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籠子
- 昆蟲記:高明的殺手(第1卷)
- (法)法布爾
- 6550字
- 2013-09-06 18:33:25
假如到書本中去搜尋關于食糞蟲特別是圣甲蟲習性方面的資料,我們會發現,這門科學帶有鮮明的埃及法老時代的色彩,個別地方有失偏頗。資料顯示,那在田野上滾動的糞球中孕育著一顆蟲卵,它既是即將出生的幼蟲的食物,也是搖籃。食糞蟲父母們把糞球帶到曲折坎坷的土地上滾動,是為了讓它更圓潤一些,如果糞球遭到撞擊、顛簸而順著斜坡滾落,父母們就把它埋在地下,交給大地這個龐大的孵化器。
對于書上所記錄的圣甲蟲培育幼蟲的方式,我十分懷疑。因為蟲卵是十分嬌弱的,即使包裹在柔軟的物質中,也要格外小心,怎么能禁得住糞球搖籃的滾動和震蕩呢?那孕育在胚胎中的小生命是柔弱的,幾乎稍一碰觸或者任何一個小小的閃失,都會將其扼殺,圣甲蟲的父母又怎么會帶著它一路顛簸跋山涉水呢?不,事情一定不是這樣的!尤其是圣甲蟲的母親,它那母性的溫柔是絕不會容忍子女遭受雷古盧斯滾筒一樣的酷刑的。但是不能只靠簡單的邏輯推理就試圖推翻先人的觀點。為此,我曾切開數百個圣甲蟲的糞球來查看,還親自到經過核實的圣甲蟲的洞穴中取來糞球,然后一一打開。但是,我從未在糞球中發現蟲卵和孕育蟲卵的溫室。我看到的全部都是匆忙中制作而成的糞球,十分粗糙,糞球里邊除了食物還是食物,沒有講究的結構。圣甲蟲就是因為有了這些食物,才得以閉門不出,吃幾天美味盛宴,過幾天安閑日子的。圣甲蟲總是對別人的糞球垂涎三尺,甚至互相爭搶,它們這么積極絕對不是為了爭搶來一群需要照顧和養育的后代。如果說圣甲蟲之間會互相盜竊蟲卵,那簡直太荒謬了,因為每只圣甲蟲都有很強的繁衍后代的能力。因此,毫無疑問,在圣甲蟲滾動著的糞球里根本沒有蟲卵。
為了研究圣甲蟲孕育后代的問題,我做了一個偉大的嘗試。我首先做了一個大籠子,在里面鋪上沙土,然后捉來大約 20 只圣甲蟲,把它們和蜣螂、圓裸胸金龜、牛糞屎蜣螂一起放到籠子里飼養,并經常為它們更換食物。可是,這竟然是我從事昆蟲實驗以來最失敗的一次!失敗就失敗在了為它們更換食物上。我的鄰居家養有馬,可是要想得到馬的糞便來喂養圣甲蟲,我必須得到喂馬的傭人的幫助。這位喂馬的傭人起初對我的請求嗤之以鼻,直到我給了他些小銀幣,他才答應幫忙。這就相當于,我要為昆蟲的每頓午餐都支付 25 個生丁。
怕是圣甲蟲自己也從沒為午餐做過這么大一筆財政預算。可是,每天早上,約瑟夫在給馬包扎之后,就會從我們兩家花園之間的墻頭上探過頭,把手圍成喇叭狀放在嘴邊,低聲喊道:“哎!哎!我去提一滿缽馬糞來。”做這種事兒,雙方都應該小心些啊,您看,果不出所料,某一天,就在我們進行糞便交易時,被房東撞見了。他就此認定他的肥料全被偷到了墻的這一邊,認定我偷盜他的卷心菜肥料來澆灌我的馬鞭草和水仙。盡管我極力解釋,可于事無補,而且我的理由聽上去又是那么的荒唐可笑。約瑟夫遭到了一頓痛罵,主人不僅對他說三道四,還下了最后通牒,說他如果再做這樣的事就解雇他,而且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
