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早產
書名: 唐氏女作者名: 拉肚肚本章字數: 3219字更新時間: 2019-01-15 21:11:00
后宮大面積被罰,皆從唐雀兒而起。一時間,后宮嘩然,唐雀兒成了后宮共同的敵人。
瓊華宮沒有被這場風波掃到,皇后頗為慶幸,一會還要接受眾妃嬪早起請安,一想到她們灰頭土臉的樣子,便有幾分得意。梳起妝來格外輕松愉快。
鑲嵌黃玉碧璽的一副黃金頭面,看起來華麗隆重,皇后束高髻,又簪了兩朵大紅色絹花,一下子整個人喜氣洋洋。
青枝如今是皇后當之無愧的心腹,梳妝小事不用她動手,站在一旁著陪皇后說說話才是她最重要的活計。
“蘭丫頭才進宮就動手,這下好看了,折進去一個貼身丫鬟,看她還敢不敢老虎頭上動土。”
看著皇后如此得意,青枝感嘆,皇后還是那么沉不住氣,“娘娘且坐著看就好了,有嘉嬪打頭陣,這宮里也熱鬧。”
皇后點點頭。在水杏攙扶下往正殿去。嬪妃們早已坐在那侯了半個時辰了。
看著下頭一個挨一個的人頭,熱鬧,可不是熱鬧么。皇上雷霆之怒剛過,這一個個美人兒的小臉,畫得都是齒白唇紅,嬌俏動人,誰也不想讓臉上露出疲態讓人笑話了去,撐得辛苦呢。
李淑妃被降位,還是一下降了兩級,一夜之間人看著都瘦了,她的位置原先居右手,現在卻坐到了嘉嬪后頭,不甘、委屈、羞恥等等等的情緒從她周身散開,聞一聞似乎還有一股霉味。
皇后笑著諷她,“李淑嬪懂規矩,自己就把座位讓出來了,不用本宮操心。”
慪得李淑嬪眼圈都紅了也不敢說話。
皇后又過問唐鷗兒,“昨日聽說你病了,可好些了?錯過了給端王洗塵的家宴錯過,可惜呢。”
唐鷗兒規規矩矩告罪一番,心里冷笑,這有什么可惜,她幸好不在場,要是在場,人微言輕未必幫到雀兒,沒準還會被勾連著提起小梳子和順子那遭事。
不去正好了。至于是誰給她下的瀉藥,這次倒要謝謝那個人了。
唐鷗兒看了看柏奉蘭。
她才是損失最大的那個人。
光武帝一共賜死了兩個人,兩人都是柏奉蘭的人,雖然只罰她本人禁足,但情況是相當嚴厲的,皇帝不是傻子,能在他眼前作怪的,想有寵就難了。
唐鷗兒自己不就是個例子嗎?!
皇后東拉西扯一堆話,唯獨繞過了柏奉蘭,再明顯不過的,皇后也要晾著她。
端王以奔自從家宴回府后,干脆閉門謝客,理由里王妃臨產在即,不宜訪親會友。只讓魯家送來一個老嬤嬤、穩婆和兩個奶母,以備急需。
萬事俱備,魯氏原本可以安心待產的。
可入宮一趟,她心里慌張得不行。
魯氏為唐雀兒捏把汗,如果唐雀兒不是完璧之身,她簡直不敢想后果。
幸好,幸好。
但端王以奔卻跟換了個人一樣,不似剛回來那幾日,溫柔平和。她能感覺到王爺心里的焦灼。
以奔的憤怒幾乎難以壓制。他以為去了趟東省就能把一個女人忘了,哪知道見到她,目睹過她的屈辱后,他的恨意更刻骨:光武帝不是皇帝嗎,怎么連個丫頭都保護不好?!如果是自己,怎么會讓她受這樣的委屈?
可更恨的是,明明自己可以做得比光武帝更好,卻沒法把她奪過來,怎么奪,拿什么奪,造反嗎,他手里那幾個親丁戍衛怎么抵抗得了幾十萬朝廷軍隊?
一怒為紅顏,以奔思緒信馬由韁地大膽發散,最后認真地想了想造反這件事。
去過了東省,整頓過兵務,這事做起來也不是全無頭緒……想過后,他有點吃驚,更多的是,他竟然是興奮的,躍躍欲試的。
如果能造反,得到的又何止是紅顏呢,還有天下,這天下本來就是他母族的。
“報!王爺王爺,王妃發動了!”
阿奴在書房門口扯開嗓子稟報,驚得以奔跳起來,第一反應是怎么這會發動了,產期明明還有一個月啊!
