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致金庸大師以及我們逝去的那些青春
- 火遍娛樂圈
- 土豆追蝴蝶
- 1789字
- 2018-10-31 00:45:57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副對聯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大師生前的14部著作,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恰好組成了這副對聯,外加一部《越女劍》。
從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到最后一部1969著的《鹿鼎記》,金庸大師的確是我國文學界的一座高峰??!
回想起小學時期,經常會偷偷拿著零花錢去路邊小攤上買的那些盜版小人書,也讓年幼的我,推開了武俠世界的大門。
那時候的我,配著圖讀著書,可能打印過程中或許有很多的錯字生字,但配著小人依舊能看得很起勁,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文中那些武林高手們的種種武功招式:
瑯環福地中巧得凌波微步;
華山思過崖上練獨孤九劍;
明教密道里修乾坤大挪移;
……
再大一些的我進入了初中,已經可以去書店,借書、租書了,然而最吸引我的依舊是這些武俠故事。
青春期的我,翻著褶皺的舊書,那是同學們不斷地借閱過的痕跡,可沒有一個人因為書的殘破而不去繼續讀的,情竇初開,對書中敢愛敢恨的美女有過各樣的幻想:
義勇忠癡的俏丫鬟,雙兒;
古靈精怪的假小子,黃蓉;
不染凡塵的真仙女,香香;
……
當我步入高中后,接觸到得更多的其實是網絡小說和游戲,這個時候大師的作品更是不斷地被翻拍成了電視、電影。
高中生的我,面對著作業和課本,每天備受考試的壓力,根本無心好好學習,卻偏偏無數次想真正地進入那個神奇的武俠世界:
飲好酒,快意江湖;
持寶劍,除暴安良;
攜美人,浪跡天涯;
……
直到如今,聽到大師去世消息的我,心中不免感概,大師的作品陪伴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甚至以后可能還會有中年、老年。
長大后的我,看著眼前的電腦,不知道能寫些什么出來表達心中的情感,只能把現在想到的打成文章,或許大師心中的武俠:
是胡斐的路見不平,是現代社會良知的投影,是年青人的勇敢和血性;
是郭靖的為國為民,是儒家傳統美德的濃縮,是領導者的正直和德行;
是喬峰的大義凜然,是對國家間戰爭的批判,是真英雄的無畏和悲涼;
……
金庸先生,1924年3月10日出生,直至昨日去世,原名查良鏞,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
雖然不知道該不該說這樣的話,或許我們每一個熱愛小說的人都應該要記得他,可能有人覺得我這句話很無理取鬧,但如果不是這一批文學先輩,或許我們的小說歷經幾個世紀都不一定能發展成現在這樣。
致離開的大師,致這么多年來陪過我們的作品,希望它們繼續流傳下去,被人誦讀。
……
寫完了,這里就說說我自己的事情吧,其實我不是一個很喜歡寫東西的人,文筆也不是特別好。
甚至,就是大學也不是在國內讀的,沒寫過長篇的論文,而這估計是我這輩子可能會寫的最長的一個東西了。
開始寫書的原因也很簡單、很無腦,連跟諸多的作者相比,所以我的文筆、思路都遠遠不足。
能簽約,能這么有人看,我現在已經很開心,很滿足了,說這些話,不是意味著這本書要太監了,而是,我準備要調整狀態,好好寫了。
今天,一天我就不再更新章節了,加上之前欠的兩章,一共三章,明天應該會先還一些了。
寫韓娛小說的理由也非常的簡單,幾年前我接觸了一本《肆虐韓娛》,是姬叉寫的,我就慢慢開始對這個種類的小說產生了興趣,包括自己本身也挺喜歡南韓綜藝的。
但隨著年紀的增加,昔日那些女團也一個個戀愛、結婚、單飛、解散,似乎也感覺到自己已經沒有了那份對韓娛的癡迷了。
或許再過幾年,我就不再關注了呢,或者疲于生活、工作,不允許了呢……
在老去之前,在徹底改變之前,寫一本書為自己圓一個夢。
其實,書里出現的那些人物都是我把自身都某個特點放大,然后創造出來的,李東海、樸珉宇、金泰民、李東鎮、韓智浩,講到底都是我,或者說是我的一部分。
有人覺得這樣的設定很沒有道理,甚至就連他們會走到一起都非常奇怪。
可對我而言,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角色,有特點,也有脆弱:
樸珉宇渴望一個完整的家、金泰民的性格木訥呆板、李東鎮不被人理解和認同、韓智浩視家人為最珍貴……
而這些都是李東海前世,即董海所具備的、所遭受的、所經歷的,也因此他能理解這些人,這些人也愿意成為他的左膀右臂,這是一本以李東海為中心的小說,卻不是單單只是講李東海的故事。
或許,我的小說不能寫到讓每一個人都喜歡,因為每個人對小說的理解不一樣,對韓娛文的理解就更有差異了,而我也只想把自己的故事寫下去。
這就是為什么,我盡我所能的去回答,書友們提出的問題,讓邏輯能變通,當然,我在寫作上還可以繼續進步,我也希望我能不斷地有突破。
所以,加油吧?。。∥易约海。?!
————土豆追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