這樣之后,我弄了一個圓錐形的紙袋,每天拿著它悄悄地來到大路上,為我的昆蟲們撿食物。多丟人啊,可我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恥。有一次我運氣好,看到一只到阿維尼翁去的驢子經過我的門前,背上馱著雷納爾堡或者巴邦塔納的農產品,就在這時,它不失時機地留下了一團糞便。這太令人驚喜了,足夠昆蟲們吃上幾天了,我立即將其收撿起來。總而言之,為了給我的昆蟲們弄到一團糞便,我做了一切我能做的,計謀、手段,等待時機、四處奔波。如果僅僅有激情、熱情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的話,那么,我的試驗理所應當會成功,可我失敗了。在狹小的空間中,它們沒有進行偉大的演變,我的圣甲蟲也因思鄉心切而日漸憔悴,不久就抑郁而終了,連同它的秘密也一同帶走了。圓裸胸金龜和牛糞屎蜣螂倒是沒令我失望,為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在適當的時候我會引用到的。
我的實驗過程不只是在籠子里飼養昆蟲,還包括對它們進行直接的研究,可是這些研究的結果與我的期望大相徑庭。正在我思量著需要一個助手的時候,一群興高采烈地穿過高地走來的孩子映入了我的眼簾。那是一個星期四的早晨,幾個孩子從鄰村萊昂格爾走來,他們一邊啃著蘋果,一手拿著面包,把學校以及令人厭煩的功課都拋到了腦后。他們來到那光禿禿的小山丘就開始挖土,尋找駐軍在射擊練習時射下的鉛彈。可是,他們此次遠征的唯一收獲也就是那幾塊價值 1蘇錢的鉛塊而已。在那綠茵茵的青草地上,點綴著老鸛草玫瑰紅色的花瓣,青色的草、紅色的花則為佩特臘阿拉伯①增添了幾分妖嬈;在鋒利的巖石間,半黑半白的大耳鵬時來時往,歡樂的鳴叫聲回蕩在上空;百里香花叢下的洞口旁,一只蟋蟀正奏起枯燥的交響樂,樂聲彌漫了四周。
這個春天里的游玩,令孩子們興致勃勃,更令他們自豪的是,他們擁有了一筆價值 1 蘇錢的財富。這是撿到鉛彈的回報,有了這 1 蘇錢,下個星期天,他們就可以到教堂門口的女商販那兒買兩大塊薄荷糖—兩大塊,每塊 2 里亞。
我走到那個最大的孩子面前,看到他充滿智慧的臉龐,我不由得信心滿滿;其他孩子圍著我們,繼續啃著蘋果。我說清楚我的來意以后,指著一個正在搬運糞球的圣甲蟲對他們說,說不定哪個類似的糞球里就有個凹陷的小窩,窩里孕育著一個蟲卵。我要他們做的事就是四處挖挖,同時留意圣甲蟲的活動,找到有蟲卵的糞球。為了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放棄為掙區區幾里亞而挖鉛彈的活動轉而為我的實驗服務,我答應付給他們更高的報酬:每找到一個有蟲卵的糞球就付給他們 1 法郎—那可是一枚亮晶晶的值 20 個蘇的硬幣。當他們聽說我會支付這么大一筆數目時,他們都目瞪口呆了,那天真的模樣可愛極了。一塊糞球竟然被我定出了這么高的價格,這可能模糊了他們頭腦中的金錢概念。接著,為了證明我的誠意,我先付了定金:給他們每人幾個蘇。我們約定下周四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兌現交易,到那時我會忠誠地履行諾言,對每一個得到那個珍寶的人支付應得的報酬。
我說清楚以后,就讓他們走了。他們一邊離開一邊議論紛紛地說:“這可真不錯,我們要爭取每個人都能掙 1 個法郎!”孩子們對此充滿了期許,不由得把掌心里的那幾蘇定金弄得叮當作響。子彈頭被踩在了腳下,被遺忘了。遠遠地,我看到孩子們在平原上分散開來,開始分頭尋找糞球。
約定的那一天到了,我又來到山丘上。我確信我的這個做法是相當高明的,因為那群年幼的助手們一定會在他們的同學面前炫耀這樁賺錢的交易,如果有誰不相信圣甲蟲的糞球會這么值錢,他們會得意揚揚地拿出定金給他看。事情果然如此,這一次來這里的人數比上次多了很多。他們見我來了趕忙跑過來,但并沒有勝利后的歡呼雀躍。
