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國學概論總括(9)

  • 國學十八篇
  • 章太炎
  • 871字
  • 2017-10-21 16:39:22

依我看來,凡簡單敘一事不能不用散文,如兼敘多人多事,就非駢體不能提綱。以《禮記》而論,同是周公所著,但《周禮》用駢體,《儀禮》卻用散體,這因事實上非如此不可的。《儀禮》中說的是起居跪拜之節,要想用駢也無從下手。更如孔子著《易經》用駢,著《春秋》就用散,也是一理。實在,散、駢各有專用,可并存而不能偏廢。凡列舉綱目的以用駢為醒目,譬如我講演“國學”列舉各項子目,也便是駢體。

秦漢以后,若司馬相如、鄒陽、枚乘等的駢文,了然可明白。他們用以序敘繁雜的事,的確是不錯。后來詔誥都用四六,判案亦有用四六的(唐宋之間,有《龍筋鳳髓判》),這真是太無謂了。

凡稱之為詩,都要有韻,有韻方能傳達情感。現在白話詩不用韻,即使也有美感,只應歸入散文,不必算詩。日本和尚娶妻食肉,我曾說他們可稱居士等等,何必稱做和尚呢?詩何以要有韻呢?這是自然的趨勢。詩歌本來脫口而出,自有天然的風韻,這種韻,可達那神妙的意思。你看,動物中不能言語,它們專以優美的聲調傳達彼等的感情,可見詩是必要有韻的。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詠,律和聲”這幾句話,是大家知道的。我們仔細講起來,也證明詩是必要韻的。我們更看現今戲子所唱的二黃西皮,文理上很不通,但彼等也因有韻的原故。

白話記述,古時素來有的,《尚書》的詔誥全是當時的白話,漢代的手詔,差不多亦是當時的白話,經史所載更多照實寫出的《尚書?顧命篇》有“奠麗陳教則肄肄不違”一語,從前都沒能解這兩個“肄”字的用意,到清代江艮庭始說明多一肄字,乃直寫當時病人垂危舌本強大的口吻。

《漢書》記周昌“臣期期不奉詔”、“臣期期知其不可”等語,兩“期期”字也是直寫周昌口吃。但現在的白話文只是使人易解,能曲傳真相卻也未必。

“語錄”皆白話體,原始自佛家,宋代名儒如二程、朱、陸亦皆有語錄,但二程為河南人,朱子福建人,陸象山江西人,如果各傳真相,應所紀各異,何以語錄皆同一體例呢?我嘗說,假如李石曾、蔡孑民、吳稚暉三先生會談,而令人筆錄,則李講官話,蔡講紹興話,吳講無錫話,便應大不相同,但記成白話文卻又一樣。所以說白話文能盡傳口語的真相,亦未必是確實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西峡县| 龙川县| 兴山县| 通山县| 新绛县| 徐闻县| 郎溪县| 云南省| 闽清县| 花莲市| 黎川县| 盐山县| 昌邑市| 彰化市| 蚌埠市| 孝昌县| 麻江县| 阿图什市| 江西省| 墨玉县| 盘山县| 太湖县| 乾安县| 方城县| 天门市| 邓州市| 徐汇区| 周宁县| 太仆寺旗| 长乐市| 托克托县| 玛曲县| 怀远县| 枣强县| 天峻县| 谢通门县| 城固县| 甘孜县| 仪征市|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