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茍且之事
- 唐氏女
- 拉肚肚
- 1585字
- 2019-03-27 22:47:00
三日后,襄王府門前的安化街上,車馬喧鬧如平日一般。只是襄王府緊閉了半年的大門,今天突然打開了,而且,府中王妃、側妃、嫡子、嫡女,一眾仆婦管事,全都穿戴一新,站在大門口前的臺階上,引頸等候著。
不一會就看遠遠的一頂灰轎從街轉角出現了,后頭還跟著兩個佩刀的兵士。街頭百姓看到王府里的貴人們都站了出來,也跟著看熱鬧,指指點點的,有人嘀咕:襄王府今日陣仗,是要迎接什么貴人嗎?
——“哪有什么貴人,聽說是襄王被放出來了,全家出來迎呢。”
——“襄王?怎么還說不是貴人,那可是當朝大將第一人呢!”
眾人七嘴八舌,又說起襄王功績,可還是剛剛的小販知道行情。
——“襄王如今是空頭王爺了,無兵無將無兵權,剛被朝廷剝了兵馬大元帥的頭銜,如今混得還不如端王。”
市井話題轉得飛快,一聽襄王比不上端王了,大伙又議論起端王。最近端王給青樓女子贖身的事,滿都城鬧得沸沸揚揚,其中香艷猜測,可比襄王出獄來得有意思多了。
于是話匣子一打開,席卷了安化街,什么醉花樓的祝姑娘一定是活好得很,不然怎么引得端王連家小都不要了,還置了外宅,為祝姑娘贖身……還有什么范小公爺和端王爭風吃醋大鬧醉花樓那一出……
人群中,一個戴著風帽的女子,在頭巾里掩口一笑,她低聲對身邊的秀王世子、斯翰道:“想不到,在民間,端王口碑這么差。”
斯翰低頭寵溺一笑,也不瞞枕邊人,“那都是做給他看的,不然他怎么放心把兵權分給端王?”
“他,可不是個容易糊弄的。”
清風拂面,紗巾角微微略起,唐鶯兒露出妝容精致的半張臉,她在秀王府過得滋潤,人看著比從前在姑子廟可精神多了,一顰一笑美貌更勝從前。
斯翰著迷,輕輕把手搭在唐鶯兒肩膀上,“自然不好糊弄,所以才要多弄出點事端,讓他分神呢。”
襄王就是最好的事端,他們親兄弟不鬧,外人怎么有機會呢。給徐憐意寫匿名信的、私自探訪襄王告訴他闞堯之事的,都是斯翰與端王的安排。
“那祝姑娘也是幌子?”女人對女人的事,其實更敏感。
斯翰一笑:“是也不是。”
唐鶯兒挑眉,看來端王和那姓祝的女人也不清白。
“你放心,我不找這種幌子就是。”
唐鶯兒是見過風浪,經過事情的人,自然不會隨便誰的醋都吃,她心里想的是另外一件事:斯翰今年虛歲十七,過不了多久就要議親了,那個時候,才是她真正尷尬的時刻,難道她要給一個十幾歲小女孩行侍妾之禮嗎?!
生來做嫡長女,嫁人做正妻,唐鶯兒受不得屈辱,想到以后,她突然就黯然了。
隔著頭紗,斯翰沒有察覺唐鶯兒的不快。他正目不轉睛盯著從小轎上下來的襄王,半年沒見,只見襄王兩鬢竟然都白了。
雖然是被關在皇室別院,好吃好喝不虧待,但圈禁就是圈禁,襄王也是多思多慮之人,半年下來,人看著老了有十歲那么多,容貌不改,可眼神里盡是蒼涼。
徐憐意和唐鶴兒感觸最多,一左一右給襄王鄭重行禮,徐憐意眼淚先掉下來,幽幽地說:“王爺受苦了。”
唐鶴兒冷眼看徐憐意,忍住敵意,對襄王道:“咱們還是進府說話方便。”
這眾目睽睽之下,哪里知道都是什么人,又有誰的耳目呢,但凡襄王府在人前露出一點不滿,沒準都能傳到皇上耳朵里,何苦生事呢。
襄王對唐鶴兒的穩妥點點頭,半年不見,她已經歷練出來。進府再看,王府上下秩序還在,又對唐鶴兒心懷一分贊賞。
這府里如今誰當家,他還是看得出來的。
正堂落座,妻妾兒女紛紛請安見禮后,徐憐意便開門見山問:“王爺重獲自由,往后有什么打算?”
襄王沉吟,有句話他不知道要不要告訴徐憐意,也不知道,告訴了她,她能不能聽懂:從今往后,他,襄王以則,恐怕不會再被朝廷啟用,只能做一個無職無銜的閑散王爺了。
“本王——”以則終是沒有勇氣辜負妻子、兒女一雙盼望的眼睛,她們還指自己再為王府掙個體面。
可自己已經徹底失去君心了。
“王爺,還要揪著闞氏一案不放嗎?”唐鶴兒了解以則,他太固執了,固執到為此受了牢獄之苦,都不能長教訓。
“此事,等本王見過皇上再說。”
唐鶴兒還想再勸,突然就聽徐憐意冷笑。
“王爺去御前,最好再問問皇上,他和唐側妃到底有沒有行茍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