以奔也不敢耽誤,跟著阿奴就奔王妃院子去。幸好穩婆郎中都事先備下了,這會全員預備,忙而不亂地進出,打熱水的打熱水,熬藥的熬藥。
男人是進不了產房的,但畢竟魯氏肚子里揣得是個嫡長子,說不擔憂都是假的,以奔也不進屋,就叫人在院當中擺了把圈椅,自己做在院子中的桂樹下坐等。
月上中天,夜空深藍,原本是個詩意夏夜,可產房里傳出陣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只讓人聽著凄涼可怖。
魯氏是早產,孩子不足月,個頭不大,生了不到兩個時辰就落地了,也算是快的,母子暫時平安。
奶母紀氏抱著渾身通紅的小小孩兒,面帶喜氣地到以奔跟前:“恭喜王爺,是個男孩呢。”
那便是王府世子無疑了。
以奔想要抱抱孩子,可換了幾次手,都不知道要怎么抱起極柔軟的小身體,于是便作罷。他仔仔細細地看了看孩子的小臉,只覺得小生命十分脆弱,連頭骨都軟得一起一伏,以奔想要做個好父親來給這個孱弱的孩兒遮風擋雨。
“好好照顧王妃和世子。”
紀氏高興得忙稱是。她為王妃高興,為自己高興,打一出生王爺就屬意這孩子做世子了,那未來必定榮華一路。
以奔回了書房,坐下的同時,他又隔窗望了望梢頭月,心里沉甸甸的,為了雀兒也好,為了孩子也好,未來真的該爭一爭。
端王妃早產的事第二日在朝堂上便由親御屬公布了,端王告假沒有上朝,宰相陸靜遲帶著眾朝臣隔空一頓恭賀,大家都笑道,端王府上這頓百日酒到時一定要多喝一杯的。
退了朝光武帝也被太后叫了過去,說是為端王高興。可畢竟是早產,還是在宮里鬧了一場,回去之后就早產的,這事,宮里要說一點責任都沒有,似乎也有些耍賴。
所以太后想探探皇上的口風,“要不給端王府的賀禮厚一厚?”
“母后做主就是。”光武帝不在意,也沒有那么多愧疚感給別人。他全部的愧疚早就撲到山溪堂那位身上了。
太后看皇上沒什么興致,倒也不好再說什么,由著皇帝兒子去吧,籠絡宗室的事,說白了也不過是家長里短,她從前做嫻貴妃的時候反正也沒少做。
光武帝回了山溪堂,興致寥寥,自打那日之后,唐雀兒就告了病假,再也沒出現在他面前過。
他猜唐雀兒應該生氣了,傷心了,也惱了他吧。他不想哄女人,由著她去,等幾日消氣了,她還是和從前一樣,聰明里透著傻地上來伺候,他再好好補償她。
山溪堂里死了個大宮女,下人的圈子里,透著小心,特別是玉敏,平常她和玉形最好,玉形總愛奉承她,如今說死就死了,她怎么都不敢相信。
傳回來的消息是因為污蔑唐雀兒清白,所以賜死的。沒人見著她怎么死的,什么時候死的也不知道,只是被叫走那晚,夏姑姑親自帶人把玉形的東西都給收走了,仿佛人就這么蒸發了……聽說賜白綾,死得都很痛苦的,舌頭伸老長,眼珠子都要暴出來的……
當晚,玉敏就做了個夢,夢見一個穿灰白褙子的女子,長發遮臉被掛在房梁上,忽忽悠悠的,十分滲人。
醒過來,玉敏齒寒:山溪堂宮女都穿灰白色的褙子,剛剛那夢里吊死的說是她們誰都行,是玉形,是自己,還是唐雀兒呢?
生死不過是皇上一句話的事。
后半夜再也睡不著了,玉敏早早起了去爐房抬水。
山溪堂有自己的小膳房,專做皇上的點心,自然也有爐房茶房,專為御上沏茶泡水。為了效率起見,山溪堂一隅奴婢們住的這片罩房,也有一個爐房,宮女太監早起也就不用跑到那么老遠的內廷膳房去取水,方便很多。
但一早上,兵荒馬亂梳洗打水取膳,鬧哄哄的,玉敏來得還不算早,正趕上一條三五人的隊伍從爐房排出來。好幾處的奴才都等著熱水洗漱呢。
玉敏今日不當值插不得隊,只好老老實實排在后頭。正百無聊賴的和前頭個叫玉福的小丫頭說話,小丫頭就是小丫頭說起話來嘰嘰喳喳,拉著玉敏手上的青皮鐲子正說著好看,突然就愣住不說話了。
玉敏回頭一看,是唐雀兒過來了。
幾天沒見著,她似乎又出挑了,鵝蛋臉輕掃娥眉,橘紅色的口脂襯得人神采奕奕,眼角含笑全是風情,她不愛早起的,怎么今日齊齊整整這么早來取水?
一時間爐房院子里的人全把手上的活停了,只看唐雀兒。
唐雀兒倒是見怪不怪的樣子,徑直越過隊伍,走到前頭,跟灌水的小太監說道:“公公可以給我壺水嗎?”
按理是要排隊的,小太監為難,給或不給都可以,只看他的心情,以及,形勢。這位唐姑娘被皇上疑了貞潔,可有日子沒被召見了,要是失寵了,他又何必上趕著討好呢。
可不給,他又不敢得罪這位。兩難中啊。
唐雀兒微微一笑,倒也不惱,“公公要是不給,那我就去前頭那個爐房取水了,我,不想等著呢。”
前頭那個爐房?那是御用的,她也敢!“姑娘可真會說笑。您看后頭排著那么多人,先給了您,這不好呢。”
水都是一鍋一鍋燒的,等一鍋要好一會,取水是容不得插隊的,隊伍里的幾個宮女太監臉上都不大好看。
可唐雀兒受夠了看臉色的日子,她要什么,立定主意就要得到。“那就不勞煩公公了。”
轉身走了。眾人一愣,都等著看唐雀兒是不是真的有膽去前爐房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