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言——
詩就該大大方方的:大格局、大情懷,充滿人間大痛與大愛,我覺得這才是中國詩歌、中國文學應有的大氣象、大氣度——魯克的詩里就有這些。
——李敬澤——
文學作品要關照當下,反映時代,寫作者筆下就要有“人”,有人生和人間。魯克的寫作緊貼地面,他的詩里有熱血有淚水,有慈悲。
地理和心靈上的故鄉雙重丟失,成了變革時代都市游子們的普遍隱痛,魯克試圖通過詩歌,給自己也給世人找到靈魂的故鄉;他也一直在為中國新詩尋找故鄉——傳統深處,芳草鮮美;詩的胸膛,有愛安居。
——謝 冕——
魯克有著很強的“選題”意識,這顯然與他為了生計而長期堅持的紀實寫作有關。魯克的紀實寫作有個“三不寫”原則:“不引人向上的不寫;沒有善意和暖意的不寫;不能首先感動或震動自己的不寫。”很顯然,魯克把這個原則也帶到了詩歌創作中,因而從源頭上避免了脫離生活、脫離心靈的空對空的膚淺表達與虛妄呈現。
魯克的詩有疼痛感,不虛不飄,稻谷一樣深沉飽滿,樸素溫暖,有著直抵人心的力量。
——吳思敬——
魯克的詩意象新奇,鮮活靈動,極富畫面感,總能在三兩行里迅速抓住人,讓你心頭一震,這個非常不容易。這估計與他同時堅持傳統詩詞研究和創作有關。
魯克的詩有著鮮明的本土印記,他一直在努力觸摸“漢語所能達到的最美、最遠的邊界”,數十年如一日,情熾如火而心靜如水,難能可貴。