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宇宙的系體結構
  • 稅國正
  • 4448字
  • 2019-06-21 13:17:49

第一章 “系體”的概念

“系體”這個詞大家沒聽說過,也沒有見過,就是翻開詞典也查找不到。查找到的只是“體系”這個詞,“體系”大家非常熟悉,是日常生活中很常用的一個詞。這就很可能被認為是寫錯了,錯誤地將“體系”寫成了“系體”。在這里沒有寫錯,是“系體”而不是“體系”,由于所敘述的事物不同,所以對兩者的解釋也不同,兩字的顛倒就是要為它賦予新的含義。“系體”這個詞是由事物的特點出發而設定的,對本文所敘述的事物用“系體”應該恰如其分,一個名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涉及的事物,當人們理解了這種事物,認識了這種事物,也可以更換更貼切的名字,用更適合的名詞來表示這種事物。究竟什么是“系體”?“系體”描述了怎樣的事物?筆者又是怎樣想出這樣一個名詞來。還是從筆者觀察事物的存在的形式出發吧。

在社會中,存在著許多的團體,它們有家長和子女組成的家庭團體,廠長和生產者組成的工作團體,校長、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學校團體,黨的領導者和黨員組成的黨派團體;政府首長和政府所管轄的公民組成的政府團體,還有經濟團體、軍事團體等等。用數學的思想來看,每個團體就好像是由人組成的集合。

在數學中,指定的一些對象的全體稱為集合,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這些團體都是由人組成,團體集合的元素就是人,社會中的每個人都不是自由的,都至少屬于社會中的某一個團體集合,由人構成的社會也就是由團體集合構成的,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特征。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無序性,這種無序性表明一個集合中的元素地位均等,一個元素的存在并不影響其他元素在這個集合中的存在。如集合A={1,2,3,4,5},五個數字雖不同,但它們五個并未顯示哪一個更突出,這些元素不具有關聯性。再如,集合B={張,王,李,趙,陳}, B中的五個姓氏元素也同樣沒有顯示哪個姓氏特別,元素之間也無關聯性,由集合的描述表示法,集合中的元素都具有某一種屬性,集合就是由具有某種屬性并不關聯的元素構成的。

社會中團體集合的元素是人,那么一個團體集合中的人是平等的嗎?它們之間是否有依賴關系?如某個團體集合的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地位是有區別的,領導的言行、作為和個人魅力等直接關系著這個團體集合的生存和發展。

例如一個家庭,包括父親、母親、子女等,父母之一就是這個家庭中的家長。家長對這個家庭的經濟、子女教育、行為及一切事務的管理負全責,并通過自己對家庭成員的撫養、教育和贍養等,吸引家庭中成員圍繞在自己周圍,以自己為中心團結在一起,在家庭中家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于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來說,必須服從家長的管教,并享受家庭中所給予的權利和義務,孝敬父母,關心家庭。實際生活中,眾所周知,有好家長的家庭,團結友愛,興旺發達;父母不優秀的家庭,不能團結和睦,家庭關系一盤散沙,子女受教育的程度,思想素質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當然子女的理想和前途也難有建樹。家庭中各成員的地位是不均等的。

再如一所學校,它是由校長領導下的行政組、教務組、后勤組、年級組、班主任、教師及學生組成。校長負責學校的全盤管理工作,并依個人的品德素養、管理能力和經濟關系等管理學校。校長以自己和成員的需求為中心,設定管理部門和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各組及各成員按照校長或管理部門的指示保質保量地完成各自的工作,它們之間有各自的職權范圍、工作責任和經濟關系,這也是一個有著復雜特性的社會團體。這個團體中的成員地位也是不均等的。

社會團體中的成員地位具有不均等性,若沒有領導者,這個團體就不會存在;若團體的領導者能力不強,這個團體就會出現混亂,甚至走向滅亡;若團體有著強有力的領導者,這個團體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并且不斷地壯大。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對這個團體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他的地位與團體中的其他成員有著巨大的差別。

