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經學的派別(2)

  • 國學十八篇
  • 章太炎
  • 1256字
  • 2017-10-21 16:45:21

漢代學者以為古代既有“經”必有“緯”,于是托古作制,造出許多“緯”來,同時更造“讖”。當時“緯書”種類繁多,現在可查考的只有《易緯》八種。明孫瑴《古微書》中輯有緯書很多。《易緯》所講的是時令節氣,僅如月令之類;《春秋緯》載孔子著《春秋》、《孝經》告成,跪告天,天生彩云,下賜一玉等話,便和耶穌《創世紀》相類了。“讖”是“河圖”一類的書,專講神怪,說能先知未來,更近于宗教了。緯書西漢末年才出現,大概今文學家弟子迎合當時嗜好推衍出來的。

經有兼今古文的,也有無今文而有古文的,也有無古文而有今文的。漢代古文學家,可以列如左表:

《儀禮》(當時稱為《士禮》),在古文今文,只為文字上的差別。《周禮》在漢初不以為經典,東漢始有杜子春和二鄭替彼注釋。此外今古文便各自為別了。

今古文的區別,本來只在文字版本上。因為《六經》遭秦火,秦代遺老就所能記憶的,用當代語言記出,稱為今文;后來從山崖屋壁發見古時原本,稱為古文,也不過像近代今板古板的分別罷了。

但今文所記憶,和古文所發現的篇幅的多少,已有不同;今文家所主張和古文家所說,根本上又有不同;因此分道揚鑣。古文家異于今文家之點,在下文細說:

一、《易》以費氏為古文家,是劉向定的。因為劉向校書時,就各家《易經》文字上看,只有費氏相同,所以推為古文家。以《易》而論,今古文也還只文字上的不同。

二、魯恭王發孔壁得《尚書》,《尚書》的篇數就發生問題。據《書傳》(太史公曰:“《書傳》、《禮記》自孔氏?!笨梢娍装矅也亍稌鴤鳌?,確自孔壁得來)稱《書序》有百篇,而據伏生所傳只有二十九篇(可分為三十四篇),壁中所得卻有四十六篇(可分為五十八篇),相差已十七篇。并且《書傳》所載和今文更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孟子是當時善治《詩》、《書》的學者,他所引的“葛伯求餉”、“象日以殺舜為事”等等,在今文確是沒有的,可見事實上又不同了。

三、《詩》因葉韻易于記憶,當時并未失傳,本無今古文之分。毛氏所傳詩三百十一篇,比三家所傳多笙詩六篇,而所謂笙詩也只有名沒有內容的。《毛詩》所以列于古文,是立說不同。他的立說,關于事實和《左傳》相同,關于典章制度和《周禮》相同,關于訓詁又和《爾雅》同的。

四、鄭康成注《儀禮》,并存古今文。大概高堂生傳十七篇和古文無大出入??妆诘谩抖Y》五十六篇,比高堂生多三十九篇。這三十九篇和今文中有大不同之點:今文治《禮》,是“推士禮致于天子”,全屬臆測的;此三十九篇卻載士以上的禮很多。二戴的主張,原不可考,但晉人賀循引《禮》,是我們可據以為張本的。

五、“左氏多古文古言”,《漢書?藝文志》說:《左氏傳》是張蒼所獻。賈誼事張蒼,習《左氏傳》,所以《賈誼新書》引《左氏傳》的地方很多?!蹲笫蟼鳌返氖聦?,和《公羊》多不相同。《轂梁》中事實較《公羊》確實一些,也和《左氏》有出入。至經文本無不同,但《公羊》、《轂梁》是十一篇,《左氏》有十二篇,因《公》、《轂》是附閔于莊的。閔公只有三年,附于莊公,原無大異,但何休解《公羊》,卻說出一番理由來,以為“孝子三年無改于父道”,故此附閔于莊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霍州市| 遂川县| 布拖县| 息烽县| 梁平县| 泰和县| 澄江县| 濉溪县| 邯郸县| 东乡县| 富蕴县| 治县。| 奉贤区| 禄丰县| 肇源县| 泌阳县| 泸西县| 土默特右旗| 剑川县| 乌什县| 浠水县| 马公市| 鄂尔多斯市| 凤台县| 香格里拉县| 孙吴县| 肇州县| 固安县| 肇庆市| 威海市| 江孜县| 孟村| 元朗区| 嘉义县| 双江| 乌鲁木齐县| 永平县| 盈江县| 胶南市|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