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成人學習的內在邏輯
成人學習有規律可循嗎?答案是肯定的。著名教育學家羅伯特·米爾斯·加涅對成人學習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成人學習更具有復雜性,通常帶著原有的經驗來學習,更傾向于理解知識而不是背誦等,提倡培訓師要有意識地應用這些原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遵循學員的學習邏輯,以他們期望的學習方式和路徑開展教學。在這里,我們重點介紹一種成人學習的重要理論——“成人學習螺旋”,它基于成人的認知規律,將學習劃分為循序漸進的五個階段,對培訓師了解學員的內在學習邏輯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在詳細闡述這個理論前,先來看一個例子。
小李是一位來自北京的美食愛好者,喜歡去各地旅行,品嘗當地美食。有一次他在旅行中品嘗到了當地一道特有的名菜——桑拿雞,肉質滑嫩細膩,味道鮮美,制作簡單,營養豐富。這激起了小李的學習興趣,以至于小李回到家中后一直念念不忘,決定要親自下廚學習制作這道菜。
首先他通過上網和查閱美食書籍,收集關于制作桑拿雞的食材要求和制作方法,接著他按照要求買了新鮮的食材,準備好相關烹飪工具,開始大展身手。小李認為桑拿雞制作起來應該沒什么難的,無非就是把雞切成小塊,放在蒸爐上蒸就可以了。小李信心滿滿,并結合原來的烹飪經驗,將雞肉進行腌制,并且放了很多調味料,但是雞做好以后,味道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失去了桑拿雞本身的特色。之后他又多次向專業大廚請教,學習秘制技巧,經過多次嘗試后終于做出了美味的桑拿雞。
系統分析小李學習制作桑拿雞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成人學習的模式:它從產生興趣開始,到收集相關知識信息,進而加工與學習,總結方法,再到不斷實踐。這五個步驟構成了成人學習教育的重要理論——“成人學習螺旋”(見圖1.2)。在授課過程中,有效運用“成人學習螺旋”將使授課過程符合成人學習的特點,實現以“學員為中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圖1.2 成人學習螺旋
1.3.1 產生興趣
課堂是學員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陣地。在培訓中,學員學習的興趣越高,參與度、主動思考力、課程配合度也就越高。為有效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我們需要從“事”和“人”兩個維度來實現,即培訓給學員帶來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學員在過程中的體驗和感知如何。
1.3.2 接收信息
培訓師在充分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后,就開始了知識信息的講解。每個培訓師都渴望學員理解、認同、記憶自己所講授的內容,并應用到他們的實際工作中。為此,培訓師應該清晰地講授,對于重點內容要通過案例、練習等方式強化學員的理解。但在提供信息時,需要注意適時、適量,切勿將所有知識一股腦地灌輸給學員,忽視學員的感知與參與。
1.3.3 加工處理
成人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們過去的生活與實踐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培訓師首先要尊重學員的這些經驗,然后要努力讓傳授的知識與學員過去的經驗進行嫁接。在這個過程中,學員可能直接認同所傳遞的知識,也可能產生困惑和質疑,我們稱這個認知階段為加工處理。培訓師在這個階段需要通過一些方法和工具幫助學員進行群體溝通,通過引導式提問幫助其理解,并給予學員思考轉化的試講,為知識傳遞實現有效內化奠定基礎。
1.3.4 得出結論
在實踐中,我們發覺有些培訓師“好為人師”,喜歡告知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而成人學習螺旋提倡的是讓學員自己得出結論,并歸納總結,從而產生新的認知,獲得成就感。培訓師在其中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內容傳遞者,而是學員學習新知的引導者和啟發者。所以,培訓過程中培訓師要鼓勵學員表達觀點,如實記錄這些觀點,允許學員的不同聲音,并通過合理引導,讓其達成共識。觀點的碰撞是學習的必經之路,也是正確理解和持久記憶的關鍵所在。
1.3.5 渴望實踐
自己得出的結論更容易被實踐。培訓師通過現場練習、通關考核、訓后測試、IDP等促進學習效果轉化,鼓勵學員進行實踐應用和行為改進。同時,在設計此環節時一定要關注培訓中所涉及的練習和工具等具有的實操性與有效性,真正能夠在學員實踐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輔助和提升作用。為此,培訓師需要設計、安排好學習體驗活動以及培訓前后的測評對比,刺激學員實踐的動機,同時匹配科學的訓后實踐計劃,提供切實有效的實踐工具和方法,并在此過程中不斷跟蹤與輔導。
成人學習螺旋的五個步驟從理論上闡述了成人在培訓中深度學習的完整邏輯。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其應用難點正是如何激發學員的興趣點、如何啟迪學員深度思考、如何引導學員歸納總結并轉化為行動實踐,而這也正是本書后續內容闡述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