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內服中成藥外敷,有什么優勢

藥物外敷屬于經皮給藥的范疇,藥物經皮膚直接吸收入血,能夠避免對內臟器官的不良影響。藥物有效成分在血液中達到一定程度就能起到治病的作用。中醫認為,皮膚是有孔有竅的,可以自由呼吸,因此藥物外敷在皮膚上是能夠被人體吸收而起到治病作用的。各種膏藥、洗劑本身就是適合外治法的劑型。

中成藥的最神奇之處就是,很多內服的藥也能夠通過外敷的方式達到歸經、歸血,調理疾病的目的。

哪些人更適合用外敷法

內服中成藥外敷的方法更適合婦女和兒童使用。婦女和兒童的皮膚含水量高,經皮膚吸收的速度比其他人群快。從中醫角度講,婦女和兒童的毛孔要比成年男人疏松得多,所以藥物成分更易進入身體,外敷效果會更好。

各種劑型內服藥的外敷法

1.內服藥如果是水劑的,可以直接外用。例如藿香正氣水外用能夠調理手足癬等真菌感染類的皮膚病;桂枝合劑可直接涂抹在背部肺俞、風門等穴位,并用手按揉,可以調理惡寒發熱、頭痛冒汗的感冒。

2.內服藥如果是丸劑、散劑或片劑,外用時要先碾碎(如果外面包有糖衣要去掉),通常還需要加上白醋、水或蜂蜜等調勻后才可以使用。

藥物外敷的常用位置

藥物外敷的位置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1.肚臍

最常用的是肚臍,也叫神闕穴。神闕穴是任脈要穴,也是人體的黃金分割點,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很多疾病都可以在此處敷貼藥物調理。因為神闕穴在肚腹上,故與胃腸相關疾病,用藥物敷貼此處效果最佳。

2.涌泉穴

涌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凡是頭部疾病或須引熱下行的,都可以上病下取,將藥物貼敷在涌泉穴上治病。例如頭痛,可用正天丸碾碎加白醋調和,敷在涌泉穴上。

3.具體病癥,找相關穴位

例如感冒、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等肺系疾病,都可取相關的大椎、風門、肺俞等穴位外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四会市| 中西区| 常德市| 西乌珠穆沁旗| 庆元县| 上蔡县| 鲜城| 德阳市| 永定县| 汤阴县| 海南省| 虎林市| 安义县| 公主岭市| 伊川县| 南涧| 安义县| 翼城县| 武胜县| 勐海县| 紫阳县| 银川市| 株洲县| 阳新县| 神农架林区| 长丰县| 石狮市| 邹平县| 扶沟县| 新化县| 新建县| 抚顺县| 西乡县| 万全县| 灵丘县| 长治市| 亚东县| 喀喇沁旗| 北流市|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