集合論是19世紀末由德國數學家康托爾(1845—1918)創立的,它是數學中最原始的概念,集合論在數學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是現代數學的基礎。對于社會團體使用集合來表示,雖然集合能反映其團體性,但不能體現集合中元素的地位不同,團體中成員的不同地位被模糊化了,團體中的領導者的地位沒有得到體現,團體領導者與團體中的成員的紐帶關系也沒有在集合中體現出來。這樣用集合來表示團體就存在不足,如何彌補這種不足,就必須建立新的概念和名詞,“系體”就是新建的名詞,還要賦予“系體”名詞的概念。

一個領導者和他領導的成員構成的團體就稱為一個“系體”。這樣一個團體“系體”就可表示為{領導者,被領導團體(被領導團體1,被領導團體2, …,被領導團體n)}。

下面就可表示一些“系體”實例:

家庭“系體”表示為{家長,子女“子系體”等}。

學校“系體”表示為{校長,教務“系體”,后勤“系體”,年級“系體”,班級“系體”等}。

縣政府“系體”表示為{縣長,鄉政府“系體”等}。

軍隊中的營級“系體”表示為{營長,1連“系體”,2連“系體”,3連“系體”等}。

講到這里,你肯定要問:你的“系體”談的是天文,是解決宇宙問題的,上面的“系體” 好像與天文風馬牛不相及。“系體”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普遍現象,這類“系體”屬于人文的范疇,人文范疇的“系體”容易理解,這里只是為物質范疇、宇宙范疇的“系體”做一鋪墊,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物質和宇宙范疇的“系體”。“系體”內涵和外延具有廣泛性,“系體”現象也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現象。

我們從小的原子說起。量子論認為:原子是由一個尺度非常小的原子核和一些電子組成。原子核總體上呈正電性,電子帶負電荷,電子在原子核外繞原子核做旋轉運動。

氧原子和鐵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圖1)和(圖2),其中,中間小圓表示原子核,圈內的數字表示質子數目,“+”號表示核內質子帶正電荷;大圓圈表示核外電子層,小點表示該層上的電子分布及數目。氧原子的原子核有8個帶正電的質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內圈K層有2個電子,外圈L層有6個電子。鐵原子的原子核有26個帶正電的質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依此向外K層有2個電子,L層有8個電子,M層有14個電子,N層有2個電子。原子核和核外電子依靠正負電荷引力和其他的力結合在一起。

圖1 氧原子平面結構示意圖

說明:中間為氧原子核,周圍有兩個電子層,分別有2個和6個電子

圖2 鐵原子平面結構示意圖

說明:中間為鐵原子核,周圍有4個電子層,分別有2、8、14和2個電子

原子核簡稱“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原子核極小,它的直徑在10-16~10-14m之間,體積只占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一,在這極小的原子核里卻集中了99.95%以上原子質量。原子核的密度極大,核密度約為1014g/cm3,即1cm3的體積如裝滿原子核,其質量將達到103t,原子核強大的作用力就控制電子在自己周圍旋轉,原子核與核外電子就構成了一個原子整體。原子內部的原子核和電子的地位顯然不均等,原子核就像人文范疇的團體的領導(或領袖),電子就像被領導團體成員。科學家發現原子核對電子的作用力有四種:重引力、磁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一般地,一種物質對于一些物質有作用力(四種力或其中的幾種),作用力使這些物質運動于自己周圍,這樣這種物質連同周圍的物質就構成了一個物質團體,這個物質團體就是一個“系體”,其中這種物質就稱為“系體核”。包含一個“系體”的“系體”稱為這個“系體”的“父系體”,被包含“系體”稱為“父系體”的“子系體”。物質“系體”的表示類同于人文范疇的“系體”,物質“系體”={“系體核”,“子系體”(子系體1,子系體2, …,子系體n)},原子的結構就是“系體”的結構。