我想一定是我交代的事情失敗了,事情果然如我所料。他們說每天放學后都去尋找,可沒找到我要的那種有蟲卵的糞球。雖然他們也曾連蟲帶球一起撿到過,可那些糞球都僅僅是食物而已,里面并沒有蟲卵。
聽完他們的話,我又給了他們鼓了鼓勁兒,約定下個星期四再在這里碰面,可還是沒有成功。大多數人都放棄尋找了,只有少數幾個人堅持著。可直到他們在我的鼓勵下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后,仍然一無所獲。
最后,我給那幾個堅持到底的人一些報酬,合作也就此以失敗告終了。
看來我只能獨自進行那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研究了。
即使在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到適當的地點尋找,在最佳的時機觀察,也沒能得到一個確切而合乎邏輯的結果。于是,我只能把那些零零散散的觀察結果綜合起來,經過類比得出結論,填補這一方面的空白。現在,我就將我的觀察以及從籠子里的圓裸胸金龜、蜣螂和牛糞屎蜣螂等食糞蟲身上得到的資料結合起來,歸納總結一下。用于孕育蟲卵的糞球,是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制造,也不能在吵吵嚷嚷的開采工地上進行的。這是一件需要耐心制作的藝術品,要在遠離人群的地方專心致志、一絲不茍地進行。雌蟲進入居室以后,全盤思考了一番后就開始動手做了。圣甲蟲的母親在沙地里給自己挖了一個深 10 ~20 厘米的寬敞大廳,由一個小回廊通到外面。昆蟲把精心挑選的材料制作成球形后運到里面。當然,要往返多次才能運完,因為它運來的糞球都堆積在了大廳里,那龐大的體積是不可能一次通過入口進來的,也不可能是一次就堆積起來的。我記得我在拜訪一只西班牙蜣螂時發現,它的洞里放著一個橙子那么大的糞球,可是它大廳的長廊很狹窄,僅能穿過一根手指。蜣螂既不滾動糞球,也不千里迢迢地搬運食物,而彎曲的角,好似公牛一般。
而是在糞便底下直接挖一個洞,然后后退著把材料一抱一抱地拖到洞里。在糞便的下面安家,尋找起食物來既方便、容易,工作起來也更安全,也正因此,蜣螂養成了奢華的飲食習慣。而那些靠出苦力搬運糞球的食糞蟲就從不挑三揀四。不過,圣甲蟲往返兩三次以后就會囤積起一大筆可觀的財富,足以讓西班牙蜣螂羨慕不已了。
但是,那些運進來的糞料只是胡亂地堆砌在一起,還未經過加工。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篩選材料:把最精細的放在里層,給幼蟲做食物;最粗糙的則放在外層,保護整個糞球。然后,在卵蟲生存的中央居室四周,將材料按照粗細程度和營養價值的高低,由內到外、由優到劣,一層層地裹好,每層材料都要十分穩固,并且要和后一層緊密貼合。最后,使最外層的纖維筋黏合鑲嵌在糞球表層上,起到保護殼的作用。圣甲蟲的居室內塞滿了食物,幾乎沒有活動空間,并且昏黑一片,這樣,對于動作遲滯、身體僵硬的圣甲蟲來說,它如何完成那件藝術品的制作呢?一想到它們那細致的工作是由粗大的工具完成的,以及它那可以掘土甚至可以鑿開巖石的多角的爪,我就不禁聯想到大象做起繡花的工作。如果有人看到過這些母親們工作的過程,就請描述一下這種堪稱奇跡的技藝吧,而我則不想看到,況且也沒有可能見證藝匠的制作過程。我們只能對它那偉大的作品進行一番描述!
