在第一位。
而主辦方似乎要將懸念留到最后,刻意把江戶大學安排在了最后一位登場。
按照規定,雖然每支隊伍只能有一名隊員進場觀賽,但所有隊伍的其他人員都沒有選擇離開,這些人都想在第一時間知道有著108個機械關節的第五代ASMO,到底能有多快。
包括丁升。
這是評估地球真實科技水平的一個好機會。
“出來了,出來了!”
華科大的現場觀賽代表飛也似的跑了回來,氣都來不及大喘。
“多少秒?”
鄭席一開口,就知有沒有,都沒有分鐘什么事兒,直接問秒數。
這就是專業。
“27秒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