原子就稱為“原子核系體”,原子核“系體”={原子核,電子“系體”等}。

原子并不是物質最小的微粒,電子“系體”就是比原子核“系體”小很多的微粒“系體”。在原子的結構之后,物理學家還發現了原子核內更小的微粒質子、中子,甚至到夸克。其實這些更小的微粒也同樣有它們的核,這個核會以四種作用力吸引周圍的微粒構成一個微粒團體,也就是更小的“系體”。由于人類視力的限制,更小的“系體”和它們的核難以觀察,更小的微粒終將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但更小的物質微粒不會消失,它依然存在。這里的更小系體如下:

電子“系體”={電子的核,電子“子系體”等},

質子“系體”={質子的核,質子“子系體”等},

中子“系體”={中子的核,中子“子系體”等},

夸克“系體”={夸克的核,夸克“子系體”等},

物質微粒是以“系體”的形式存在,那么對于太空天體又是怎樣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望著繁星閃閃的夜空,擔心星星掉下來真是多余,它們總是懸在天空不移動,是什么原因使它們不掉下來?就人們現在知道的事實:月球繞著地球旋轉,地球繞著太陽旋轉,繞著太陽旋轉的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等。地球和繞地球旋轉的月球構成了地月系,太陽和繞著它旋轉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更小的行星構成太陽系。

在地月系中,月球被稱為地球的衛星,它始終圍繞著地球旋轉,這是因為地月系的絕大部分的質量都集中在地球,相比之下,月球質量只占有很小部分,這樣地球對月球有巨大的重引力,同時還有超強的磁力等其他的力,這些力就使月球無法逃離的繞地球旋轉,地球理所當然的成了地月系的領導者,而月球變成了地球的“臣民”,它們的地位顯然不均等,地月系作為整體就構成了一個“系體”,地球成為這個“系體”的“核”,月球也不是孤單的,也還有繞月球旋轉的很多小星體,同樣這些小星體與月球也構成了一個“系體”。地球系體={地球,月球“系體”,小行星“子系體”等}。

以此類推,還有水星“系體”、金星“系體”、火星“系體”、木星“系體”、土星“系體”、海王星“系體”、天王星“系體”等。

太陽系比地月系要宏大的多。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恒星,占有太陽系99.8%的質量,以超大的重引力、超強的磁力和其他作用力,吸引著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使得八大行星繞著太陽在其固定的軌道上旋轉,地球雖是地月系的領導者,但在太陽系中只是太陽的臣民,是受制太陽的管理,它們構成了一個太陽系整體,太陽與八大行星有著相當大的差別,這樣的太陽系就構成了一個“系體”,太陽是這個“系體”的“核”,這個“系體”就稱為太陽“系體”(如圖3)。

圖3 太陽“系體”示意圖

說明:中間大球為太陽,其余小球為太陽“系體”八大行星,橢圓線為行星運動軌跡

太陽“系體”={太陽,水星“系體”,金星“系體”,火星“系體”,木星“系體”,土星“系體”,海王星“系體”,天王星“系體”}等。

說到這里,太空星體和物質及其微粒一樣,它們都表現為“系體”的結構形式,這些物質類型的“系體”可以歸結為一種物質和它管理的物質構成的團體,這種物質就是“系體”的核。物質“系體”的核是“系體”存在的關鍵,星體之間同樣存在著四種力,“系體核”就是通過四種力吸引和管理它的“子系體”。

太陽系對太陽有擴展,但不是無限擴展,這種擴展又有一定的限制,如何來說明太陽系受到了限制,這就增加一個體,變成了“太陽系體”,這就是“系體”名詞的由來。

“系體”是人類社會、物質世界和宇宙空間存在的基本形式,認識“系體”的結構和特性對認識我們身邊的或更遠或更大的事物有幫助作用,也可能認識的更清楚更準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莫力| 浦江县| 手游| 和顺县| 黎川县| 禹州市| 仙桃市| 徐州市| 武邑县| 新巴尔虎左旗| 商河县| 珲春市| 微山县| 平陆县| 阳新县| 兴和县| 台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故城县| 西和县| 永寿县| 南岸区| 昆山市| 梅州市| 师宗县| 平邑县| 靖西县| 浦城县| 东乡| 安仁县| 乌海市| 香河县| 双流县| 深泽县| 广宁县| 家居| 左权县| 信丰县| 福建省|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