通常情況下,產卵的糞球差不多有一個中等蘋果那么大,糞球的中心有一個直徑約 10 厘米的橢圓形小洞,卵就直直地安放在那里,十分牢固,直抵洞底。蟲卵是圓柱形的,兩端渾圓,顏色白中泛黃,跟麥粒差不多大,只是稍短一些。小洞的洞壁四周涂抹了一層微綠而帶棕色的物質,散發著光澤,呈半流體,那是真真正正的糞糊,是幼蟲出生后的第一份糧食。這種精細的食品,難道會是由糞便的精華做成的?從食物的形狀上看,不是這樣的,而是由圣甲蟲母親消化后的某種物質制成的。看來食糞蟲也有鴿子身上的柔情,鴿子會先在嗉囊里把麥粒軟化,直至形成一種乳狀的黏糊物質后,再喂給雛鴿吃。食糞蟲則先把精選的食物吃掉,經消化形成精細的糊粥,然后吐出來涂抹在安置蟲卵的小洞的洞壁上。幼蟲孵化后就可以找到易消化的食物,等它的胃功能強健起來后,就能逐漸向外層越來越粗糙的食物進攻了。
緊挨半流體涂層的是一層不含任何纖維屑食物的精華層,構造得勻稱而堅實。再往外是有著許多植物莖的粗糙食物層,最外層的材質最粗糙,但是經過緊壓、黏結后形成了十分堅硬的殼。
這清楚地反映出了圣甲蟲從幼蟲到成蟲的飲食變化規律。當無比嬌弱的小幼蟲破卵而出時,就開始食用住所四周墻壁上的精細漿液。
漿液雖然不多,但都是高營養物質,能使它的身體和腸胃功能迅速強壯起來。度過了新生期,圣甲蟲幼蟲仿佛斷奶的嬰兒一樣,不再有糊粥的供給了,而是開始食用介于最精細的漿液和最粗糙的食物層之間的食物。這一層很厚,食物較多,能把小幼蟲養得結結實實的。不過幼蟲長結實以后,食物又變了,變成了那類似大麥面包一樣的雜干草尖的天然糞便。幼蟲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它在整個生長期所食用的以外,包裹在它身外的一層墻壁也是它的食物。它們的身體長大后,住所也隨之擴大了,因為住所墻壁上的物質就是它們的食物。最初那個小洞上的墻壁很厚,現在已經變成了大房間,墻壁只有幾毫米厚;在房屋變大的過程中,室內的居民也分別完成了幼蟲、蛹或金龜子的蛻變。總之,糞球是一個堅實的硬殼,圣甲蟲的生命演化過程就是在它的遮掩下秘密進行的。
可用的材料用完了,我無法繼續寫下去了,至于圣甲蟲的身份之謎,仍舊停留在蟲卵上。雖然我沒親眼見過幼蟲,但是有的作家見過它們,并且在作品中做了描述。至于那些已經完成變態而仍舊生活在糞球里的、尚未開始搬運和挖掘等工作的圣甲蟲,我更沒見過。可它正是我夢寐以求的。我希望能對這樣一只食糞蟲進行觀察:它住在糞球住房里,剛剛完成變態,尚未開始任何工作。為什么我會有這種想法呢?我將在后面說出原因。
這些昆蟲的爪子上有趾肢節以及人們所說的跗骨,它的跗骨是由一些類似人類手指指骨的精細零件組成的,最末端是帶鉤的指甲。每個爪有一個趾肢節。高級的鞘翅目昆蟲,尤其是食糞蟲,趾肢節至少有 5 根指骨或者關節。可是奇怪的是,金龜子完全例外,它的前爪沒有跗骨,其他兩對爪子都有 5 個關節。由此可見,金龜子是個腿腳不全的殘疾,它們的前爪不像其他昆蟲那樣有趾肢節。這種情況在食糞蟲家族中的寬胸蜣螂和糞屎蜣螂身上也能看到。對這些奇怪的情況,昆蟲學上早有記載,卻至今也沒有合理的解釋。這種昆蟲的腿腳是從出生時就殘疾嗎?是生下來時前爪就沒有趾肢節,還是剛一開始工作時就意外地折斷了呢?
大多數人會認為圣甲蟲的肢體殘缺是由勞動造成的,因為它總是或者在礫石中或者在布滿粗纖維的糞堆里不停地搜呀、挖呀、耙呀、剁呀,而這會大大損傷它那嬌嫩的跗骨。更重要的是,當它倒退著滾動糞球時,總是腦袋朝下,用前爪支撐地面。它那脆弱的趾肢節像線頭那么細,卻不斷地碰觸粗硬的大地,會造成什么后果呢?這些趾肢節一無用處,完全是負擔,終究會在千百次的磨礪中消失掉,或者被壓碎,或者被拔掉,或者被磨光。唉!就連人類在使用沉重的工具或搬運重物時也常有人落下殘疾啊。也許金龜子就是在搬運糞球時殘疾的,因為對它而言,糞球是一個沉重的負荷。它的斷指或許就是它勤奮勞動的光榮證明吧!
但是有人聽到這兒會產生疑問:如果這斷殘確實因為意外和艱苦的勞動造成的,那也應當是偶然情況而不該是通例啊!一個工人或若干個工人的手被機器軋斷了是常事兒,但不可能所有工人的手都斷掉啊!即使對于金龜子這個糞球搬運工來說失去趾肢節是平常事,十分稀松平常,那么至少會有幾只幸運的或者動作靈敏的圣甲蟲的前爪保留著跗骨。現在我們來看看事實到底是怎樣的。我觀察過許多生活在法國的金龜子,比如:普羅旺斯的圣甲蟲,生活在距海較遠、經常在塞特、帕拉瓦和里昂海灣的沙灘上活動的一半帶斑點金龜,以及比前兩種更常見,一直分布到達羅訥河谷,至少在里昂一帶隨處可見的寬頸金龜。我還觀察過一種來自君士坦丁城③郊的非洲瘢痕金龜。結果無一例外,這四種金龜子的前爪都沒有跗骨,至少我所觀察到的情況是這樣的。所以,金龜子的斷指是與生俱來的,這是它的身體特征,而不是意外造成的。還有另一個理由可以進一步證明這個說法:如果昆蟲前爪趾肢節是在操作失誤而引起的工傷事故中斷掉的,那么,那些工作更艱苦的—干挖掘工作的昆蟲,更應該沒有跗骨。因為跗骨是百無一用的附屬品,當前爪需要出強力的時候,它就是累贅。
就拿糞金龜來說吧,它名字的意思是“穿地者”,它果然名不虛傳,它都是在被踩得硬邦邦的道路下或被黏土黏合的碎石中間挖掘深井的,而人們就連看一眼井底的小房間都必須借助強勁的挖掘工具,而且即使這樣也未必能辦到。可是,就在那些圣甲蟲連挖開表面都辦不到的地方,這些杰出的“礦工”卻為自己挖出了一條長長的巷道,而它們前爪的跗骨卻完整無缺,似乎在凝灰巖中鉆洞是一件容易事兒,根本不需要艱苦的勞動一樣。所以,這一切都向我們證明:當圣甲蟲還生活在出生時的洞穴里,當它還是一個尚未投入任何工作的新手時,它就已經跟那些身經百戰的、因勞作而造成身體殘缺的老手一樣,是沒有趾肢節的。
從這些沒有趾肢節的事例中,可以得到一個符合當下人們認知的推理,即物競天擇和物種進化。人們可能會說:“根據昆蟲的生理結構規律,所有的圣甲蟲出生時的前爪上都有跗骨。也許某些圣甲蟲為了勞動起來更便利,就通過某種途徑丟棄了那些毫無用處的累贅。是的,斷指后它們更靈活了,并遠遠超過了其他金龜子,于是它們成為始祖,把沒有趾肢節的殘肢一代代地繁衍下去。今天所看到的缺趾肢節的圣甲蟲就是這樣從有趾肢節的圣甲蟲演變而來的。”如果讓我相信這種說法,除非有人能向我證明糞金龜子干著類似的更艱苦的工作,可它的跗骨完好地保留著,我由衷地歡迎有人能給我這方面的論證。可是在此之前,我們還是相信,那出現在古獸沐浴的湖邊沙灘上的第一只滾動著糞球的圣甲蟲,跟今天我們所見的圣甲蟲一樣,都是沒有跗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